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同心同行 抗擊疫情」 沖鋒,為了早日迎來勝利的曙光

作者:西北資訊報社

面對疫情,我們是命運的共同體,這場疫情,改變了每個人的生活。1月20日,大寒,往年此時的西安,街上已有了新年的味道,路邊已挂上了花燈,城牆上的燈展早已開放,如今街邊沒有了往日賣年貨的攤販,有的隻是行色匆匆,戴着口罩的路人。

我們身邊很多人都被抽調奔赴抗疫第一線,他們晝夜忙碌,舍小家為大家,他們的辛苦,換來了越來越多的笑臉。勝利,就在前方;沖鋒,為了早日迎來勝利的曙光。

經曆一場不平凡的抗疫

2022年的開年,注定不平凡。籠罩在疫情陰霾下的西安人,都在經曆一場前所未有的困難,大家用居家踐行自己的抗疫責任。而在寒風中,還有一批“平凡人”他們穿着紅馬甲、戴着紅袖章,為每一個社群的正常運作提供堅實的保障,記者有幸成為其中一員。

「同心同行 抗擊疫情」 沖鋒,為了早日迎來勝利的曙光

連日來,奮戰在疫情防控第一線,參與小區值守、敲門入戶、核酸檢測,不斷克服各種困難始終堅守在防疫一線,累了歇一歇,困了眯一會,常常忙得忘記了時間。這是正常生活不會有過的經曆,讓記者近距離感受一下“逆行者”的工作和生活。

記者所在社群有15位下沉人員,來自省屬、市屬不同機關。從下沉第一天起,大家就聽從社群安排,不挑揀工作,在疫情面前共同進退。參與所在社群物資配送、秩序維護、扶老助弱、宣傳引導、入戶統計等工作,每一位下沉人員都始終堅持以最高标準、最嚴要求、最好狀态科學有序助力防控工作。

「同心同行 抗擊疫情」 沖鋒,為了早日迎來勝利的曙光

社群工作千頭萬緒,這是下沉以來最大的感受。下沉人員要協助社群做好安保、環境衛生、水電、天然氣、就醫、暖氣供應、物資分發等生活服務工作。在蔬菜等物資到來前,制定詳細的分發方案和應急預案。物資到位後,第一時間和從業人員、志願者一起将物資有序分發到每一戶居民,将黨和政府對人民的關愛傳遞到居民的心中。通過小區微信群,建立了“群衆買菜購藥服務群”,定期為居家觀察人員、獨居老人等提供物資代購、跑腿代辦、心理疏導等貼心服務,努力把疫情對群衆生活的影響降到最低,讓群衆在寒冷的冬季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

下沉工作二十多天來,記者始終把社群居民冷暖放在心上,緊盯居民的心頭之困、生活之憂,努力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結果,用心用力用情做好服務居民各項工作。同時,不搞特殊、不講條件,積極主動、紮實細緻地做好疫情防控各項工作,切實做到行動迅速、執行有力。

“世上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隻有挺身而出的平凡人。”戰勝疫情是我們大家共同的心願,雖然疫情防控工作艱苦卓絕,但這些默默無聞、沖鋒在前的醫務工作者、黨員幹部、下沉人員、社群工作者、志願者等等,始終堅韌團結、和衷共濟,凝聚起抗擊疫情的磅礴力量。

「同心同行 抗擊疫情」 沖鋒,為了早日迎來勝利的曙光

2022年初,在西安發生的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每個人都是英雄,每個人都在經曆一場不平凡的抗疫。本報記者 魏建軍

「同心同行 抗擊疫情」 沖鋒,為了早日迎來勝利的曙光

用初心使命築牢安全防線

“未央區1月13日新一輪核酸篩查累計采樣1317122人,結果全出,均為陰性。”

1月14日,方新社群書記在下沉幹部群裡釋出了這個令人振奮人心的消息,很快住戶們從手機上看到了“未央區關于有序恢複生産生活秩序”的新聞,“我們是不是解封了?”“今天能出小區了是不,我家……”“我們能進入隔壁小區了嗎?”一時間記者的手機基本處于一個電話沒講完另一個電話已經在等待的狀态。

正在接打電話的間隙,記者看到下沉人員群裡接收到了當天為小區住戶發放出門證的任務。早上8點,記者和其他下沉幹部在小區大門口擺好桌子,張貼好排隊訓示語後,兩人一組為小區住戶開始發放出入證。

為了避免大家下樓排隊出現紮堆的現象,記者和其他下沉幹部在各自所在的住戶群裡通知了下樓領取出門證的順序,但住戶們的問題一個接一個,剛剛維持好的排隊秩序在填寫完幾個出入證後又有些混亂。

