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台北經濟發達富人多,且大多數富人低調,卻為何囤房上瘾?

作者:睡前科普

提起台灣你會想到什麼?是屹立的高樓,還是當地特色的小吃,更或者是當地繁榮的經濟……但我們今天不講台灣,我們來講一講台灣的經濟中心——台北。

台北經濟發達富人多,且大多數富人低調,卻為何囤房上瘾?

台北位于台灣北部,擁有着極好的地理位置以及交通環境,這是台北發展的一個硬性條件之一。台北是台灣的政治,經濟,文化,旅遊,工商業等行業中心,衆多優越資源的彙聚,使得台北經濟迅速發展,成為了世界上有錢人彙聚最多的城市之一。

台北人均國内生産總值位于台灣省的第一名,放眼全中國來看,台北人均國内生産總值僅僅排在深圳的後面,排名第二。

根據有關公司釋出的2019年财富報告得出,台北在全球城市超高淨值人士中高居第九位,是實至名歸的富豪聚集之地。其中要詳細談的是超高淨值人士,超高淨值人士指的是在扣除了自己居住的物業費用之後,擁有的資産淨值大于或等于三千萬美元的人士。根據調查表明,台北大約有1519名居民至少擁有3000萬美元的資産淨值。

台北經濟發達富人多,且大多數富人低調,卻為何囤房上瘾?

根據彭博新聞社的說法——台灣的富豪們傾向于隐藏而非炫耀自己的财富。為此,台北還被賦予了一個稱号,其被叫做“亞洲最隐秘的富裕城市”。在這樣的背景下,台北的富豪們卻熱衷于囤房。

為什麼台北富豪們熱衷于囤房,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有關調查表明,台北的超高淨值人士約占台灣的85%左右,單單從富豪的密度來看,相當于台北每10萬個人中大約就有57個超級富豪,其人數比例僅次于新加坡。用資料表明後,我們會發現,盡管台北的富豪人數衆多,但其存在感卻并不強。原因在于相較于高調奢華的生活方式,台北富豪們更傾向于選擇謙虛低調的生活方式。

台北經濟發達富人多,且大多數富人低調,卻為何囤房上瘾?

台灣富豪受到中國傳統文化和儒家文化的影響,強調“低調”的生活方式,其在生活消費中會格外的注意“炫耀化”,其消費方式會更加“内斂”。

從台北某奢侈品董事長口中所得知,台北某區的愛馬仕商店為客人提供簡單的棕色袋子而非标有标志的特色袋子。原因在于,高端的消費者并不喜歡自己的錢花到了何處被别人所知。

而“囤房”在富豪們的觀念中也是屬于較為“低調”的消費行為,這也是為什麼台北富豪喜歡囤房的衆多原因之一。

台北經濟發達富人多,且大多數富人低調,卻為何囤房上瘾?

“主計處”在2010年的國富統計中顯示,台灣家庭的平均資産超過了1000萬元,其中,來自房地産的資産就約有430萬元左右,存款接近于300萬元。

從資産管理的角度來看,存款性資産可以創造的收益較低,房地産的可變性較低。但是,囤房可以獲得資産後期的升值紅利,規避通貨膨脹帶來的影響,可以使房産在某一時期内達到保值增值的效果。進而實作财産的利潤最大化。

台北發達的經濟給台北富豪們帶來機遇的同時,也使他們面臨着較大的社會壓力。行業之間的激烈競争,社會上的優勝劣汰,都使得台北富豪們不得不抓緊時間來提升自身的能力。在這樣的情況下,囤房作為一種可以獲得利益的管道,在富豪圈裡也漸漸“流行”開來。

台北經濟發達富人多,且大多數富人低調,卻為何囤房上瘾?

根據最新的資料表明,台北大多數的豪宅價格約為每平方英尺1600美元到2400美元之間,新加坡的豪宅每平方英尺約為3500美元,香港的豪宅每平方英尺約為3850美元。紐約新開發的項目中豪宅每平方英尺價格達到了3786美元。四者相比之下,可以發現台北豪宅的價格算得上是比較低的。這也是為何台北富豪熱衷于囤房的原因之一。

從曆史發展的角度來看,台北富豪為何熱衷于囤房還與傳統的觀念脫不了關系。在中國的曆史上,買房置業是一項重大的事情。這種觀念随着中國的發展代代相傳,時至今日,購房的重要性在人們的觀念中是歸于“必需類”的。人們将房屋視為“歸屬”的代名詞。在發展迅速的今天,房屋已然成為了人們“安全感”的來源之一。

台北經濟發達富人多,且大多數富人低調,卻為何囤房上瘾?

中國人的置業傳統在台北富豪的投資習慣中展現得淋漓盡緻,在台北富豪圈中,平均每人手中就擁有4、5套房屋。根據有關的新聞報道,台北市曾經出現過一人就擁有49戶房子的事情。如此看來,在台北富豪圈中囤房并不少見,甚至可以說已經發展成為了“潮流”。

台北富豪們熱衷于囤房,若是要全面地探究其原因,不能單單從一個方面而定,需要我們從多個緯度,多個方面來觀察,去探讨,不可過于局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