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縣人民法院紮根于湘西南的侗鄉大地上。多年來,該院堅持傳承“通道轉兵”紅色基因,把法治種子撒進孕育侗鄉兒女的土壤裡,盡心盡力創造實實在在的司法“果實”,收獲了人民群衆沉甸甸的信任和口碑。
日前,該院成為被湖南省委、省政府授予“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稱号的省内唯一一家基層人民法院。
特色司法,“暖”字當先
通道是少數民族聚居區,侗族人口占77.9%。通道法院融合少數民族優秀元素開設的“雙文法庭”“鼓樓巡回審判”一直為少數民族群衆所津津樂道。
在通道縣坪坦河與馬龍河交彙處,一座鼓樓拔地而起,時常有侗族群衆前來這裡賞景歇息。半年前,通道法院在這裡調解了一起鄰裡糾紛案件。原、被告雙方久居侗寨,因蓋房引發糾紛。該院黨組成員吳明鵬運用侗語耐心講解政策法規,用心宣講公序良俗,最終讓雙方放下思想包袱,握手言和。
“作為一名‘雙文法官’,講侗語是拉近群衆距離、做通群衆工作的最好方式,而且還能更有針對性地對侗鄉人民進行普法宣傳,将法律講到他們心坎上。”吳明鵬說。
立足根本,才能打造特色。近年來,該院巧妙地将“鼓樓”“侗款”“寨佬”等少數民族元素引入執法辦案和普法宣傳,不斷延伸司法服務觸角,彰顯侗鄉法院應有的為民溫度和情懷。2019年至2021年,該院利用“雙文法庭”審理案件90餘件,開展“鼓樓巡回審判”案件60餘件,舉辦“鼓樓法律講習所”30餘期。
訴訟服務,“便”字為要
2021年3月,通道法院僅用時10天便執結了一樁跨域立案執行案件,申請執行人徐某親自将一塊寫有“秉公執法 一心為民”的牌匾送到法官陸虹手中。
徐某與江西某工程公司的工程款糾紛由來已久。以前,登記立案需要往管轄法院跑。而這次,徐某在了解到“一站式”跨域立案服務資訊後,就近前往邵陽市雙清區人民法院送出了申請強制執行的材料,并在管轄法院——通道法院成功立案。
科技賦能,破解訴訟服務“梗阻”。2019年以來,通道法院深入推進一站式建設,訴訟服務轉型更新。三年來,該院運用“湖南移動微法院”等平台網上立案373件,跨域立案26件,利用“雲上法庭”、遠端提訊系統網上開庭46次、調解31次,有效破解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的立案、開庭難題,讓群衆享受“指尖上”的訴訟便利。
兌現權益,“實”字托底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對于被拖欠工資的農民工來說,這些錢也許就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原來,韓某租賃原告挖土機作業,并承諾支付租賃費用及司機工資,但遲遲未予支付農民工工資。執行立案後,案件承辦法官吳石登急當事人之所急,第一時間對韓某的财産進行查封。之後,吳石登又耐心細緻地跟韓某溝通,通過多次協調,悉心調解,最終韓某支付了拖欠的勞務工資8.43萬元。
“針對涉農民工工資等涉民生案件執行時,我們始終堅持優先立案,優先兌付,絕不讓農民工的血汗錢‘打水漂’。確定農民工及時、足額拿到勞動報酬,維護農民的合法權益。”該院立案庭庭長魏維志表示。
群衆利益無小事,一枝一葉總關情。通道法院急群衆所急、想群衆所想,近三年來共為農民工追讨薪資49.8萬元,依法緩、減、免訴訟費91.8萬元,發放司法救助金38.4萬元。
履職為民,“效”字為重
紅色,是通道這塊熱土上最鮮亮的底色。從“通道轉兵”紅色基因中汲取精神養分,是通道法院走好新時代司法為民趕考路的不竭動力。
赓續基因砥砺前行,心系群衆服務大局。近年來,通道法院在履職盡責中切實推動“我為群衆辦實事”見實見效。
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該院黨員幹警寫下“請戰書”,自願沖鋒到最艱苦最困難任務最重的防控一線;在掃黑除惡專項鬥争中,審結涉黑惡案件10件35人,人民群衆安全感顯著提升;在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等活動中,審結電信網絡詐騙、非法吸收公衆存款等案件68件,為人民群衆挽回經濟損失1600餘萬元;在脫貧攻堅戰中,8名工作隊員下沉駐點,先後為幫扶村協調解決産業項目建設資金200餘萬元,結對幫扶的4個行政村213戶926人全部如期脫貧出列;在普法宣講中,三年來深入全縣11個鄉鎮、15所學校開展活動100餘場次,閱聽人達14000餘人。
山高路遠初心不變,司法為民使命必達。“我們要保持樸素的為民情懷,用法治守護侗鄉熱土,呵護人民希望。”該院黨組書記、院長曹家紅言辭懇切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