天天看點

世界曆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公元1139年~公元1628年)

作者:紫金城之巅1000專欄

要想了解更多方面的精彩内容,就來關注我的頭條号,金哥等你哦。

大家好,這裡是紫金城之巅的《曆史事件故事彙》歡迎各位小夥伴們收看本期的精彩内容。

本期我将會給你們講述一個新的精彩内容。

郾城之戰【公元1139年】(3000人VS11.5萬人)

【時間】公元1139年南宋紹興九年;

【地點】郾城(今河南漯河);

【兵力】嶽飛嶽家軍3000人,金兀術騎兵1.5萬+步兵10萬;

【結果】金軍大敗;

野狐嶺之戰【公元1211年】(10萬人VS25萬人)

野狐嶺之戰發生在1211年,交戰地點是野狐嶺,交戰雙方是蒙古軍隊和大金軍隊,由于金軍的主帥指揮不利,造成了金軍大敗,這場戰役稱得上是一次決定性的戰役,通過這場戰役金軍傷了元氣,之後蒙古軍隊長驅直下,一直打到了金國的都城中都城下,雖然攻城并沒有成功,但是卻給了大金統治者沉重的打擊。

世界曆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公元1139年~公元1628年)

蒙古人一直以來處于女真人建立的大金的統治之下,大金對蒙古族實施的是民族壓迫政策,是以蒙古人與大金的積怨向來很深,1206年,蒙古部族首領鐵木真統一了蒙古,被推舉為大汗,稱為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在1211年開始了對大金的軍事進攻。

大金對蒙古人的主動進攻采取了消極的防禦政策,派出了獨吉思忠擔任抗蒙的主帥,面對蒙古人的進攻獨吉思忠修築了長達300裡的防禦工事,但是面對着成吉思汗集中兵力在烏沙堡的重點進攻,獨吉思忠的300裡工事泡了湯。

世界曆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公元1139年~公元1628年)

烏沙堡失敗之後,完顔承裕被推上了主帥之位,但是完顔承裕也是一個庸才,他放棄了桓、昌、撫三州的堅固城牆,将隊伍撤到野狐嶺,希望借助山地的險要地形進行防禦,但是這種戰略方針因為消息傳遞不及時,使得兵力分散,無法互相支援,于是再次在蒙古軍隊的集中兵力重點進攻的政策下潰敗。

野狐嶺之戰經過獾兒嘴戰役和浍河堡戰役,金軍主力喪失殆盡,完顔承裕獨自一人逃走。

迦勒迦河之戰【公元1223年】(3萬人VS8萬人)

1223年,3萬蒙古騎兵與9萬号稱“戰鬥民族”的斯拉夫、欽察聯軍決戰。

聯軍被斬殺7萬餘人,6位王公被處死,70餘位大貴族被殺。

聯軍主帥密赤思老公爵落荒而逃,弗拉基米爾大公率3萬精銳半路傳回,不敢招惹蒙古。

接着,蒙古鐵騎一頓猛沖,殺入烏克蘭,進而奪取克裡米亞半島,東歐各國聞風喪膽。

三峰山之戰【公元1232年】(3萬人VS15萬人)

當金朝連年入侵南宋,在戰争中消耗了大量實力之時,蒙古人卻在它的背後迅速興起,把金人趕出東北老家,逼迫他們從燕京遷都汴梁(今河南開封),退居中原一線。

世界曆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公元1139年~公元1628年)

在金人腹背受敵的情況下,強大的蒙古兵又向金軍發動了全面進攻。

三峰山之戰,是蒙古滅金的一個重大戰役。

世界曆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公元1139年~公元1628年)

蒙古窩闊台汗四年(金正大九年,1232年),在蒙金戰争中,蒙古軍與金軍在三峰山(今河南禹縣西南)進行的一次戰略決戰。

公元1232年,蒙古政權發動了對金國的最後總攻。

而三峰山之戰就發生在這一年,是蒙古滅金的一個重大戰役。

金軍最後的精銳——“忠孝軍”,在此役中全軍覆沒。

世界曆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公元1139年~公元1628年)

