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21年終折騰總結

今年我的個人總結就兩個字了:折騰。

折騰linux

前景:

公司一直用的linux系統,剛來的時候給我們預設裝的linux mint19版本。用了幾個月自行更新到了mint20版本,然後遇到了不少bug,又換了deepin體驗了幾個月,用deepin的前期使用者應該都知道僵屍程序,很多設定,設定好了之後自己又變回去,各種奇怪的bug,于是又換了ubuntu體驗了幾個月感覺還是不太行,又換了arch linux。arch還是不錯的,我用了有大半年。

用了linux,不折騰就沒有靈魂,再加上用的是arch,那就得從頭開始折騰,這也是我上半年一直在幹的事。

  1. 裝arch系統

    先說裝arch,查文檔看視訊做總結,從開機到進桌面環境,由開始磨磨唧唧一兩個小時的到後來十幾分鐘就搞定了(我在虛拟機裡練習裝這個,最起碼裝了十幾遍)。不是從不會裝到會裝,裝了這麼多遍,我是會裝了之後練習嘗試裝其他的桌面環境裝了十幾遍。我的linux基礎一直都還不錯,上大學到現在一直在折騰伺服器。雖然隻是裝系統但是也讓我學習到了很多東西,對linux的檔案系統結構的了解更深了。

    學習arch,除了有官方網站,還有個不錯的個人網站,我的幾篇部落格也是在這個基礎上簡化而來的,Arch Linux 安裝使用教程。

  2. 美化

    進了桌面就想着美化,看着b站上别人的桌面都那麼美美的!kde的美化相對自己配置個不錯的還是比較簡單的,我也去下插件搞研究,折騰了一個适合自己的。

    說到美化,linux的靈魂,終端美化是肯定少不了的,我之前的部落格有寫個簡單的入門美化。linux下安裝p10k的詳細過程,美化linux終端。

    大家想配的好看一點可以看看這個視訊。使用 Fluent 主題使您的 KDE Plasma 桌面外觀簡約而優雅 (Win11)

  3. 桌面環境

    美化到後來發現,人家的桌面怎麼那麼整潔,我的怎麼那麼臃腫,然後又發現了新大陸。

    桌面環境大概有,kde,gnome,和視窗管理器i3,dwm,awesome...,既然選擇了折騰,那就從dwm開始折騰吧。

    從st,rcm,ranger,dmenu,還有類似的插件一大堆...

    折騰視窗管理器,光這些工具或者插件的對比選擇中,就已經讓人很疲憊了,但是進了視窗管理器,你一定跑不掉的就是快捷鍵和vim(當然你也可以用emacs)。

  4. vim

    編輯器之神,雖然基本的操作我都會,但是我知道這個玩意一定沒我想的那麼簡單,看看資料看看視訊,又打開了另一個世界的大門。vimrc的配置從0行漸漸的要到千行了,我甚至有了用vim取代我的webstorm的想法,我又去看視訊學東西,看了nvim,spacevim等等,後來我承認我累了,我也說服了自己,vim是很神,但是他确實不會提升開發效率,雖然逼格一定是指數上升的。畢竟上個世紀的産物,随着時代的發展,桌面化,ui化的簡單的操作方式還是勝于這種依賴快捷鍵和指令的編輯器的。

  5. bash

    後來項目中又經常會有一些部署的操作,我又去學了下bash,寫個腳本跑跑吧,我真的懶得盯着螢幕了。這裡雖然是一筆帶過,但我确實學了很長時間,弄了很長時間。因為bash雖然簡單,但是不想出錯,保持穩定,還是比較困難的。

    學習bash有幾個不錯的網站和部落格。阮一峰 Bash 腳本教程,三分熱度://柴鋒。

但是直到有一天,系統的一次滾動更新,我的微信無法使用了,折騰了很久之後也沒有弄好,我又開始考慮是不是折騰就到這為止了,就算微信修複好了又能怎麼樣呢,還是隻是能用,還是有無數的bug,隻是因為想折騰,是以讓我更有包容心和耐心去發現問題和去學習如何解決問題,但是這些問題就跟我寫的代碼一樣,改了這個bug又會整出另一個bug,我好像有點累了。

我不得不思考下面這個問題了?

  • 是不是真的最好的桌面美化就是預設桌面?
  • 最好的開發軟體就是idea?
  • 最好的系統就是windows?

