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長河入海,十年一夢——著名畫家王克舉的“黃河”苦旅

作者:中華網山東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複回。

  早在王克舉第一次遇見黃河(濟南段)時,大壩下那河面寬闊、泥沙俱下的蜿蜒近景便深深烙印在他心裡。2009年,王克舉在呂梁寫生時第一次萌生出想要畫黃河的想法;十年一夢,2019年,王克舉曆時四年創作完成《黃河》長卷;2021年末,《黃河》長卷在山東美術館展覽......縱覽黃河,蜿蜒萬裡後奔流入海。至此,王克舉完成了這段深度對話母親河的敬畏之旅。

長河入海,十年一夢——著名畫家王克舉的“黃河”苦旅

  一場十年黃河夢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千百年來,以百折不撓、奔湧向前的磅礴氣勢塑造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品格,是中華民族堅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作為沿黃省區、黃河入海口,山東深受黃河哺育與滋養,黃河文化與齊魯文化互相交融、共同傳承,承載着深沉的價值意義。對于生于山東、長于山東的王克舉來說,以藝術之筆畫黃河,是夢想,也像是一種使命般的召喚。

  “2009年的時候,我曾帶着學生到山西省呂梁市采風寫生,當時住在碛口客棧,依着呂梁山、面朝黃河水。每天看着奔流而過的黃河,内心有一種歸屬感,當時便想用手中的畫筆将黃河畫出來。”可現實問題是,黃河綿延九省區,氣勢洶湧澎湃,如何用畫作呈現這條蜿蜒黃河,将是一個巨大的工程也是一個巨大的難題。這也是當時王克舉沒有動筆的一個原因。雖然如此,但沿着黃河走一遭的“種子”已經深埋在他的心裡。

  從黃河題材畫作層面來講,彼時全國該類型的作品較少,尤其是呈現黃河全貌的油畫作品,幾乎沒有。“用油畫來呈現黃河則是一個挑戰性的創作。”随後,王克舉每到一處黃河岸邊,内心都會升起創作欲望,慢慢地,“畫黃河”就切切實實地變成了王克舉的一個夢想。

  2016年,王克舉到晉中黃土溝壑區寫生,瞬間被這具有黃土高原典型特征的地域風貌所“俘獲”。“晉中黃土溝壑雖非崇山峻嶺,卻最具黃河流域的地方特色。黃土常年累月被河水沖刷,從溝底下看就是高山峻嶺,有一種山川之感。”後來,王克舉将它收錄到《黃河》中。自此,王克舉開啟了屬于他的黃河創作之旅。

  2017年秋,王克舉所帶的研修班學生畢業。彼時,他就開始着手做案頭工作。“看中央電視台《話說黃河》、翻閱黃河文字資料、初步篩選黃河節點等。”最初,王克舉想盡可能多畫黃河岸邊的文化景點,昭君墓、洪洞大槐樹等赫然在列,後來聽取業内導師建議,剔除過多的景點内容,而是展現黃河本身,即從涓涓細流、洶湧澎湃,到蜿蜒入海的“全貌”。

  2018年春,王克舉啟程前往西藏。為了驗證高海拔情形下身體狀況王克舉首先啟程前往西藏林芝。在得到适應體驗後再開始計劃青海段創作計劃。為了更好地呈現黃河之美,他早在動身前就繪制好了創作方案,全卷涵蓋了黃河岸邊三十餘個代表性地點,比如黃河源頭星宿海、壺口瀑布、乾坤灣、黃河入海口等。“以自駕的形式,曆時四年走過四萬公裡沿黃路,熟悉黃河曆史、了解黃河文化,從黃河發源地一路畫到家鄉,黃河山東段。”101幅畫面,高2米,長達161.6米,畫面仿佛一氣呵成,整幅長卷波瀾壯闊、氣勢磅礴。

