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條新路子”壯闊無垠——2022年自治區兩會特稿之四

作者:納稅人報社

“一個橋頭堡”踔厲風發——2022年自治區兩會特稿之三

  2021年,世界經濟處于艱難前行中,中國主動開放、逆勢開放,為疫情陰霾下艱難複蘇的世界經濟帶來“開放的暖流”,内蒙古作為中國向北開放的橋頭堡,在這“暖流”的潮頭上踔厲風發。

  向北開放,外貿驅動有力

  春節将近,恢複了貨運的二連浩特公路口岸集卡穿梭,一派繁榮景象。

  口岸興旺,折射外貿火熱。

  2021年前11個月,二連浩特鐵路口岸完成進出口貨物運輸1546.65萬噸,同比增長3.5%;出入境中歐班列2416列,同比增長12%,實作了疫情下的逆勢增長。

  2021年12月31日23時,滿載電腦顯示器、手機配件等30餘種商品的中歐班列駛出國門,開往波蘭。這是2021年經滿洲裡口岸出境的最後一趟中歐班列。

  滿洲裡作為中國最大的陸路口岸,2021年出入境中歐班列4235列,比2020年增加650列,增幅達18%。

  目前,經滿洲裡鐵路口岸進出境的中歐班列通達歐洲13個國家、28個城市,出口貨物有日用百貨、家用電器、工業機械、金屬、農副産品等;進口貨物包括汽車配件、闆材和食品,班列往返重箱率均達100%。

  中歐班列建構了一條全天候、大運量、綠色低碳的陸上運輸新通道,有力保障了全球産業鍊、供應鍊的穩定。

  自治區内中歐班列的開通讓内蒙古向北開放躍升了一個檔次。

  2021年12月29日,首列“青城号”呼和浩特—莫斯科中歐班列開行,成為内蒙古中西部地區開行的第10條中歐班列線路;今年1月12日,“烏拉特後旗号”中歐班列正式開行,滿載着50個集裝箱油葵籽仁等優質農産品駛向莫斯科。

  與沿線國家實作貿易自由化是内蒙古落實“一帶一路”倡議最好的注腳。

  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是開放賦予内蒙古甘美的果實。

  另據滿洲裡海關統計, 2021年1-11月,内蒙古東四盟市外貿進出口319.5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16.5%。其中,出口110.2億元,增長32.2%;進口209.3億元,增長9.7%。

  疫情之下,如斯成績,着實不易,也折射出内蒙古在國家戰略布局中,向北開放橋頭堡的價值得以實作。

  内蒙古橫跨“三北”、外接俄蒙、内鄰八省區,是大陸“北開南聯、東進西出”的重要樞紐,具有陸海聯運的優越條件。

  把内蒙古打造成為大陸向北開放重要橋頭堡,是習近平總書記站在統籌國内國際兩個大局的高度為内蒙古量身定制的戰略定位,也是内蒙古推動更高水準對外開放、并以高水準開放促進高品質發展的現實需要。

  近年來,内蒙古開放腳步不斷加快。“十三五”期間,全區進出口總額年均增長8.5%,服務過境中歐班列占全國近50%。滿洲裡和二連浩特國家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呼倫貝爾中俄蒙合作先導區等平台建設穩步推進,向北開放的橋頭堡作用日益顯現。

  揚帆起航,口岸經濟興邊富民

  向北開放,使得内蒙古諸多邊境城鎮獲得了騰飛的契機。

  口岸,是向北開放的基礎。巴彥淖爾市烏拉特中旗依托甘其毛都口岸,将金泉工業園區建成國家重要煤化工、有色工業冶煉基地和口岸過貨資源的承接地。

  地處巴丹吉林沙漠邊緣、曾經偏遠而荒涼的策克口岸,因為位于絲綢之路經濟帶北方交通要沖,中蒙俄經濟帶西翼,已經在向北開放戰略中獲益,每年超過1000萬噸的能源資源進口讓策克口岸一躍成為全區第三大口岸。

