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層到16層,每層的周邊,左右的步行梯,以及北面的玻璃牆,都是我的工作範圍。過去是一個人三層,後來成了兩個人,這段時間就我一個人隔一天做。”12層的大廳裡,遇到劉繼秀大

姐正在蹲下身子在擦洗垃圾桶。今年59歲的她,在黃金水岸已做了整整兩個年頭。
黃金水岸的主體建築風格是箱籠式的一體結構,每層客房都像是一個大院落,每
層擺放着8個垃圾箱、8個滅火栓,8至13層各有四五盆一人高的花,13至16層各有8盆。由于北面的東西牆體為玻璃結構,兩部電梯上下運轉,導緻浮塵較多,保潔的任務較為繁重。“這垃圾桶,經常的擦洗,特别是婚房門口的這幾個,事宴過後堆山積累,必須盡快清理,用來吸附煙頭的碎石子,還得拿到衛生間去清洗。”劉大姐一邊麻利地擦洗電提門口,一邊說:“這裡胡塵積累起來較快,愈多隔一天就
得擦洗。地毯上也是。這邊裡的通身玻璃,很容易有雨漬和灰塵,經常要拿着長棍子和專用刷子來清理,要不太陽一照,就顯得很不好看,給客人不好的影響。” 12層的北面的角落,擺放着四盆翠綠欲滴的盆花,齊齊整整、煞是喜人。“樓裡有六十多盆花,剛買下時開得還可以,過了幾個月,有的就開始焉了。我接手後,堅持對它們一周噴一次水,澆一次水,有的還上過一些花肥。就像照看自家的小時的孩子們一樣,總算把它們都
撫養的大了、好看了。”劉大姐是臨縣三交鎮佛堂峪村人,育有三子一女。為了全家人的生計,夫婦二人在離石賣了好多年臭豆腐。前些年生意不錯,掙了些辛苦錢,幫孩子們都成了家。近幾年,湧到城裡的村裡人太多,同行之間的競争太厲害,生意越來越不好做,劉大姐說,咱來是個急性人,臨到晚上八九點還買不掉,心裡就着急得貓爪子抓一樣,飯也吃不好,覺也睡不好。後來就幹脆打折了攤子,就近到黃金水岸來做保潔員。
“要說不勞累吧,也确實有些累。你看,今天清掃了北滿的步行梯,南面的就來不及了。可是,畢竟保潔員的活,基本能由自己安排,不
用像房嫂那樣必須在規定時間趕着做出十二三間,要不就誤了人家的事。”我們見劉大姐幹活很利索,問她為何不去做房嫂,她知己知彼地回答。“咱一輩子就是受苦人,靠得就是一雙手依苦謀生。離家近些,能在這裡做,就挺開心。雖然上個月隻有1150元的收入,這個月打掃電梯和玻璃牆較多,可能領一千五六,也不錯。反
正人不閑着。靠力氣把生活改善一些,逢年過節一大家人好吃好喝喜慶一下,能随上大流過日子就很滿足了”。這就是即将進入花甲之年、勞累了大半輩子的劉繼秀大姐渾金璞玉般的心裡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