1230年,窩闊台确定了滅金戰略:由其本人率中路軍,攻金的河中府,直下洛陽;蒙将斡陳那顔率左路軍直下濟南;窩闊台的弟弟拖雷率右路軍由寶雞南下,借道南宋境内,沿漢水出唐州,鄧州,次年春季全軍會師汴京。

同年九月,蒙古三路大軍齊發.次年正月,窩闊台軍占領鄭州,其前鋒部隊已抵達開封城下,金哀宗連忙讓完顔合達部回師救援。

由于金人沒有想到蒙古人會繞道宋境,戰前準備不足。

忠孝軍為了能夠迅速馳援,輕裝行軍,将大批糧草辎重留在駐地,僅攜帶三日的幹糧便上路了。

忠孝軍在鈞州以南的三峰山遭到拖雷大軍的追擊,原本三日的路程整整走了七天。

前面又遇到窩闊台部的阻截,頓時陷入蒙古軍的重圍之中。

當時正值大雪天氣,金軍糧草用盡,人困馬乏,刀槍上又蒙雪結冰,戰鬥力大減。

蒙軍圍而不戰,輪番休整,而後有意讓開通往鈞州的一條路,等金軍從這條道北上突圍時,突然發起緻命一擊,金軍頓時全線崩潰。

15萬人馬幾乎全部被英勇的蒙古軍所殲滅,移刺蒲阿和完顔陳和尚被蒙軍俘虜,拒絕了蒙古人的勸降,不屈被殺。

完顔合達率殘部退入鈞州城内,蒙軍圍城,金軍寡不敵衆,城旋繼被攻克,他力戰而死。

三峰山之戰是蒙金戰争期間的一場決定性的戰役,經此戰,金軍不僅精銳盡失,還損失了完顔合達、移刺蒲阿兩位主帥和完顔陳和尚等主要的将領,至此,金朝已經是搖搖欲墜,離覆滅不遠了。

克雷西之戰【公元1332年】(1萬人VS3萬人)

盡管對法國人來說,克雷西戰役不如大約70年後的阿金庫爾戰役那麼出名或毀滅性,但它可以說是百年戰争中最重要的一場戰役。

英國的長弓是中世紀最具殺傷力的武器之一,但人們對它的關注相對較少。

在愛德華三世的指導下,1332年發生了變化;他意識到,一大批長弓齊發,可以打敗更大的軍隊。

14年來,他組建了長弓部隊,以比以前組建軍隊的傳統貴族騎士低得多的成本訓練和裝備長弓部隊。

1346年7月,大約有1萬人在法國海岸登陸,人數幾乎是三比一。

事實上,當時的法國國王菲利普六世對自己在人數上的優勢非常有信心,他列出了一份英國騎士名單,一旦他們獲勝,他計劃将他們俘虜。

阿金庫爾地形在決定戰鬥結果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Crecy之是以獲勝,隻是因為沒有人真正看到長弓在發揮作用,而它的新奇性被證明是決定性因素。

法國人和許多其他國家一樣,經常把弓箭手視為防禦性部隊,弩被視為最精良的遠端武器。

然而,英國長弓手每分鐘可以射出六到七倍的箭,這使得他們很快就殺死了法國弩兵。

任何撤退的人都被前進的法國騎兵殺死,他們認為這是懦弱的表現。

最後,混亂和恐懼(以及長弓人)蹂躏了法國軍隊,其中至少有1萬人面臨死亡。

(可以說這并不是一場劣勢的勝利,因為英國人擁有這樣的戰略優勢,但是它震驚了所有基督教界)。

鄱陽湖之戰【公元1363年】(20萬人VS60萬人)

【時間】公元1363年元朝末年;

【地點】江西鄱陽湖;

【兵力】朱元璋20萬人,陳友諒65萬人;

【結果】朱元璋勝,為統一江南奠定了基礎;

靖難之役(戰)【公元1399年~公元1402年】(30萬人VS100萬人)

【時間】公元1399年(明建文元年)-公元1402年(明建文四年)曆時四年;

【地點】北平燕王府到南京城,真定、鄭村壩、白溝河、夾河、藁城、靈壁等地;

【兵力】燕王朱棣約30萬人,明軍約100萬人;

【結果】明軍戰敗,南京城破,建文失蹤,朱棣稱帝;

阿金庫爾之戰【1415年】(5900人VS3萬人)