  借助地緣優勢,二連浩特市已經把進口資源落地加工作為發展地區經濟的重要手段,一批木材加工項目帶動了這個市的工業經濟發展。

  東烏珠穆沁旗與蒙古國交界,依托豐富的有色金屬礦産資源,一改多年不變的單一畜牧業經濟格局,建設資源型工業經濟和外向型經濟。

  内蒙古向北開放,不僅興了邊,而且富了民。

  孫玉龍抓住了這個機遇。前些年,他隻身一人來到滿洲裡,預感到俄羅斯特色食品在國内市場會有巨大需求,2015年,孫玉龍成立了滿洲裡滿洲利亞俄羅斯食品加工有限公司,生産香腸、列巴、提拉米蘇等特色食品。目前,孫玉龍的公司已有70多個食品種類,遠銷全國20多個省市。背靠滿洲裡這個口岸城市,孫玉龍的特色食品生意做得風生水起。

  同樣,二連浩特市昊罡果蔬糧油進出口園區有限責任公司得益于口岸發展,由昔日的批發商成為如今占據蒙古國果蔬市場70%以上份額的進出口企業。

  内蒙古有19個口岸、8000裡國境線,獨特的區位、人文、資源優勢,正在讓對外開放與合作發展的勢頭更加迅猛,口岸經濟、泛口岸經濟輻射領域愈加寬廣。

  2020年以來,受到疫情影響,全區各口岸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沖擊,随着疫情防控趨勢的向好,口岸經濟正在恢複往日的勃勃生機。

  登高望遠,橋頭堡向濤頭立

  為了更好地開放,内蒙古在不斷自我更新。

  優化營商環境是重中之重,為了促進貿易便利化,2021年,我區推進跨境電子商務發展,加強對已獲批的三個跨境電商綜試區建設的督導檢查。支援二連浩特口岸跨境電商核心通道建設,籌建呼和浩特關區跨境二級節點。去年1-10月,實作跨境電商進出口額2.1億元。

  清理口岸進出口環節收費。牽頭财政、發改、交通運輸、市場監管等部門強力整治口岸亂收費問題。取消過磅費、口岸設施維護費、鐵路貨物運雜費等收費項目。

  鞏固壓縮整體通關時效,口岸進出口整體通關時間相比2017年壓縮了50%。

  針對疫情,貨物進出口許可證全面實行行政審批事項“不見面”服務,統一發證業務标準,全流程網上辦理,實作網上申領稽核并免費提供郵寄服務。

  提升“軟實力”的同時,我區也在不斷打造硬體基礎。

  以中國外貿百強城市烏蘭察布為例,陸路通道方面,與俄蒙合作建設了烏蘭察布-烏蘭巴托-烏蘭烏德“三烏通道”;出海通道方面,與天津港、曹妃甸港合作建設了内陸港,打通了多式聯運物流大通道,建構起了跨境雙向物流服務體系,是俄蒙産品成本最低的“出海口”;航空通道方面,集甯機場完成航站樓國際流程改造。

  目前,内蒙古立體化的國際物流通道已初步形成,為進一步向北開放注入硬核實力。

  2021年11月27日,内蒙古第十一次黨代會勝利召開,黨代會報告中提出:要全方位擴大對外開放,積極融入共建“一帶一路”,持續深化區域經濟合作,加快建構聯通内外、輻射周邊、資源集聚集散、要素融彙融通的全域開放平台,深度融入國内國際大市場,把區位優勢更好轉化為開放優勢、發展優勢,打造大陸内陸開放高地和沿邊開放重要支點。

  站在新時代,新征程時不我待。

  今後,内蒙古要如何推進高水準對外開放?

  自治區宏觀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吳鐵林認為,國際合作是大勢所趨,大陸對外開放的大門隻會越開越大。内蒙古要把沿邊區位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把對外開放工作搞上去。今後,内蒙古既要積極參與“内循環”,争取有利的産業分工,又要更進一步參與“外循環”,拓展整合資源和市場的範圍。把融入國内大市場與對外開放統一起來,把内蒙古的發展與世界的發展聯系起來,不斷擴大同各國的互利合作,發揮向北開放的地緣優勢,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倡議,以更加積極的姿态建設好中蒙俄經濟走廊,打造中國(滿洲裡)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等高水準開放平台,實施二連浩特鐵路口岸擴能改造,大力發展泛口岸經濟,促進通道經濟向落地經濟轉變。

  征途上藍圖繪就,等待着後來人書寫答案。不馳于空想、不骛于虛聲,借助“一帶一路”、建設中蒙俄經濟走廊等一系列契機,内蒙古這個中國向北開放的橋頭堡,必将弄潮兒向濤頭立,跨入一個更加美好的新時代。

來源:内蒙古日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