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
用成千上萬顆各種型号的螺絲釘
将車架、輪胎、駕駛室等關鍵部位
組裝成一輛重卡汽車的過程嗎
一起走進
位于烏魯木齊經濟技術開發區(頭屯河區)的
陝汽新疆汽車有限公司生産工廠中的房間
(以下簡稱陝汽新疆)
看生産線上的勞工
是如何在擰螺絲釘上精益求精的

1月18日,在陝汽新疆的生産工廠中的房間,生産線上的勞工正在進行汽車組裝。第一道工序,一個約8米長的重卡汽車車架經過吊裝後,擺上了工位,組裝開始了。車架主體好比軀幹,所有的配件都是圍繞車架來組裝。
每一個勞工組裝時,他們面前都提前配好了零配件,其中就包括近百種型号的螺絲釘。每個螺絲釘都标有編号,勞工們通過編号熟練地找到每個部位要使用的螺絲釘,通過工具把關鍵部位連接配接起來。
記者注意到一個細節,勞工每安裝完畢一個環節,就會自檢和互檢,并在螺絲釘标上不同顔色的記号。“汽車是由很多零部件組合而成的精密工具,一顆小小的螺絲釘出現問題,就會引發連鎖反應。”技術指導員汪永紅說,做标記代表已完成自檢和互檢,後續檢測環節還會再次檢測。
陝汽新疆生産的車型有40多款,平均每10分鐘至12分鐘就能下線一台車,每道工序都有相應的時間限制,勞工們需要技術相當熟練,才能得心應手。
車架組裝的過程中,還需要一個“大家夥”——中後橋,它需要用裝置吊裝起來,放置在車架上,進行組裝。張一凡是這道工序上的一名安裝員。他一邊忙活一邊說:“中後橋有2噸多重,主要是為輪胎提供動力的,需要12個最大号的螺栓固定起來。”
每完成一個螺栓的安裝,張一凡都會用力矩扳手檢測擰緊的力度,他說:“這是按照國家标準的力度來測,一旦螺栓松動,就有可能出大問題,我們必須精益求精。”
完成上述工序,便進入車架正面的組裝——在第二條生産線安裝發動機、駕駛室、輪胎等重要部件。汪永紅說,經過30道工序後,一輛重卡汽車才算組裝完成,後續環節還要對整車再檢測。
在調試工廠中的房間,精細化分工格外明确,每一個部位都有人負責。
精整班組的勞工普成龍拿着油漆噴槍做最後一道工序——噴蠟,對車輛外觀漆面進行防護。另一端,調試班班長周鵬在對發動機周圍的氣管、水箱、線束等檢測時,會對每一個螺絲釘檢測是否安裝完好。沒有問題後,再将車輛開到一條檢測線,這裡的多台電腦儀器,會顯示車輛輪胎、燈光、刹車、喇叭等關鍵環節的參數。
去年以來,借助新能源轉型,陝汽新疆不斷改進技術,完成了汽車排放标準國五到國六的更新,同時推出雙燃料油氣混動車型,實施了天然氣車輛尾氣分析儀、全自動光纖雷射打标機等技改項目。
所有車輛經過調試工廠中的房間後,還要上路測試,最終沒有問題才能進入車庫,供客戶選擇。至此,一輛輛重卡汽車将在城市建設和經濟發展中發揮它的作用。
細節決定成敗
從小螺絲釘到汽車下線
陝汽新疆每一步都做到了精益求精
每一步都力求完美
保障着産品的品質
保護着汽車使用者的安全
▌文圖/烏魯木齊晚報 唐紅梅 經開區(頭屯河區)融媒體中心 郭昌龍
編輯/田慧超
責編/田慧超 杜冬玲
主編/張亞平
@經開區(頭區)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