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買杯咖啡停車行不行?代表呼籲,城市要為生活細節“開口子”

作者:文彙網

“我們在城市裡生活,不是在‘樣闆房’。要有包容度,不能有‘潔癖’。”滬語電影《愛情神話》的熱火,讓許多人領略到海派街區的煙火氣。市人大代表施政卻從中捕捉到了一個值得探讨的問題——城市治理如何平衡好“秩序”與“包容”?

一條條沿街小馬路,能否為車輛臨時停靠“開口子”?這既展現着一座超大型城市的包容度,也考驗着精細化管理能力。

今年上海兩會上,施政依舊将視線鎖定在民生關切的“停車難”。她建議,依托城市運作“一網統管”等平台實作路邊臨時停車15分鐘内免費。這樣一來,既能提高車位周轉率,也能讓“小店經濟”更加活躍。

就在去年底,施政發現,正不斷進行街區街貌更新的南昌路,悄然将沿街車位全部取消。這一做法讓城市街面整潔了不少,但空落落的街頭,也少了些許生機。

在施政看來,15分鐘的時間限定,回應的是真正的需求痛點。去趟便利店、買杯咖啡或是上一趟洗手間……這樣的個性化需求統統可在這一時限内有效解決。

便利百姓生活的同時,還要将所有路邊停車納入“一網統管”,由此避免道路淪為“停車場”。調研中,施政發現,目前路邊停車資訊化建設較為落後,難以獲得動态停車資源,也無法進行有效管理。她建議,加快路邊停車位數字化建設,提升車位管理智能化水準。

這并非施政首次在人代會上聚焦“停車難”。去年,她就曾為挖掘城市停車“增量”出點子,建議開放非主要交通道路的非高峰時段路邊臨時停車。今年,她以“存量”為切入點,期待更多小街小巷的停車資源能進一步盤活利用。

作為一名來自交通領域的市人大代表,施政始終在思考交通出行與城市發展之間的關聯。究竟什麼樣的交通體系稱得上“公平”?單純“以人為本”或“以車為本”都不足以注解。在她看來,“交通之是以對城市生活重要,關鍵就在于效率。”至于如何實作“高效”,她認為,一座健康良性的城市,既需要高效的公交系統,也要建立完善成熟的個體交通系統。“單純揚棄并不符合多元化城市生活需求”。

就在今年,施行了20多年的《上海市出租汽車管理條例》将迎來修訂。施政與調研夥伴們在半年多調研的基礎上,寫就了一份厚厚的調研報告。

在報告結尾處,她動容地寫道:“當今社會走到了經濟學沒有覆寫的領域,幾乎所有問題讨論都變得艱難而有趣,但一切的努力都指向一個标準,那就是‘好’字。”

作者:王嘉旖

編輯:劉力源 朱偉 何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