阿金庫爾戰役(Bataille d'Azincourt)又譯阿讓庫爾戰役,發生于1415年,是英法百年戰争中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

英軍在亨利五世的率領下以1比3的人數劣勢擊潰法軍,并且随後在1419年收服了整個諾曼底。

薩爾浒之戰【公元1619年】(6萬人VS12萬人)

明萬曆四十七年(1919年)二月,11萬明軍在沈陽會合。

楊鎬決定采用分進合擊的政策,将大軍分為四路,從東西南北四個方向朝赫圖阿拉挺進,三月初三,四路大軍在二道關會合後,齊攻赫圖阿拉。

明軍四路人馬具體部署如下:西路軍3萬多人馬,是這次戰役的主力,由總兵杜松率領,從撫順東進;東路軍2萬多人,由總兵劉綎率領,從寬甸口出發;北路軍2萬多人,由總兵馬林率領,從靖安堡南進;南路軍2萬多人,由總兵李如柏率領,從鴉鹘關出發,楊鎬坐鎮沈陽,居中排程。

四名總兵當中,杜松和劉綎身經百戰,比較能打。

而馬林和李如柏都是關系戶,他們的共同特點是有一個能幹的爹。

馬林是名将馬芳的兒子,李如柏的來頭更是吓人,他是李成梁的兒子。

大軍出發前,愚蠢的楊鎬寫信給努爾哈赤,告知自己的出征時間(将出征時間延後,企圖迷惑努爾哈赤)、出征地點和進攻方向。

楊鎬這麼做倒不是他被努爾哈赤收買了,他是為了恐吓和欺騙努爾哈赤。

可惜楊鎬完全沒有達到他的目的,反而洩露了明軍的軍事機密。

努爾哈赤派出大量哨探,偵查明軍動向。努爾哈赤接到了明軍從南面和西面進軍的消息,他斷定明軍的西路軍是主力,是以他制定了對付明軍的政策:“憑爾幾路來,我隻一路去”。

世界曆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公元1139年~公元1628年)

努爾哈赤親率6萬大軍,準備迎戰明軍的西路軍。

杜松為了争功,沒有執行楊鎬在二道關會合的指令,三月初一,他率領西路軍抵達薩爾浒。

杜松留下2萬人駐紮在薩爾浒,參将龔念遂部由于攜帶辎重進軍緩慢,滞留在斡渾鄂谟。杜松脫去盔甲,帶領1萬人馬冒着嚴寒,度過渾河,強攻河對岸的吉林崖。

努爾哈赤令長子代善帶領1萬5千人增援吉林崖,自己親率4萬5千人攻打明軍的薩爾浒大營,盡管明軍将士英勇作戰,無奈寡不敵衆,薩爾浒大營被攻破。

努爾哈赤随即調集所有兵力,圍攻吉林崖下的明軍,杜松英勇殺敵,最後身中十餘箭身亡。

西路軍幾乎全軍覆沒。

此時馬林的北路軍已經抵達尚間崖,距離薩爾浒隻有30多裡路,他們很快收到西路軍覆滅的消息。

馬林指令部将潘宗顔等駐守在斐芬山,又派援軍支援駐紮在斡渾鄂谟的西路軍龔念遂部,三軍組成品字形防禦體系,馬林還派人圍繞大營挖了三道壕溝,壕溝外布置了大量火器和騎兵,壕溝内則安排士兵依托壕溝進行防禦。

