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警惕病毒“物傳人”!記者實地探訪進口凍品監管倉→

近期,北京、珠海、深圳等地的新冠肺炎疫情散發病例溯源結果顯示,不排除經境外物品而感染病毒的可能。新冠病毒可在低溫下長時間存活,冬季經物傳播的風險增大。

面對可能出現的病毒“物傳人”風險,我們收到的包裹還安全嗎?快遞業有何應對舉措?

記者走進監管倉實地探訪

1月19日,記者來到位于鹽田港區後方的深圳市進口凍品集中監管倉鹽田倉時,被門衛攔住。“請出示健康碼和行程碼!”查驗之後,保安給了記者一張卡,拿着卡記者在閘機上刷了幾次都無反應,在保安的幫助下,等了一會,總算出來了一句語音“溫度正常!”然後通行的閘機口終于打開。聞訊趕來的該倉現場監管組組長姚擁軍對記者說:“我們從業人員進門也要走這個流程。”

警惕病毒“物傳人”!記者實地探訪進口凍品監管倉→

一道嚴厲的門

這是一道嚴厲的門,從鹽田港卸下來的進口凍品都要先入這道門。

記者在監管倉門口看到一輛輛滿載集裝箱的車輛在門口經過人或物的驗證後,有序停靠在各自的卸貨平台前。從業人員告訴記者:“這些進口凍品在入倉前,全部在網上提前預約,這樣才能做到井然有序。”

在監管倉辦公大樓一樓大廳,記者看到了在視窗前辦理提貨手續的一名司機,視窗的從業人員說:“貨物進倉後,經過全消毒、全核酸檢測和全流程追溯後,沒有問題即可辦理提貨手續。監管倉大門保安,憑提貨單辦理出大門手續。”

警惕病毒“物傳人”!記者實地探訪進口凍品監管倉→

記者注意到,該監管倉内除了辦公區域外,設定有提貨區、卸貨區和全封閉管理區。全封閉管理區内,主要是搬運人員、消毒人員和取樣人員。而他們進出要過三道門。一道是工作區進口門,過這道閘機,可自動檢測出從業人員的健康狀況。進門之後,要換上防護服、護目鏡和手套。一道是工作區出口門,下班或者中午出來用餐都要走這道門,這道門依然有自動健康監測功能。出了工作區出口門,走20米,就是這些從業人員的生活區。進出生活區,也有一道門,這道門還是全自動化監測每一個進出人員的健康狀況。姚擁軍告訴記者,在全封閉區的從業人員有90多人,每天兩班倒,每天卸貨量1500噸左右。

全方位安全覆寫

在鹽田監管倉二樓,記者首先看到一塊巨大的監控螢幕,監控着監管倉全部工作區域。“我們通過監控發現問題後,及時上報專班上司,專班上司出具處理意見後回報給營運方深農冷鍊,進行現場整改,整個流程清晰完整。”監管從業人員向記者介紹,“全倉監控主要針對三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個人防護,看下倉人員的防護服是否完整、穿脫是否規範;二是消殺效果,看食品在消毒機器中過機時間是否達标,要達到10秒、消毒後的産品包裝表面是否有均勻的小水珠;三是環境衛生,看是否有未及時清運垃圾、未及時清掃積水等行為。”

記者了解到,這套全局監控系統正在加裝廣播功能,未來有望實作監管倉作業區域監控、廣播全覆寫,對此,現場監管組組長姚擁軍表示:“通過實時監控、廣播喊話去發現問題、處置問題、解決問題的方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及執行力,通過直接喊話所點出的重點問題、頻發問題能起到以點帶面的效果。這是我們監管工作不斷完善、改進的具體展現,這給了我們一個更加全面的視角,更易于發現監管工作中具有普遍性的問題”。

警惕病毒“物傳人”!記者實地探訪進口凍品監管倉→

全流程可追溯

在監管倉監管人員工作區域内,記者看到一塊安全運作49天的電子屏。該監管倉綜合組組長胡劍賓告訴記者,深圳進口凍品集中監管倉鹽田倉是去年12月1日正式開倉的。該倉開倉後我市進口凍品納管能力由80櫃/天,提升至140櫃/天。在倉内實施每批凍品核酸抽檢全檢測、凍品外包裝全消殺、進口凍品全追溯“三全”管理。

截至2022年1月18日,集中監管倉(鹽田)已入庫貨櫃2545條、進口凍品68397.2445噸,抽檢進口凍品1.86萬批,完成抽樣核酸檢測9.97萬份,排除疑似陽性凍品293批,檢出陽性凍品58份,攔截陽性凍品44批次,涉及32條貨櫃,15725件、219703公斤陽性凍品。

國際郵、快件入境後,有哪些處置措施呢?

