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近視神藥”阿托品上架引搶購,有企業以網際網路醫療提前賣藥

作者:南方都市報

“近視神藥”阿托品一有風吹草動,就受到社會的關注。

近期南都藥企合規與發展研究課題組記者注意到,去年年底, 0.01%硫酸阿托品滴眼液(下文簡稱低濃度阿托品)分别在河南、山東的兩家公立醫院,通過院内制劑的形式上架後,就引起家長的排隊“瘋搶”。

據南都記者了解,由于能幫助控制眼軸增長、延緩近視進展,減少近視相關并發症等,阿托品被認為是治療近視的“神藥”,尤其對于不适合做近視手術的未成年人近視而言,延緩近視進展,相當于成年後存在手術的可能。但是由于藥物相關臨床試驗仍在進行中,是以阿托品尚未在國内以“國藥準字”獲批上市。

不過在龐大需求下,阿托品“劍走偏鋒”以院内制劑(即醫院自行研制調配的藥物,用于解決市場上部分藥物緊缺)的形式流入市場,其中上市公司興齊眼藥成了這一方式的受益者,業績也被推高。但南都記者注意到,随着院内制劑越來越多獲批,以及臨床試驗的推進,興齊眼藥的市場地位或受到較大影響。

仍沒有确切定論的“近視神藥”

戴眼鏡和成年後做近視矯正手術,這是目前應對近視的兩大方法,但低濃度阿托品似乎為近視治療指了“第三條路”。

作為針對胃腸道疾病的藥物,低濃度阿托品被發現能治療近視,源于2016年新加坡國立眼科中心發表的ATOM2(阿托品近視治療研究2)初步研究結果,有意思的是,前述結果被發現也實屬“偶然”。

據悉,ATOM2通過對400名入組兒童,這些受試者随機給予0.5%、0.1%和0.01的阿托品,并進行長達5.5年的研究,其中低濃度阿托品最開始是被當作安慰劑使用。但是随着臨床試驗的持續進展,研究者發現,低濃度阿托品對控制近視反而産生了“既有效,且不良反應最小”的結果。

不過南都記者發現,除了ATOM2外,截至目前全球範圍内,尚未有嚴格的随機雙盲臨床試驗,可以确切表明低濃度阿托品滴眼液具有控制近視效果。同時,在一些試驗中,低濃度阿托品還讓受試者出現副作用。

針對低濃度阿托品能否申報近視這一适應證,國内的臨床試驗也在進行中。

“據我所知,現在阿托品控制青少年近視的注冊臨床試驗是在3年前拿到國家臨床試驗的批文,目前正在開展全國多中心的臨床注冊試驗,這個流程還沒有走完。藥物從臨床到注冊,整個過程走下來起碼要5年以上。”

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屈光與低視力科主任醫師楊曉向南都記者介紹,阿托品迄今未能正式上市,主要是必要臨床試驗所需要的時間問題。“根據最新的臨床試驗指南,青少年近視防控的藥品,在臨床試驗階段還需要停藥一段時間,去觀察它的副作用或者是否反彈”。

根據國家衛健委資料顯示:2020年全國兒童青少年近視率達52.7%。而在近視的學生中,近10%為高度近視,6歲兒童中有1.5%為高度近視,高中階段達到了17.6%。有專家認為,對于不适合做近視手術的青少年而言,低濃度阿托品或可以成為抑制近視進展的手段之一,“這也為他們未來增加可接受近視手術的機率”。

不過楊曉提醒,低濃度阿托品的使用有禁忌症證以及專業技術的要求,家長們不要擅自使用。

院内制劑+網際網路醫療成“提前賣藥”的突破口

即使藥物尚未得到“國藥準字”獲批上市,但龐大的近視人群催生了低濃度阿托品的市場需求,這也使得低濃度阿托品以院内制劑的方式“曲線上市”,以填補市場空白。不過,由于院内制劑需要憑所在醫院醫生處方開出,是以河南及山東的醫院上架後,引起了家長排隊搶購。

南都記者注意到,院内制劑也成了一些上市公司在低濃度阿托品的市場中“提前搶跑”的方法,其中興齊眼藥就是代表之一。

2019年1月28日,興齊眼藥通過旗下的興齊眼科醫院,将低濃度阿托品滴眼液作為該院的院内制劑上市;同年12月,興齊眼科醫院獲得網際網路醫院資質,通過網際網路醫療方式實作低濃度阿托品處方的開具以及銷售。這也意味着,興齊眼藥的低濃度阿托品繞開了“國藥準字”的方式提前進入市場。

