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蒙娜麗莎為何一直在微笑?你把她倒過來看,就不會這麼認為了

在熙熙攘攘的法國盧浮宮内,有一位神秘、令人向往的女人站在那裡,安靜地注視着前方。她頭戴薄如蟬翼的紗巾,身着昂貴的低胸黑色長裙。她似笑非笑,眼睛若有若無地盯着前面的人,嘴角略微上揚,使得端莊的模樣又多了一絲活潑,她的雙手皮膚圓潤而飽滿,手臂互相交疊的姿态也彰顯着貴族的氣息。

蒙娜麗莎為何一直在微笑?你把她倒過來看,就不會這麼認為了

這個其貌不揚的女人是蒙娜麗莎。《蒙娜麗莎》是達芬奇筆下一副傑出的油畫作品,由于觀看者在看着油畫時,常常能感到畫中的女人在微笑,是以這副畫又被稱為“蒙娜麗莎的微笑”。《蒙娜麗莎》神奇之處在于,從她的姿态和背後的青綠色山川可以看到她無憂無慮的生活和對美好自然的向往,這種向往也會給觀衆帶來心靈的慰藉。

在歐洲大陸上,14世紀出現了文藝複興的萌芽,這場思想上的博弈一直持續了三百多年,《蒙娜麗莎》便是在這樣複雜和活躍的時代中迸發出來的新力量。1503年的一天,正在畫室裡作畫的達芬奇收到了父親的信箋,父親托他為自己好友的妻子作畫。這位顧客是一位富有的絲綢商人,他非常愛自己的妻子麗莎,是以來這裡請求達芬奇為麗莎作畫。

蒙娜麗莎為何一直在微笑?你把她倒過來看,就不會這麼認為了

達芬奇收到了酬勞,開始布置環境。他預感自己将要持續很長的時間作畫,為了放松模特的心情,他在房間中裝飾了很多花朵,還請樂隊來為模特伴奏。果然他的預感是準确的,這幅畫居然創作了長達一年的時間。

這并不是後來的《蒙娜麗莎》,而是它的草稿《艾爾沃斯·蒙娜麗莎》,她不同于蒙娜麗莎,臉顯得更加年輕,更富有活力,她臉上的笑容能夠讓人感覺到切切實實的開心,這或許是一位剛剛成年的少女,她還沒有曆經世間的磨難。

蒙娜麗莎為何一直在微笑?你把她倒過來看,就不會這麼認為了

這位年輕的蒙娜麗莎并未受到她主人的青睐,達芬奇看着這副已完工的油畫,總覺得缺少些什麼。直到十三年後,達芬奇重新想到了蒙娜麗莎,他又聯系了富商後,将已經長成婦女模樣的麗莎重新召到畫室,又進行了繪畫。

這第二次所畫的作品,便是現在廣為流傳的《蒙娜麗莎》,仔細觀察可以發現,蒙娜麗莎随着時間的流逝逐漸變成熟,而她标志性的微笑也發生了細微的變化。有心理學研究者仔細觀察後發現,蒙娜麗莎的微笑中不僅隻有高興的情緒,還帶有厭惡、恐懼、憤怒。可想而知,麗莎這幾年的生活可能并不如意,時間使得她的微笑不再純粹。

蒙娜麗莎為何一直在微笑?你把她倒過來看,就不會這麼認為了

她的笑容中摻雜了更多别的情緒,這些情緒是維持她微笑的原因。當一個人為了掩飾自己心中的其它情緒時,臉上會展現出處變不驚的狀态。是以,當人們看到她似乎永遠處于微笑時,是因為她的内心想要讓大家看到自己的微笑,盡管那時麗莎可能真的高興,但是為了能夠更加精準地把完美的笑容展現出來,她隻能犧牲心中的部分情緒。

另外,還有研究人員曾經試圖将蒙娜麗莎倒過來欣賞,當看到雙眼的部分時,神态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雙眼睛毫無笑意和溫柔,成為射向人心裡的利劍。在場的學者中甚至有人對這幅畫産生了恐懼的心理,認為蒙娜麗莎擁有魔鬼般詛咒的力量。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或許恐懼隻是人本性的真實映照。

蒙娜麗莎為何一直在微笑?你把她倒過來看,就不會這麼認為了

事實上,《蒙娜麗莎》這副畫作中的微笑所展現出來的是歐洲文藝複興時期資産階級的狀态,那時資産階級正處于蓬勃發展的旺盛時期,貴族、富人的生活無憂無慮,蒙娜麗莎之是以能擁有這樣恬淡的微笑,與她富有的丈夫、顯赫的地位是分不開的。她的微笑背後,是資産階級的自信心與自豪。

而背後的山川背景,則展現出當時人們熱愛自然和人性,追求古羅馬、雅典文化的複興。文藝複興的起始原因是資産階級為了反抗教會對人的控制,在這一曆史時期,人們熱愛生命和自由,相信科學,對教會的迂腐和殘忍手段十分厭惡。作為文藝複興的領頭人物,達芬奇的許多畫作都展現了這一思想,如與《蒙娜麗莎》齊名的《最後的晚餐》。

蒙娜麗莎為何一直在微笑?你把她倒過來看,就不會這麼認為了

“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抛。”直至今天,人們依舊可以從文藝複興時期的作品中找出更多值得探索的品質,以人為本和自由不隻是那時的目标,也是我們現在所追求的目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