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特首參選路徑中央為主導,民間路徑雖然改頭換面卻走不長遠

作者:周八駿

冼國林2022年1月19日宣布競逐香港第六任行政長官,可以視為第六任行政長官競選開始。但是,需要說明的是,從第三任行政長官選舉到今天,一直有兩條參選路徑—一為民間,一為官方。

特首參選路徑中央為主導,民間路徑雖然改頭換面卻走不長遠

第一任行政長官選舉隻有官方一條路徑——中央主導全過程。1996年10月,有關方面接受提名,共31人報名參選第一任行政長官。11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香港特别行政區籌備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主任委員會議對31人進行審查,确定8人。11月15日,香港特别行政區行政長官推選委員會舉行第一次會議,從8人中,投票産生3名候選人。12月11日,推選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投票産生董建華為香港第一任行政長官當選人。12月16日,董建華獲國務院任命。

特首參選路徑中央為主導,民間路徑雖然改頭換面卻走不長遠

第一任行政長官之是以提前半年多産生,是考慮香港回歸有大量工作要做,首任特首必須早做準備。

董建華是第二任行政長官的唯一候選人,自動當選。他之是以在投票日前4個多月宣布競逐連任,是為了穩定當時的大局。2001年12月13日,時任全國政協副主席霍英東出席董先生啟動選舉工程大會,上台發言結束後,樹拇指高聲喊“我挺董”,折射當時香港社會反對董建華連任的力量不小。

特首參選路徑中央為主導,民間路徑雖然改頭換面卻走不長遠

從2007年第三任開始,反中亂港政治勢力在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中取得推派候選人所必需的席位數,于是,第三、四、五任行政長官競選都有一名反中亂港政治團體的代表。換言之,從第三任到第五任,行政長官競選出現了兩條路徑。一條依然由中央主導,另一條為反中亂港政治勢力所把握。雙方較量,既表現在行政長官候選人的對立上,也表現在競選時間啟動和競選方式的差異上。反中亂港政治勢力幹擾中央部署,故意另搞一套,這是第三任至第五任行政長官競選啟動時間都早于目前第六任的主要原因。

特首參選路徑中央為主導,民間路徑雖然改頭換面卻走不長遠

眼下,第六任行政長官競選依然有中央與民間兩條路徑,當然,民間路徑不再由反中亂港政治勢力掌握,而是由冼國林一類的愛國愛港人士自告奮勇摸索。

這條民間路徑可以出現,但走不長。基本法規定,行政長官由中央任命,向中央負責。唯有在中央主導下産生的候選人才可能當選而被中央任命。這就是香港社會輿論視為“熱門”的幾位人士至今不吭聲的原因,也是現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舉棋未定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