長河入海,十年一夢——著名畫家王克舉的“黃河”苦旅

  一趟尋找黃河的苦旅

  從2016年到2019年,王克舉多次啟程,完成了《星宿海》《紮陵湖》《鄂陵湖》《果洛草原》《阿尼瑪卿雪山》《壺口》《三門峽-小浪底》《豫魯大地》《泰山·黃河玉帶》《鵲華春色》《齊魯大地》等篇章,用畫筆丈量了黃河之長,用筆觸展現了黃河之美,用色彩注入了黃河之魂。

  從海拔兩千多米的貴德,再到四千多米的阿尼瑪卿雪山、果洛草原、瑪多縣,王克舉一路向前,逐漸适應高海拔創作和生活環境。在所有的采風寫生創作過程中,“尋找星宿海”可以說是最艱難的一趟旅程。“星宿海周邊幾百公裡都沒有人煙,路況非常難走。由于地域較廣,甚至洲和洲之間的方言都不相同。當時我和方圓美術館的從業人員商量,必須請一個當地人作向導,但是也沒打聽到這個地方。”巧合的是,彼時路上正好有一輛路過的面包車,司機與向導認識。王克舉拿着星宿海的截圖給司機看,司機一下認出了這個地方,指引他們開向三十公裡外的星宿海。從瑪多縣城走到星宿海,近二百公裡的路程,他們走了六個多小時。

  “找到星宿海後我們再傳回縣城,第二天一大早出發,下午兩點趕到那兒,從兩點一直畫到晚上八點。七月底八月初,下着雨的夜晚,我們三輛車就停在星宿海旁,雖然沒有到零度以下,但半夜時我們已經凍透了。”第三天,王克舉六點起來一直畫到下午兩點,完成了這幅《黃河》長卷的開篇。實際上,在西部寫生要做好與極端天氣“相伴”的準備。鄂陵湖寫生時,王克舉還遇到了半邊天黑雲壓境、遇到了八月的冰雹......幸運的是,這些高海拔、極端天氣不但沒有影響到王克舉的創作,反而堅定了他創作黃河的信心。

  在王克舉看來,雖然創作環境比較艱難,但自己非常幸運,總是在困難盡頭看到希望。“我們要到甘肅劉家峽水庫,路途中有幾十公裡的水路,隻能通過輪渡進入。可在繪畫過程中需要越野車作為支撐,是以我堅持要将車開進去,隻能另尋道路。當時,打聽到附近山頂上有村莊叫勝利村。有朋友轉發給我勝利村周邊風景的推送,我一看發現視訊中風景的角度與《話說黃河》的相同,我深感幸運,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他笑着告訴記者。

長河入海,十年一夢——著名畫家王克舉的“黃河”苦旅

  很多遊客都發現《黃河》長卷的色彩非常鮮明,節奏感較強,整體給人一種生動明快之感。實際上,在這背後也蘊藏着藝術家的匠心。“早在動筆之前,我就根據不同地域特色劃分好每個地方應該什麼季節去畫。比如,黃河源頭星宿海要在夏季創作、桃花源要在春季創作、齊魯大地高粱地要在秋季創作。”與此同時,五千多公裡黃河沿岸不同的地域特色、文化風俗也躍然畫上。比如,炳靈丹霞地貌、東營濕地紅地毯等。尤其是,受到黃河滋養的齊魯大地上,豐收的熱烈景象更是看得人心生歡喜。

  值得一提的是,泰山與黃河都是中華民族象征,《黃河》長卷中,把泰山、黃河入海口展現出來是必不可少的。王克舉告訴記者,很早以前,他去泰山時曾聽說過,如果天氣比較好,在太陽快落山之前往西南邊看,能看到遠處有黃河帶在反光,像玉帶一樣發亮。雖然彼時創作時沒有親眼看到,但這種景象依然不失為泰山和黃河的一種“同頻共振”。

  除了這些元素之外,全卷的景觀銜接也值得細細品味。記者參觀展覽時,聽到有遊客說,雖是一百多幅油畫相連而成,但卻毫無拼湊痕迹,黃河一路奔騰而來,渾然天成。其實,這些都要歸功于王克舉對油畫語言的“中國表達”的精準把控。

