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流動的天興洲,向“濕地公園”而去

作者:紫牛新聞
流動的天興洲,向“濕地公園”而去

日前,在“湖北省暨武漢市2022年世界濕地日”活動舉辦同日,《武漢市天興洲沙灘生物多樣性成果報告》也同步首次釋出。

據市園林和林業局野生動植物和濕地保護管理處相關負責人說,經過調查,已經初步摸清了天興洲生物多樣性“家底”,接下來,将在繼續做好保護工作的同時,還将充分發揮天興洲的地理優勢,挖掘其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宣教價值。

而就在一個月前,天興洲沙灘上發生越野車撞人事件。之後,天興洲上的越野車項目被全面叫停。而且,按照洪山區的說法,目前已經完全禁止在天興洲灘塗内開展經營性行為,或進行機動車越野競技、野外露營、野炊燒烤等對環境影響較為明顯的娛樂項目。

如此看來,天興洲在未來的定位應當是一個生态保護較好的“濕地公園”。這個在實體意義上不斷流動的沙洲,在發展路徑上,已經有了一個較為明确的方向。

洪水沖走了傳說

據專家推測,天興洲的曆史可能高達800餘年,有記載的曆史也有近160年。清同治年間,有長江又“添新洲”的記載,有人認為“天興洲”由此諧音而得名,也有說法稱天興洲原稱“江心洲”。

據史料記載,天興洲上自同治四年(1865年)開始有居民,如今,天興洲所屬的天興鄉,戶籍人口約4000人左右,但其中很多已不在天興洲上居住。

之前,我們曾在《當年白沙洲,放排人看江水流》介紹過白沙洲的曆史與傳說。與因木材貿易而在近代興盛繁榮的白沙洲相比,天興洲在武漢的近代曆史上顯得默默無聞。

這其中最關鍵的原因,是洪水。

流動的天興洲,向“濕地公園”而去

低窪的地勢加上一年一度的汛期,讓此地無法像白沙洲那樣保留下諸多曆史遺迹。稀少的人口,與洪水持續鬥争的艱難曆程,也讓此地的文化氛圍相對貧瘠。

在防洪設施修建以前,天興洲幾乎年年會被大水吞沒。在1954年長江大洪水過後,天興洲被圈定為“防汛行洪民垸”,而在1998年洪水過後,天興洲再次被确定為“單退民垸”,即在非汛期處于空垸待蓄狀态。

在當地老人的的記憶中,上世紀80年代以及更早的時間裡,天興鄉村民已經習慣了與洪水共處,“晚上起夜,踩了一腳水,都淡定得很”。洪水來了,收拾家當,搬到洲上地勢更高處就行。直到上世紀90年代,當地開始在汛期嚴格組織集中轉移村民。1998年洪水過後,洲上首度成立了巡洲隊,在汛期替村民守護家園。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當下。在2020年7月的汛期中,洪山區一天之内轉移了400餘名洲上居民,留下30人巡防值守至汛期結束。

長期定位“生态旅遊”

天興洲最重要的産業之一是西瓜種植,我們之前在《群衆們吃的瓜,到底從哪兒來?》中也曾提及。這次“天興洲生物多樣性調查”的負責人舒實,小時候就經常乘渡輪到天興洲吃西瓜。

除了吃瓜之外,在過去的20多年間,武漢市對于如何開發天興洲一直處于探索之中。在很長時間裡,以“生态旅遊”進行開發是主流思路。

早在1995年,初到武漢的作家劉醒龍就在散文《城市的故鄉》中提到,天興洲上有個人開發的“尋根園”,可以看作天興洲旅遊事業的濫觞。當時的開發思路是“農家樂”,放在今日看也不過時。

“那一頂頂白色的帳篷散布在綠草如茵的江灘上,遠遠近近沒有一處斧鑿的痕迹,一切都點綴在自然之中,而自然又在這點綴中升華出一種引誘幾分向往……在他的下一步計劃裡,天興洲上将要建立一座農業博物館,收藏起鄉村裡已被淘汰的水車和油榨等等方方面面的實物,既供參觀,又可現場操作。甚至還辟出一塊田地,置以老牛、舊犁和鬥笠蓑衣等物,讓久居城市的人親手扶一回犁耙,嘗嘗農夫滋味。”