至少進行4輪消殺

消毒後還将設定靜置期

據介紹,國際郵、快件到達國内後,首先由機場的相關機構對集裝箱進行整體消毒。消毒完畢後,郵、快件将被運至海關監管區。

在辦理清關手續前,相關機構将對總包或郵袋進行消毒,對大件郵、快件進行逐件消毒,對小件和函件類郵、快件進行插管消毒。“所謂插管消毒,就是将消毒劑通過管子插到郵袋裡進行噴霧消毒。”國家郵政局市場監管司副司長邊作棟說。

通關後,郵政快遞企業在分撥處理環節,将開拆郵袋,對郵、快件進行逐件消毒。郵、快件到達末端網點後,在投遞前還會再進行一次噴灑消毒。

“也就是說,在郵、快件到達消費者手中時,至少進行了4次消毒處理。”邊作棟說,此外,有的企業還采取紫外線消毒等方式,進行更多輪次消毒。

日前,國家郵政局印發通知,在4輪消殺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消毒要求,要求對郵、快件進行逐件、各面、全覆寫消毒。

邊作棟解釋道,這主要是考慮到國際郵、快件外形各異,有袋狀、箱狀,還有函件類。企業在消毒過程中,可能會出現郵、快件重疊,或者因為放置在地上、傳送帶上造成消毒不全面的問題。

不僅如此,此次通知還對進口國際郵、快件設定了消毒後的靜置期,以保證消毒效果。

目前,時效類的國際快件,從國外寄出到國内完成投遞,最短可能隻需要兩天的時間。在此之前,大部分郵政快遞企業也都自行采取了對進口國際郵、快件在進關後靜置一段時間的做法。

靜置期的具體時間,将根據進口郵、快件來源地疫情風險等級、寄遞物品屬性等因素确定。例如,金屬類、塑膠類快件,與紙質快件的靜置時間是不同的。

據悉,目前國家郵政局正就靜置期的具體時間與相關部門進行會商,将按照各地疫情防控部門的要求确定具體的标準。

對國際郵、快件一線作業人員

進行閉環管理

目前,大陸每天進口國際郵、快件約50多萬件。針對相關環節從業人員的疫情防範工作,國家郵政局也提出明确要求。

針對相關作業場所,郵政、快遞企業應切實做好場所消毒、通風等工作。同時,鼓勵企業外聘第三方專業消毒服務機構,對關鍵環節、重要區域實行精準消毒,實作消殺工作的制度化、規範化、常态化。

針對相關從業人員,要求國際郵、快件一線作業人員、進口冷鍊相關人員等高風險崗位人員嚴格落實固定崗位、個人防護、健康監測、核酸檢測等要求。國際國内業務應嚴格分隔作業區域,確定内外不交叉,堅決做到閉環管理。對最後投遞環節的從業人員,要求嚴格執行“戴口罩”“勤洗手”“測體溫”“不聚集”“一米線”等基本健康防護措施,實行“持證上崗”“持健康碼上崗”等管理措施。

同時,郵、快件攬投人員必須完成全流程疫苗接種,做到應接盡接、應接快接。目前行業全流程疫苗接種率已達98%。

此外,各級郵政管理部門将結合行業監管職責,對轄區内國際郵、快件處理場所實施每月不少于1次的全覆寫監督檢查。對于監督檢查中發現的問題,責令企業限期整改,并通報相關部門,嚴格督促企業抓好“外防輸入”各項措施落實。

消殺無法涉及郵、快件内部

收件人應提高防範意識

雖然快遞業針對進口國際郵、快件建立了較為完善的病毒消殺、防範機制,但依據大陸郵政法相關規定,郵政快遞企業不得私自開拆他人郵件快件。這也意味着,快遞業無法對國際郵、快件的内部進行消毒,收件人應切實提高防範意識。對此,國家郵政局要求,快遞員在投遞時應主動提示收件人做好戴口罩、妥善處置外包裝等防護措施。

對取件人而言,如果是在家接收快遞,在與快遞員接觸前,應佩戴好口罩和手套。處理完包裹後要及時摘下手套,并用流動水洗手或者使用手消毒劑。如果是出門取快遞,若有條件,可請快遞員将物品存放在快遞櫃。出門前佩戴好口罩和手套,避免人員聚集。處理完包裹後,要及時摘下手套,并用流水洗手或使用手消毒劑。

“我們建議,收件人盡量在戶外開拆國際郵、快件,并對内件做好消毒,處理後應認真清洗雙手。”邊作棟說。

通知印發後,各大郵政、快遞企業紛紛行動起來。圓通速遞有關負責人表示,将綜合評估國際快件來源地疫情風險等級、上遊經營主體資質、寄遞物品屬性等因素,制定疫情高風險國家和地區快件疫情防控處置方案。同時,建立國際快件處理、消殺工作台賬,定期向業務主管部門彙報回報。

綜合人民日報經濟社會微信公号、深圳特區報

來源: 深圳新聞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