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業系統自帶的驅動并不一定是最好的驅動 |
相信我們身邊有許多這樣的“高手”,當同學或别人找不到某款硬體的驅動或不知安裝什麼作業系統好時,他們往往幹脆地回答:“當然是裝Vista了,什麼驅動都不用裝,系統自己就會認出來了!” 如果你願意深入想一下的話你就會明白這句話是錯誤的,照那樣說的話十年之後的硬體Vista也都能支援了?這顯然沒有辯證地看問題,作業系統自帶的驅動僅僅是那些在作業系統推出之前就存在的硬體,那些後于作業系統推出的硬體自然就不在支援之列了。即便如此對于在系統支援之内的硬體而言系統自帶驅動也存在兩點先天的缺陷: 缺陷1:硬體性能無法得到充分發揮 系統支援的硬體在安裝驅動時确實很友善,友善到了連安裝程式都不用,打開你的資料總管就可以看到具體的型号,但是除此之外和正常安裝的驅動相比是不是缺了些什麼呢?最顯著的是少了許多對硬體工作狀态的詳細設定界面,例如你的顯示卡可能除了設定顔色品質、分辯率、重新整理率外就什麼都沒有了,貓雖然可以使用了,但是卻找不到診斷和通訊的接口等等,歸根結底是因為系統更多是從穩定性和相容性出發,僅僅驅動了硬體最基本的的工作能力。 況且系統很多時候并沒能識别所有的硬體,目前最新的Win7 RC就沒能識别筆者07年的老主機闆中的協處理器,必須安裝主機闆晶片組驅動才能識别。 缺陷2:對軟體的“相容性”會越來越差。 為什麼要說是硬體對軟體也有“相容性”呢?我們知道,一款硬體在推出之後,技術仍然會繼續向前發展,當更先進的技術出現并應用于新産品中後,對應的軟體運作環境也會發生相應的變化,舊産品如果得不到驅動程式的支援不能工作于新的軟體環境下,将面臨着被市場淘汰。相反的,新産品如果得不到驅動的有效支援也是無妨發揮最大性能的,嚴重的甚至無法工作。 具體到作業系統,有些經驗的使用者都知道,如果不是進行大規模的Sever Park更新,作業系統中內建的驅動是不會更新的。也就是說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内你都隻能依靠老舊的驅動程式支援硬體工作,讓這樣一款驅動在幾年内應付紛繁複雜的軟硬體環境顯然是不合适的。 這些與軟體“不相容”現象僅僅靠通過安裝系統自帶驅動程式是遠遠不能夠解決的,解決的辦法一般而言,就是更新最新的驅動程式,那麼自然又有人要疑問,這樣說來,最新的驅動程式一定就是最好的了? |
最新的驅動程式并不一定就是最合适的驅動程式 更新最新的驅動程式幾乎可以肯定地說能隻會提高硬體的相容性,至少不會降低硬體的相容性,但是對于性能來說,就不就這麼簡單了。拿顯示卡來說一款硬體在釋出之後,初期的驅動程式肯定不可能全部發揮硬體的性能,是以廠家會在後期不停改善算法優化結構進而将硬體的性能充分提煉出來,更新驅動對硬體性能提升總體上是呈現上升趨勢的,但是性能的提升不是無限度的,愈到最後提升就會越少,更為重要的是,當産品線不斷拉長,新舊顯示卡在技術上存在較大差異,導緻驅動難以采取一緻的性能增益标準,最終新版驅動隻能放棄那些“前朝遺民”,而且新版本驅動有時還會增加一些早期硬體不能支援的功能,導緻早期硬體在安裝最新的驅動程式後性能不升反降的現象。 如ATi最新釋出的催化劑9.4版驅動,首次放棄了對DX9顯示卡的支援。這樣做看似慢待了老使用者,實際上驅動兩極分化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老硬體用老版本驅動,相容性穩定性兼顧。新硬體安裝新驅動,最大限度榨取硬體性能。而且兩極分化後更友善驅動的編寫,檔案體積也大大減小,實在是一舉兩得。 |
至于NVIDIA,雖然沒像ATI這麼正式的宣布放棄對老硬體的支援,但是放棄老硬體的意圖也比較明顯了。經常更新N卡驅動的使用者肯定注意到了,最近釋出的GeForce驅動大都內建了PhysX實體加速驅動, NVIDIA PhysX實體驅動隻适用于顯存容量不少于256MB的GeForce 8/9/200系列顯示卡,支援Windows XP和Windows Vista 32/64-bit作業系統。這樣就排除了相當一部分使用低端顯示卡的使用者。 并不是所有的第三方驅動都是最好的 所謂的第三方驅動,通常指那些不滿足官方驅動而動手能力比較強的玩家,在官方驅動的基礎上進行一系列的破解改造進而将屏蔽的功能或保守的設定強行打開後生成的驅動,如ATi除了Catalyst驅動之外的DNA和Omega驅動,nVIDA除了ForceWare之外的Omega驅動,将nForce2不同版本主機闆驅動中的AudioDrv、AudioUtl、Ethernet、GART、IDE、MemCtl、SMBus進行自由組合後生成的混合型驅動,再有就是創新聲霸卡中威望甚高的KX、YouP-PAX系列驅動,這些驅動甚至為許多玩家視苦珍寶,的确一些修改較完美的第三方驅動,如聲霸卡驅動,音質提高的快感實在是非外人所感覺到的。但是這些第三方驅動大部分也都存在這樣的缺點,沒有安裝程式,安裝複雜,多需要手動設定,同時因為過分追求性能在相容性上必然有所降低。