當然,這把興齊眼科醫院的業績推上了一個台階。

南都記者透過興齊眼藥披露的公告顯示,以2019年低濃度阿托品上市計算,2019年、2020年和2021年1至7月,興齊眼科醫院的淨利潤分别為-1922.60萬元、1651.08萬元、2698.37萬元,而在同一報告期内,藥物銷售占了興齊眼科醫院收入的88%、94%和96%。南都記者還注意到,2019年該院的藥物銷售收入為1401.24萬元,2020年則變成了1.14億元。由此可見,院内制劑+網際網路醫療,讓低濃度阿托品成為興齊眼科醫院的“現金奶牛”。另外,如果以興齊眼藥控有興齊眼科醫院66.8%的股權換算,理論上後者在2020年為上市公司帶來1102.92萬元的淨利潤,占當期上市公司淨利潤的12.5%。

南都記者注意到,低濃度阿托品對興齊眼藥的業績有間接的助推作用。2019年、2020年及2021年前三季度,興齊眼藥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别同比增長162.79%、145.11%和190.45%。

股價方面,興齊眼藥在2019年4月開啟了上漲通道,從19元左右開始大幅上揚,且在2020年7月24日一度創下226.2元的曆史最高位,截至1月20日收盤,興齊眼藥報122.98元跌5.03%。

“隐憂”已開始出現?

雖然借助低濃度阿托品推高業績,但興齊眼藥的隐憂也逐漸出現。

南都記者注意到,興齊眼藥通過網際網路醫療,達成院内制劑對外銷售,這一行為的合規性一路以來受到業界質疑。但除此之外,其低濃度阿托品的隐憂來自于興齊眼藥自身,在2019年1月低濃度阿托品以院内制劑的方式上市時,興齊眼藥還申報了低濃度阿托品的臨床試驗。根據興齊眼藥披露的情況顯示,去年11月,低濃度阿托品的三期臨床試驗仍在進行中。

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興齊眼藥低濃度阿托品獲得國藥準字資格,按照現行藥品管理規定,興齊眼科醫院的院内制劑将不得上市銷售。不過針對相關情況,興齊眼藥在投資者平台上明确表示,其院内制劑阿托品滴眼液獲批适應症為NITM(近距工作誘導的短暫性近視),與其延緩兒童近視發展的适應證不一樣,是以未來不會受到影響。

除了自身存在隐憂外,興齊眼藥的低濃度阿托品的市場地位也受到挑戰。

例如近期在山東一公立醫院上架的低濃度阿托品,其定價僅為興齊眼科醫院産品價格的一半,這也導緻2021年底至2022年初,興齊眼藥的股價出現了大幅下挫的情況。除此之外,興齊眼藥的“同行”愛爾眼科,在2021年初就已上架低濃度阿托品。業界認為,雖然低濃度阿托品競争仍局限在院内制劑的覆寫程度,但興齊眼藥此前近乎“壟斷”的市場地位将受到影響。

連結

與其他延緩近視方式相比,低濃度阿托品的效果如何?或可替代部分行為幹預

據南都記者了解,在應對兒童近視方面,醫療上有OK鏡(即角膜塑形鏡)以及行為幹預等進行幹預和延緩,那麼低濃度阿托品與這些方式相比效果如何?

“從目前臨床經驗看,低濃度阿托品的效果可以代替一部分的行為幹預,例如說,每天1至2小時的白天戶外活動,對延緩近視是有效的,那麼使用低濃度阿托品後,如果結合戶外活動半小時,近視防控的效果或許會更佳。”

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屈光與低視力科主任醫師楊曉告訴南都記者,對于OK鏡及低濃度阿托品的效果對比,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曾開展過一項為期兩年的前瞻性臨床對照試驗(研究結果還在整理當中),受試者分為四組,分别給予單獨使用OK鏡、單獨使用低濃度阿托品、OK鏡和低濃度阿托品聯合治療,以及不幹預,“經過兩年的觀察,我們發現聯合治療的效果最為明顯”。

與此同時,楊曉還通過實驗中發現,現在使用較多的0.01%濃度的阿托品主要對10歲以上的孩子效果更佳,但對于10歲以下的獲益性不太高,通過對比後,研究團隊發現0.05%弄的阿托品對低齡孩子更有效,但副作用如畏光反應更明顯,“結合研究結果,我們認為8至10歲的孩子還是考慮首選配OK鏡,或者采取聯合治療”。

出品 南都藥企合規與發展研究課題組

采寫 南都記者 貝貝 李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