應該說作為一名文官,馬林在戰場上有如此表現,已經算是合格,可惜他面對的是優秀的軍事家努爾哈赤,僅僅做到合格是遠遠不夠的。

三月初二,努爾哈赤先帶兵攻破龔念遂部,随後他集中6萬大軍,向馬林的軍營沖殺過來,寡不敵衆的明軍慘敗,除了馬林帶着少量騎兵逃脫,其餘全部被後金士兵屠殺。

剩下的潘宗顔部,盡管将士們在潘宗顔的激勵下,奮勇殺敵,無奈兵力不足,最終全軍覆沒。

東路軍的主将劉綎,由于和楊鎬在北韓戰場上結怨,這次被楊鎬穿小鞋。

此次出征,楊鎬配置設定給劉綎的士兵大多是老弱病殘,武器裝備也十分簡陋。

東路軍的進軍路線最遠而且道路最難走,盡管面臨諸多困難,精忠報國的劉綎并沒有退縮。

東路軍在劉綎的帶領下,接連攻克十幾座敵軍營寨,士氣高漲。

三月初三,東路軍挺進到阿布達裡岡,這裡距離赫圖阿拉約七十裡路。

劉綎此時還不知道明軍兩路人馬覆滅的消息。

努爾哈赤派人假扮成杜松的親兵,手持令箭,來到劉綎的大營,此人謊稱杜松已經率領西路軍抵達赫圖阿拉,請劉綎火速進兵,會攻赫圖阿拉。

劉綎擔心杜松搶了頭功,又怕自己延誤了會師的時間,日後被楊鎬報複,于是他催促全軍,輕裝疾進。

後金軍由努爾哈赤的長子代善指揮,在阿布達裡岡設伏,此處道路崎岖狹窄,非常有利于打伏擊戰。

劉綎急于進兵,疏于防備,三月初四,他帶領東路軍一頭鑽進代善的埋伏圈後,被後金騎兵攔腰截成兩段,首尾不能相顧。

劉綎在生命的最後時刻,保持着軍人的英勇,他被亂箭射傷左臂,不久後右臂又被砍傷,但是他仍然死戰不退縮,在混戰中,他的面部被砍中一刀,接着又被削去半邊臉頰,但是他揮舞兵器,左沖右突,在殺死數十名後金士兵後壯烈犧牲,之後他的東路軍也被殲滅。

南路軍的李如柏,路線最近,道路也好走,但是他的進軍速度緩慢,三月初四,南路軍到達虎攔崗,三月初五,李如柏收到楊鎬要求退兵的指令,在他撤軍時,被後金的20名哨騎發現,他們虛張聲勢,在高處大聲呼叫,并挽弓作欲射狀,好像有大軍埋伏。

此時的李如柏軍猶如驚弓之鳥,他們争相逃命,結果互相踐踏導緻死傷千餘人。

世界曆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公元1139年~公元1628年)

為期五天的薩爾浒之戰就這樣虎頭蛇尾的結束了。

此戰明軍的兵力大約是後金的兩倍,死傷約4.5萬人,後金方面傷亡隻有幾千人。

甯遠之戰【公元1628年】(1萬人VS6萬人)

【時間】1626年明天啟六年;

【地點】甯遠(今遼甯興城);

【兵力】明袁崇煥1萬餘人,後金努爾哈赤6萬人;

【結果】明軍勝利,後金失敗。

夫琅斯塔特之戰【公元1706年】(9000人VS2萬人)

雖然沒有納爾瓦戰役那樣具有決定性和令人印象深刻的勝利,但弗勞斯塔德戰役和随後瑞典的勝利是他們在偉大的北方戰争中最好也是最後一次的勝利,在納爾瓦戰役中,國王查爾斯十二世率領瑞典軍隊戰勝了規模将近四倍的俄羅斯軍隊。

瑞典軍隊被三個不同的國家(俄羅斯、丹麥-挪威和薩克森-波蘭)圍困,他們的上司人感受到了瑞典年輕國王的軟弱,瑞典軍隊獲得了幾項初步成功。

其中一項成功發生在1706年波蘭西部城鎮弗勞斯塔德附近。

一萬八千名撒克遜人、俄國人和他們的雇傭軍在離城鎮郊區不遠的地方站穩腳跟,九千名瑞典人也這樣做。

這位瑞典将軍承認自己在騎兵方面有優勢,接近三比一,并利用這一點為自己謀利。

他用鉗形動作和瑞典将軍的典型攻擊,派他的騎兵包圍敵人的側翼,直到他們到達主攻線的中央後方。

撒克遜和俄羅斯軍隊在這一點上崩潰,導緻一場潰敗,隻有大約1000名瑞典人被殺或被俘,近16000名敵人也全軍潰敗。

好啦,本期有關于世界曆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公元前1139年~公元1628年)的精彩内容,我就給你們全部講述完了。

下期,我将會給你們接着講述有關于曆史方面的精彩内容,敬請期待,不要錯過哦。

關注我,每一次都會讓你們看到不一樣的精彩内容哦。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