流動的天興洲,向“濕地公園”而去

2004年,洪山區成立天興洲開發上司小組,聘請專家進行可行性論證。在考察了南京江心洲、長沙橘子洲等成功案例後,拿出了“把天興洲開發成農業旅遊休閑勝地”的方案。

2005年,“天興洲開發”被列入武漢市“十一五”規劃草案,方向是“将天興洲建成大都市農業新區,使其成為集花園、公園、菜園、林園為一體的綠色天地。”當時,市上司要求,天興洲開發“要在保護環境、保持自然風貌的前提下進行。”總體上是一個兼顧旅遊開發和環境保護二者平衡的思路。

伴随着天興洲開發的啟動,天興洲居民的生活水準也得到了提升。2006年,洪山區改造了天興鄉衛生院,解決了居民長年“看病難”的問題。

2008年,市上司對天興洲開發提出三大原則,“保證長江防洪安全,保障天興鄉農民生産生活,打造生态綠洲和鄉村旅遊。”其基本定位與2005年規劃保持一緻。

在2005天興洲開發規劃出台時,澳門企業曾專門組團實地考察,南韓大成集團也提出投資10億元的開發設想。不過,洪山區最終在2009年選擇了與新加坡新達公司達成合作協定并簽約,合資組建“天興洲生态綠洲開發有限公司”。

當年,武漢市出台《武漢市專項旅遊産品開發規劃綱要》,其中對天興洲的定位是“以自然原生态為基調,打造生态旅遊島。”

2010年,《天興洲生态綠洲控制性規劃》通過專家評審。這份重磅規劃,由武漢市政府委托武漢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美國易道環境設計有限公司、北京大學等機關聯合編制,将天興洲功能定位為長江中的生态綠洲,以“生态、運動、旅遊”為核心開發理念,計劃建成“高爾夫球場及訓練場、濕地公園、長江飛禽公園、長江水族館、現代主題農莊、寵物基地(含跑狗場)、老武漢風情街、江灘娛樂場、農家樂等”,是一份非常宏偉的建設規劃。

之後一兩年間,天興洲開始火了,但方向與政府的規劃并不完全一緻。

網紅時代的天興洲

在2012年前後,智能手機和網絡建設的發展,讓直播與短視訊等媒體形式出現了爆炸式成長。“網紅打卡地”這個詞逐漸開始為人熟知。

天興洲就是在這個背景下,獲得了越來越多年輕人的關注。

流動的天興洲,向“濕地公園”而去

具體來說,網紅時代的天興洲,受到關注的部分主要是灘塗地區。這裡的沙灘景色,在濾鏡下很容易拍出适合網絡傳播的圖檔;沙灘地貌也很适合露營、燒烤、汽車越野這些年輕人喜愛的活動。天興洲的沙灘,被武漢人親切地稱為“阿拉善”,就很能說明問題。

這些快熱的旅遊項目,與天興洲“生态旅遊”的規劃并不完全一緻,甚至可能對天興洲的生态造成一定的破壞。最終被政府叫停,毫無令人意外之處。

如今,據說喜愛越野車的人們轉戰去了武湖,天興洲重新回到了“生态保護”的軌迹上。十餘年前那個宏大的開發規劃,在如今的環保主題下恐很難全部兌現,天興洲的生态保護似乎也正慢慢轉回正軌。

就像天興洲本身,每年都在滔滔江水中,緩慢而堅定地向長江下遊漂移。我們能做的,就是因時施策,因地制宜。

參考資料

《天興洲西瓜》,武漢文史資料,1994.12.30

《城市的故鄉》,湖北财稅,1995.08.15

《天興洲開發列入市“十一五”規劃》,長江日報,2005.12.22

《政協委員呼籲開發天興洲》,湖北日報,2006.01.09

《天興洲開發定位三大功能》,長江日報,2008.08.13

《天興洲再次成為熱議話題》,湖北日報,2009.01.23

《天興洲生态島呼之欲出》,湖北日報,2009.11.10

《武漢天興洲定位為生态旅遊綠洲》,中國旅遊報,2010.05.12

《天興洲沙嘴特征與演化研究》,山西建築,2019.12.04

《天興洲30名勇士堅守江心孤島》,長江日報,2020.07.17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