ATi Catalyst制作人Terry Makedon曾表達過這樣的觀點:“其他兩種驅動(DNA和Omega)都是在ATI開發和測試驅動的基礎上的改造,ATi有上百名軟體工程師,上千台測試機器,還有一個稱為源代碼的小東西。如果出于某些原因人們不想用Catalyst,那麼我推薦的修改驅動應該是Omega,他一直和ATI合作,并且是Catalyst Beta程式成員,我個人認為他非常專業。是以作為一個終端使用者,我感覺Oemga更有可信性。不過我要再說一次,沒有一個驅動象Catalyst經過上百種配置測試,并完全由我們支援。”顯而易見,對于大多數玩家而言,使用公版驅動得到的是有充分保證的相容性和穩定性,而第三方驅動并不能保證這一點,如果穩定性和相容性都無法保證,過分追求性能很容易得不償失。 選擇驅動程式的三個标準 說了這麼多,具體于一款硬體究竟該如何選擇适合它的驅動程式版本呢? 我們在長期的驅動評測過程中,從大量的執行個體中總結出了驅動程式版本選擇的三條建議,希望能做為大家在驅動版本選擇上帶來一些啟示,進而指導你找到适合自己硬體的最佳驅動版本。 1、 通過官方和微軟WHQL認證的 正如ATi Catalyst制作人Terry Makedon所言,任何一家負責的硬體廠商在推出新産品之前必須進行大量的不同平台下的相容性穩定性測試,如果硬體在某一使用環境中存在問題,廠家就會在驅動内對硬體在該環境下的性能參數進行調低或者更改設定,通過大部分硬體和軟體環境測試之後,廠商就會推出一款所謂的官方正式版驅動,當然官方試驗室并不能模拟出所有的硬體和軟體使用環境,是以如果後續使用中發現新的相容性問題,廠商就會在适當的時候推出更高版本的官方正式版。驅動程式在通過了廠商測試這一關之後,并不能意味在相容性上完全沒有問題了,在硬體在作業系統使用過程中是否百分之百相容還需要Windows的掌門人微軟出來說話。 WHQL認證的全稱為Windows Hardware Quality Labs—Windows硬體品質實驗室,它的主要作用是負責建立管理用于測試Windows作業系統及外圍裝置的相容性測試工具包,并利用這個工具包以及各種方法對硬體和驅動進行相容性測試,來保證各種裝置和驅動在Windows中的穩定運作。WHQL認證對于使用者來說無疑是為驅動買了一份保險,因為微軟自己的作業系統由他來做這個認證自然有着令人不容置疑的權威地位,但對于廠商來說卻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它意味着驅動要經過更為嚴厲更為全面的的軟硬體測試流程,通過檢測的驅動微軟會在驅動中加入數字簽名,系統便會自動加載這些驅動程式,反之會在安裝時出現如下提示視窗: |
沒有經過微軟WHQL認證的驅動在安裝時的提示 |
經過數字簽名的ATI WHQL版驅動 |
未經數字簽名的驅動 |
從上面的驅動認證過程我們可以看出一款經過WHQL認證的官方正式版驅動無疑在相容性和穩定性上有着強有力的保證,是以這将是我們進行驅動選擇時應第一位考慮的因素。 2、 在硬體推出之後退出市場之前釋出的驅動程式 nVIDIA軟體工程部副總Dwight Diercks曾向外界闡述了廠家在不同時期的驅動開發側重點:每當nVIDIA伴随新顯示卡推出新驅動,新驅動的重點是解決新卡的穩定性和相容性,而性能則放在了其次的地位。之後随着時間的推移和技術的進展,就會出現一款對這個新卡來說性能得到充分優化,同時相容性也不錯的驅動。 Dwight Diercks的話和我們的觀點不謀而合,一款硬體在釋出最初穩定性和相容性是驅動首要解決的問題,硬體的性能往往不能得到百分之百的發揮,但是随着産品上市時間的拉長,程式員有更充足的時間來對驅動進行深度開發,同時根據在使用過程中回報的情況對驅動進行改進提高,是以在新品釋出後期推出的驅動程式往往會在性能上有較大的提升。這一點在ATi和nVIDIA曆次新品釋出後都有力地得到證明,最為明顯的一個例子是NVIDIA釋出GeForce 177.79和PhysX 8.07.18驅動後,GeForce8/9/GT200系列顯示卡被賦予了實體加速功能,性能得到極大的提升。 |
GeForce GTX280《虛幻競技場3》開、關實體加速的測試結果 |
近一年以來由于經濟危機的影響,NVIDIA減緩了新産品的研發,轉而充分發掘現有産品的潛力,不斷推出新版驅動盡可能的榨取現有産品的剩餘性能。短短幾個月就釋出了數十款顯示卡驅動。測試版、洩露版、官方正式版交替釋出,同一系列顯示卡短時間内數目如此衆多的驅動讓誰看都頭暈眼花,但是如果按照上面兩條原則就可以很快找到你所要的驅動了,排除掉非WHQL官方正式版外,再從剩餘中選擇版本最高的那一款即是最理想的驅動了。 對于主流硬體而言,上面兩個步驟就基本上能找到理想的驅動版本,但是對于那些業已退出市場不再銷售的顯示卡而言,在驅動的選擇上還要加上這個條件: 3.驅動是在硬體退出市場之前推出的。 關于這一點我們在第一部分已經做過相關解釋,對于那些已經退出市場而且與主流硬體隔代很遠的硬體來說,最适合的驅動程式主要是看在它退出市場之前所推出的驅動程式,因為隻有那些驅動才是專門為這些硬體量身定做的,而最新的驅動程式即使也能支援它,但是在在相容性和性能上已經不會有什麼大的能量可挖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