“保安麻煩把喇叭拿來!”記者填寫完手裡的出入證和保安要來了小喇叭。“咳咳,各位住戶不要着急,請大家保持一米距離看清楚樓号排隊,1号樓在左邊,2、3、4号樓在右邊!”記者拿上喇叭在隊列裡穿梭維持秩序,但是新的問題又出現了。

“你好,我剛領了出入證,我現在着急出門,你能幫我簽個字嗎?”正在記者低頭調試喇叭音量的時候,幾個住戶着急拉着記者簽字。“您跟我去桌子那邊兒我給您簽,都别着急。”門口的三張桌子都在忙碌狀态,記者帶着住戶走到小門旁邊趴在牆上挨着給住戶簽好出門證。

「同心同行 抗擊疫情」 沖鋒,為了早日迎來勝利的曙光

喇叭放在腳邊,裡面的錄音還在循環播放,前來簽字出門的住戶越來越多,很快也排成了一個長隊和等待發證的住戶擠在一起。“小王,通知領證的住戶們回家,我們挨家挨戶上門發證!”下沉幹部沈悅說。

拿起喇叭,記者又開始了新一輪喊話。“不要排隊,趕快回家,出門證上門發……”驅散了小區裡聚集的住戶,大家拿着剩餘的出門證準備挨家挨戶上門發放,記者留守大門口負責出門證的簽字和政策解讀。

「同心同行 抗擊疫情」 沖鋒,為了早日迎來勝利的曙光

把多餘的桌子搬回物業辦公室,記者開始一邊簽字一邊解釋政策,為了提高效率,喇叭又一次派上了用場,怎麼說才能既解釋清楚政策又簡潔明了?一小段創作結束後,小區大門口開始循環播放“出門僅出兩小時,附近一買快回來,兩個小時回不來,出門證明收回來”。

“這個口号編得很有意思,清楚簡潔”“媽媽你聽這個喇叭說的話挺順口呀”記者在簽字之餘不斷能聽到大家對口号的評價,為了能加強大家的守時意識,每次簽了字還是要多提醒一句“記得兩個小時就要回來!”

中午11點,出門證發放結束,小區門口的人流壓力逐漸變大,延續之前的站崗時間,大家又一輪服務小區住戶的新工作開始了。本報記者 王媛瑞

「同心同行 抗擊疫情」 沖鋒,為了早日迎來勝利的曙光

穿上防護服不僅僅是一件衣服

更是一種責任與擔當

協助核酸檢測、保障物資保障、秩序維護……在西安防疫的關鍵時刻,記者按照報社要求下沉基層,滲透到街道社群抗疫戰場的“毛細血管”中,為戰勝疫情貢獻一份力量。

1月13日晚19:10,社群發出通知:“按照統一安排,明天(1月14日)将開展新一輪全員核酸篩查。這是我區自12月31日以來連續14天無社會面新增病例後的一次全員篩查,是對實作動态清零目标的驗證……”

「同心同行 抗擊疫情」 沖鋒,為了早日迎來勝利的曙光

14日一早,小區裡核酸檢測平台已安排就緒,這時小區志願者隊長王老師說:“小周,咱社群又給安排了一組核酸檢測,來,穿防護服,負責手機端核酸檢測檢錄。” 之前由于小區志願者較多,都由其他志願者來負責,這次記者也是第一次穿上防護服,成為“大白”。

在醫務人員的指導下一步一步、小心翼翼地穿上了防護服,粘緊膠帶、扣緊手套、帶上防護面罩。剛開始時,還難掩第一次變身“大白”的興奮,但真正的考驗也在等待着自己。

經過簡單的教育訓練,我上崗了,一台手機就是一組酸檢測檢錄,工作要求很明确:一個都不能錯。

「同心同行 抗擊疫情」 沖鋒,為了早日迎來勝利的曙光

起初,看到群衆排隊低頭玩手機不往前挪動的時候,自己也是熱情滿滿的召喚:“來來來,請往前動一動,過來登記了哈”“這位大哥您請這邊掃碼!”“來來來,掃碼掃碼,安全掃碼!”遇到不會操作的爺爺奶奶也是耐心地把他們從各種“掃一掃”的界面帶回來,教他們打開一碼通小程式,找到電子碼。一遍一遍招呼着群衆保持距離間隔,有序前進。