最後,我還是懷念起了windows,在linux下我的16g記憶體很輕松就被奇怪的程序跑滿,我的cpu也會偶爾被卡死在100%,在windows下我感覺到了順滑,還有那些曾經我熟悉的軟體。

不過也有一些,讓我難以适應的東西,我的很多快捷鍵沒有了,視窗最小化快捷鍵等等。。我的記憶體使用網速使用插件沒有了。。我的shell沒有了,powershell讓我相當難受。不過嘿嘿,繼續折騰呗,我分别都找到了替代方案。。。

  • 快捷鍵: hotkey
  • shell: terminal,應用商店直接下,美化教程
  • 網速插件: 7+ taskbar tweaker
  • 工作列美化:translucentTb

換了windows能折騰的東西真的少了很多,那就開始學起來吧。

折騰nas

  1. raspberry pi

    是的,我整起了硬體。為什麼會整這個,是因為當初我在選擇哪個linux系統比較好用的時候,我搜到了lakka,我也想整個遊戲機給自己玩玩。後來我沒有整遊戲機,我淘寶八塊錢買了個攝像頭給家裡整了個攝像頭。讓我在公司也能看到家裡的寶寶了。。。但是這個攝像頭最近不行了,好像被寶寶給咬壞了。。。

    題外話:實話實說,樹莓派4的價格太貴了,雖然折騰這個比較好玩,但是一套下來将近千把塊錢,我都能整個10代i3 10105了,性能天壤地别了都。後期還是得申請點經費自己随便組個玩意當家用伺服器。

  2. 拆筆記本

    因為在b站上搜尋樹莓派好像被b站發現了我還有diy屬性可以開發,給我推薦了什麼diy顯示屏,跟樹莓派相關的各種pi,又加上稚晖君最近比較火,我又開始把我八年前的筆記本給拆了,diy了一個微積木顯示器。剩下的零件拆下來留給以後用了。就因為這個微積木我又發現了像素風,像素風開發軟體aseprite,我甚至都想自己畫了。推薦一個像素風網站。

  3. nas

    玩了樹莓派真就跟上瘾了似的,硬體越折騰越多,畢竟有了樹莓派,不整點服務挂着真的難受,又想起上半年挖石頭留下來的幾十t的硬碟,不如整個nas吧。搜了搜樹莓派3的性能,好像不太夠,我又手賤把我之前的筆記本給拆的散散的,我人傻了。又迫于經濟壓力無法重新組nas主機(我可不是垃圾佬),我難受了個把星期才想到,我傻*了,家裡還有一台matebook在閑置,因為被收的比較好,我都忘記家裡還有這個了,這點小火種不得燃燒幾個月估計是停不下來了,是以年底了我還沒折騰完。

光nas系統,openmediavault,unraid,truenas,黑群晖(我可不想成為盜版使用者)等等,這可太多了,又得看評測,看别人的裝機經驗,後來嘗試了omv,嘗試了一天之後,沒錯我決定用windows平台,windows server,windows lstc還是win 10呢,我又嘗試了一番之後,決定還是用win10 專業版吧。

nas還是得講究省點電的,是以我整了個向日葵的帶電量統計的插座,每天零點幾度電看的我很舒服,于是把之前在我3900x+6800的主機的跑的一些東西移到筆記本上去了,如果不是因為主機一天24小時開機太費電了,我可不會想着把這些給弄到筆記本上去。但是随着冬天的到來,看着家裡平均每天三四十度電,有點吃不消了。

影音播放:emby,plex,jellyfin,我選了jellyfin。要不是經濟原因,我挺想試試plex的,有人給我種草或者拔草嗎。。。

選了jellyfin,沒有刮削器很多電影還是識别不了,tinymediamanager用這個能解決大部分問題了,但我的姐妹也得有排面,這個不細說,嘿嘿。

有了伺服器不跑服務可不行,先整個bitwarden吧,之前搭在騰訊的雲伺服器上感覺挺好用,後來到期了就沒用了。

windows上搭bitwarden還是docker友善,但是用http明文傳還是不太妥當,得起個nginx,加個ssl認證。

後面還有nextcloud,syncthing,pt。。。一串東西等着弄,希望明年能弄完。。。

學習經曆

  1. python,當初是為了替代bash,後來發現用他幹的事情越來越多了。
  2. docker,布點服務還是好用。
  3. mongodb,填補不會資料庫的漏洞,後期開發人項目可能會用到這個,我第一次看到mongo就被吸引了。

其實今年真的折騰了挺多東西,但是詳細的也說不出來,感覺折騰的每一個東西都有不少的坑,如果有想知道的某個内容的,我就寫個部落格普及下去。沒有就算了,折騰累了屬于是。

2021年就到這吧,前端是真的沒咋子學,本來準備學vue3的,一年了vue3官網都還沒點開過。。。明年想把angular重新撿回來,開發點東西,想念rxjs了。

有疑問或者問題,請留言,本人常在回複比較及時。

作者:Cirry

出處:http://www.cnblogs.com/cirry/

本文版權歸作者和部落格園共有,歡迎轉載,但未經作者同意必須在文章頁面給出原文連接配接,否則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