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後媽難當?周朝這位繼母靠2個字 使5個繼子個個視她如生母

作者:品讀慢談

繼母是民間俗稱的後母、後娘或後媽等,自古以來人們都說“後娘難當”,難當的确是現實境遇。後媽與丈夫前妻的兒女沒有任何血緣關系,說重不行,說輕不行,彼此很難接受。那麼古代有沒有讓人欽佩的好繼母呢,一起分享《太上感應篇彙編》中的小故事。

後媽難當?周朝這位繼母靠2個字 使5個繼子個個視她如生母

非同等的待遇 仍不被接受

周朝時,在魏國有位慈母,是孟陽的女兒,芒卯的後妻,她自己生有三個兒子。芒卯的前妻留下五個兒子,他們都不喜歡這位繼母,即使繼母對他們很寬厚,他們仍然不喜歡她。繼母于是指令自己的三個兒子,不可以和芒卯前妻的五個兒子享有同等的待遇,無論衣服飲食,還是起居進退,都相差甚遠。即使這樣,芒卯前妻的五個兒子還是不喜歡她。

不可違背“慈”與“義”

不久,芒卯前妻的第三子違反魏王的指令,依法要被判處死刑。繼母為此愁苦悲傷,早晚奔走去營救他。有人對她說:“這幾個兒子都不喜歡你,你為何還要這樣辛勤營救而悲苦如此呢?”繼母說:“我的親生孩子,即使不喜歡我,我也一定想辦法去救他,讓他免除災禍與刑罰。現在我對芒卯前妻的兒子面臨災禍不去盡力營救的話,那跟他們沒有母親有何差別?他們的父親就是怕他們成為孤兒,是以娶我來當繼母。繼母也是人母,若不愛護她的兒女,能稱為‘慈’嗎?隻愛自己親生的,而忽視前妻的兒女,能稱為‘義’嗎?不慈不義,憑什麼立足于世間呢?他們雖然不喜歡我,我怎麼敢忘記義理呢?”

後媽難當?周朝這位繼母靠2個字 使5個繼子個個視她如生母

于是,繼母前去遊說魏王,魏王敬仰她的慈義之行,就赦免了芒卯前妻第三子的罪過,讓他回家。從此芒卯前妻的五個兒子對待繼母象親生母親一樣,一家人和樂融洽。八個兒子都接受繼母的禮儀訓導,後來他們都成為魏國的大夫、卿或士。

重視道德與倫理

由此可見,古人後母改變芒卯前妻五個兒子的看法與心意,誠心誠意的把她當作親生母親進而聽從她的教誨,靠的是“慈”與“義”。“慈”與“義”,是屬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道德倫理範疇,以道德感化人,才使人心悅誠服。

在當今社會,傳統文化已經越來越不被人所知,道德與倫理越來越淡薄,更看重金錢和利益,在母子、母女關系的處理上不會從“慈”與“義”出發,更沒有這份耐心,畸形的理念,假、惡、鬥的處理人際關系,緻使家庭問題層出不窮,不隻是繼母,親生的母親和孩兒的關系又能如何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