不知不覺三個小時已過,小區住戶已基本采集完畢,這時社群從業人員說:“咱們這一組還要負責附近的華潤超市和北關郵局從業人員的核酸檢測,現在去吧,剩下兩組繼續在小區采集。”穿上防護服,戴着防護面罩,面罩不一會就起霧了,看不清手機相關資訊,但每到一個地方,采樣結束後都會聽到一聲“你們辛苦了,謝謝你們”,那一瞬間心裡暖暖的。

「同心同行 抗擊疫情」 沖鋒,為了早日迎來勝利的曙光

這個世界上,從來沒什麼歲月靜好,隻不過是有人在替我們負重前行。下沉工作二十多天,自己也深切體會到一線醫護人員的辛苦。核酸采集全程站着,采集一次核酸消毒一次手,當脫下防護服的時候看到她們每個人手都是紅腫腫的,深切感受到她們的不容易。

第一次穿上防護服,第一次化身“大白”。讓記者覺得穿在身上的不僅僅是一件衣服,更是一種責任與擔當。穿上它的那一刻,心中就充滿了昂揚的鬥志,激勵着自己認真落實工作任務。本報記者 周生來

「同心同行 抗擊疫情」 沖鋒,為了早日迎來勝利的曙光

抗疫一線的溫暖與感動

自西安本輪疫情發生以來,無數醫護人員、從業人員、志願者等為消滅疫情的共同目标奮戰着、拼搏着,将初心使命篆刻在内心,将勇于擔當付諸于行動。1月18日,西安本輪疫情首次“零新增”, 疫情形勢不斷向好,進入收尾階段,我下沉抗疫一線,也在不知不覺中度過了大半個月。

「同心同行 抗擊疫情」 沖鋒,為了早日迎來勝利的曙光

在20多天的一線工作裡,我負責紙坊南社群轄區内14個小區居民的核酸樣本打包工作,從一開始的懵懂到後來的熟練,消毒、取樣、掃描、歸整、列印、封裝、轉運、消毒......打包期間,多的有上百支,少的四五支,源源不斷的核酸樣本從一線采樣人員手中轉運到我面前,我能做的,就是高效率完成打包轉運工作。處在核酸檢測的“樞紐位置”,我提前一分鐘打包轉運,意味着檢測機構就能早一分鐘進行檢測,居民也就能早一分鐘檢視到自己的核酸檢測結果。

「同心同行 抗擊疫情」 沖鋒,為了早日迎來勝利的曙光

看着一批批待檢測樣本經過我手中被送走那一刻,作為一名“90”後,有幸能夠參與疫情防控,與醫護人員一起、與社群工作者一起、與小區的志願者一起并肩作戰,為早日戰勝疫情貢獻自己的一點微薄力量,感到特别有意義。

「同心同行 抗擊疫情」 沖鋒,為了早日迎來勝利的曙光

疫情來勢洶洶,但溫暖與感動從不缺席。1月19日一大早,我又一次收到機關對下沉人員的關心關愛,當口罩、防護服、消毒液等防疫物資送到我們手中時,讓我們下沉一線的人員心理倍感溫暖。在報社的大家庭裡,大家每天都忙碌在自己的工作當中,疫情來臨,報社全體幹部、職工擰成一股繩,勁往一處使,一線抗疫緊張有序,後勤保障溫暖人心,上司關懷鼓舞士氣,在疫情面前,彰顯新聞工作者的擔當與情懷。

「同心同行 抗擊疫情」 沖鋒,為了早日迎來勝利的曙光

面對疫情,讓暫停下來的西安再次運轉起來,我們人人都是戰士。穿上防護服,我是抗疫一線的一名從業人員,脫下防護服,我是報社的一名記者,雖職責不同,但使命相同。今後無論身處怎樣的場合,身份怎樣的轉變,這段抗疫工作,已成為我人生中寶貴的經曆。祈禱我的城市早日恢複有人間煙火的往常,我們定會熬過寒冬,迎來新春! 本報記者 李勇

「同心同行 抗擊疫情」 沖鋒,為了早日迎來勝利的曙光

1月19日,陝西省西安市召開疫情防控新聞釋出會,據西安市衛健委主任劉順智介紹,1月18日0時到24時,西安市無新增本土确診病例、無新增本土無症狀感染者,實作了社群動态清零目标,疫情已進入收尾階段。

沒有人生來勇敢,正因為被需要,才選擇了逆風前行,我們相信在自己“黑夜”的崗位上堅守不僅一份責任,更是為了迎接戰“疫”勝利後最美的清晨。

本報記者 魏建軍 王媛瑞 周生來 李勇

責任編輯:安心 稽核:楊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報料關注西北資訊報微信公衆号(xbxxbwx)留言或加編輯微信号:y609235490 投稿郵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