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石竹村:企業進村 帶民緻富

作者:漾濞縣融媒體中心
石竹村:企業進村 帶民緻富

【答好“大理之問” 推動“大理之變”】

【貫徹落實州委九屆二次全會精神】

深冬的石竹山,萬物凋零,滿山遍野都粘滿了霜雪,顯得格外安靜和荒涼。然而,一陣清脆的鈴铛聲打破了這份寂靜,也給整座大山增添了幾分熱鬧。

村民們趕着騾子,馱着龍膽草、打破碗花趕往沄海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售賣,“這一趟能賣400多元,我用騾子馱運幾步就能到公司了,基本也沒有什麼運輸成本。”村民常慶美高興地說道。

石竹村:企業進村 帶民緻富

近年來,富恒鄉石竹村在謀劃産業發展、優化産業發展布局、促使農戶增收方面下足功夫。有效推動全村産業逐漸走向規模化,進一步鞏固了脫貧攻堅成果,以“黨支部+企業+基地+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保證“通電、通水、通路、免地租”的“三保一免”優惠政策。引進企業,通過土地流轉、種植藥材、到公司打工,實作了土地經營集約化和農民收入的多元化,把支部建立在生産發展一線,借力龍頭企業強化基層黨組織,通過借外力強内力,探索出一條綠色發展增收之路。

石竹村:企業進村 帶民緻富

多元模式 集體經濟收入有突破

“目前我們村引進了俊峰和沄海兩個公司,它們的發展理念都是無公害、綠色的生産模式,引進企業給村集體經濟和老百姓收入帶來了很大的變化,守住了綠水青山,還能造就“金山銀山”。今年,村集體經濟就能增加5萬元。”石竹村第一書記黎金菊介紹到。石竹村一直以傳統種養殖業為主,過去集體經濟來源單一,收入微薄。村“兩委”班子為進一步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帶領村民緻富奔小康,經多方協調争取,引進沄海農業發展有限公司。2021年村黨總支與公司簽訂協定每年出租扶貧工廠中的房間給公司,增加5萬元的集體經濟收入,同時,協定2022公司産生效益後,對每斤收購的藥材進行提成的方式再增加一部分集體經濟收入,預計每年能達到5萬元。實作村經濟發展獨立自主,農村生态宜居、生活富足,摒棄向上級部門“等靠要”落後思想。

石竹村:企業進村 帶民緻富

家門口務工 掙錢看家兩不誤

“以前我們這裡土地貧瘠,農田水利條件不好,農民靠天吃飯,收入形式單一,我都是在外面打工,工期短,掙不了多少錢,現在在家門口就能打工,每個月收入三千元左右,工作穩定,還能照顧老人和小孩。”村民常慶美告訴筆者。

在公司裡面務工的常文達說到:“今年我已經65歲了,公司來我們村後,我也能來上班,每天都可以掙得80多塊錢,現在掙得了好幾千塊錢,這活也不累,就澆澆水,拔拔草,我覺得挺劃算的。”據悉,沄海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開工以來,利用1000餘畝的基地和藥材初加工工廠中的房間帶動當地農戶就業,平均每天就有40多名群衆在基地務工,一方面讓村民實作了在家門口就能就業,有效緩解留守兒童和留守老人的問題,另一方面,群衆收入增加了。

石竹村:企業進村 帶民緻富

荒地變沃土 藥材種植規模化顯成效

石竹村共流轉土地5000餘畝,用于俊峰公司和沄海公司中藥材種植。土地流轉加快了農村土地集約化經營、規模化發展程序,荒坡、荒山、林下土地得到有效利用,也增加了農民的收入,使部分農民從土地中解脫出來,加快了農村勞動力轉移。“我們将土地流轉出去每年可以收入二三萬元,通過他們免費提供技術服務和保底價收購,自己再種點藥材,收入還是可以呢。”常金輝信心十足地說道。

引進兩家公司以來完成中藥材種植規模3650畝、打造種植示範樣闆2000畝,公司帶基地,基地連農戶,成立扶貧工廠中的房間進行中藥材粗加工,種植、加工、銷售“一條龍”中藥材産業格局已成型。截至2021年,共種植滇黃精2000多畝,龍膽草100畝,拳參100畝,紅花實驗基地50畝,魔芋700畝,白芨10畝,收購群衆的核桃寄生草12噸、龍膽草2.5噸,打破碗花25噸,共計實作産值800多萬元。

石竹村:企業進村 帶民緻富
“自從引進了企業後,我們村的産業發展有了一個質的飛躍,全村土地得到了有效利用,帶動600多群衆就近實作就業,帶來80餘萬務工工資,集體經濟也增加了。下一步,我們還将繼續引進企業,服務好企業,使企業真正讓利于民,達到企業進步、農戶增收的目标。”石竹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常文斌談道。

本期供稿:趙豔萍

本期編輯:馬 钰

責任編輯:楊秋燕

終 審:袁建鋒

石竹村:企業進村 帶民緻富
石竹村:企業進村 帶民緻富
石竹村:企業進村 帶民緻富
石竹村:企業進村 帶民緻富
石竹村:企業進村 帶民緻富

未經允許 禁止轉載

微信公衆号:掌心漾濞(ybxwxxzx)

新浪微網誌:@掌心漾濞

頭條号:漾濞縣融媒體中心

新媒體郵箱:[email protected]

聯系電話:0872-7521055

如果大家對漾濞改革發展、經濟建設、城市建設與管理、“我為群衆辦實事”等方面有好的意見建議,或者對社會生活中發生的勞動保障、醫療服務、教育、安全等方面有所訴求,可以在每天推送新聞的留言區進行留言,或者通過撥打電話,發送郵件等方式進行反映,我們将如實向相關部門反映,盡全力幫助解決。(所反映問題務必實事求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