長河入海,十年一夢——著名畫家王克舉的“黃河”苦旅

  記者了解到,王克舉在畫黃河之前就一直在探索用油畫方式表達中國繪畫的境界,不拘泥于透視關系、不受前後和明暗限制,根據需求自由選取元素造型來豐富畫面。“中國畫強調筆墨關系,畫面内容就會很自如、主動,而不會被自然規律的限制,是以我們看起來也絲毫沒有拼接的痕迹,非常自然。當然,這種自然也是一種刻意的自然。”

  從黃河之源的涓涓細流,到九曲蜿蜒的乾坤灣、壯美宏偉的壺口瀑布,再到河海交融的黃河入海口,王克舉一路繪畫一路追尋,用筆觸叩問黃河精神。“為什麼黃河是母親河?”王克舉說,河流帶來的泥沙沖積成平原,造就了利于耕種的地理條件,首先在中原地區促成族群的聚集,這就是華夏民族的生發地。同時,黃河沿岸馬家窯文化、仰韶文化等都得益于這條母親河。文化之外,黃河的一千多次改道還反映了華夏人民在這片土地與洪水搏鬥、頑強抗争的精神,這種堅強勇敢、生生不息正是我們所講的黃河精神。

  十年夢想,四年追尋,最終呈現出了這條原生态的黃河景象。“四年過後,我對母親河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更深厚的情感,更多的敬畏之情。”王克舉說:“黃河這個主題,我在畫之前就意識到她的重要意義。我覺得這件作品不應屬于哪個個人,她屬于這個民族,屬于這個國家。是以我将這161.6米的《黃河》油畫長卷無償捐獻給中國美術館,我心裡覺得特别感慨和自豪!進身國家最高美術殿堂,《黃河》長卷作品找到了自己的歸宿和位置,這也着實圓了我的夢想。這裡我要特别感謝方圓美術館賈新偉館長,整個黃河作品的創作過程中給予了人力物力的保障,并堅定地支援我捐贈黃河長卷的願望。可以說沒有方圓的支援黃河長卷完成的不會如此的順利!(來源:速豹新聞網·山東商報 焦騰 王嘉甯)

《黃河》欣賞

長河入海,十年一夢——著名畫家王克舉的“黃河”苦旅

王克舉 黃河長卷(局部)一号村台 布面油畫

長河入海,十年一夢——著名畫家王克舉的“黃河”苦旅

王克舉 黃河長卷(局部)闫家峁 布面油畫

長河入海,十年一夢——著名畫家王克舉的“黃河”苦旅

王克舉 黃河長卷(局部)乾坤灣 布面油畫  

長河入海,十年一夢——著名畫家王克舉的“黃河”苦旅

王克舉 黃河長卷(局部) 齊魯大地 布面油畫

長河入海,十年一夢——著名畫家王克舉的“黃河”苦旅

王克舉 黃河油畫長卷(局部)齊魯大地(請橫屏欣賞)

長河入海,十年一夢——著名畫家王克舉的“黃河”苦旅

王克舉 黃河油畫長卷(局部)泰山黃河玉帶(請橫屏欣賞)

長河入海,十年一夢——著名畫家王克舉的“黃河”苦旅

王克舉 黃河油畫長卷(局部)小浪底(請橫屏欣賞)

長河入海,十年一夢——著名畫家王克舉的“黃河”苦旅

王克舉 黃河油畫長卷(局部)丹霞地質公園 (請橫屏欣賞)

長河入海,十年一夢——著名畫家王克舉的“黃河”苦旅

王克舉 黃河油畫長卷(局部)果洛草原 (請橫屏欣賞)

畫家簡介

長河入海,十年一夢——著名畫家王克舉的“黃河”苦旅

王克舉,1956年8月生于青島,中國油畫學會理事、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教授、中國藝術研究院油畫院特聘畫家、中國國家畫院油畫院創作研究員、北京當代寫意油畫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