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安順:“五個一批”和“十進宣講”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入腦入心

作者:金台資訊

來源:人民網-貴州頻道

黨史學習教育以來,安順市通過“五個一批”用好用活紅色資源和“十進基層”講深講透百年黨史,切實把紅色資源作為堅定理想信念、加強黨性修養的生動教材,通過講好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強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讓廣大黨員、幹部在接受紅色教育中守初心、擔使命,把革命先烈為之奮鬥、為之犧牲的偉大事業奮力推向前進。

“五個一批”用好用活紅色資源

今年以來,安順市通過命名一批黨史教育基地、編撰一批黨史普及讀物、舉辦一批風采展示活動、打造一批線上視聽作品、推出一批紅色旅遊精品線路,用好用活本地豐厚的紅色資源,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幹部永葆初心、永擔使命,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緻,矢志不渝為實作中華民族偉大複興而奮鬥。

命名一批黨史教育基地。安順市把紅色資源作為堅定理想信念、加強黨性修養的生動教材,充分利用和挖掘保護好本地紅色資源,傳承好紅色基因,講好紅色故事。今年以來,着力精選一批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紅色場館進行打造,6月10日,市委命名安順市黨史陳列館、王若飛故居(陳列館)、西秀區陳曾固故居、平壩張恒茲故居、平壩黎陽航空展覽館、普定縣“兵支書”之家、鎮甯陸瑞光紀念館、鎮甯馬鞍山村史陳列館、關嶺頂雲經驗紀念園、紫雲羊場紅色文化公園等10個紅色場館為安順市黨史教育基地,不僅為全市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提供了第二課堂,還為廣大黨員幹部和廣大青少年學習“四史”,開展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等提供了重要場所。截止目前,10個黨史教育基地共接待參觀學習者50餘萬人(次)。

編撰一批黨史普及讀物。安順市緊扣黨史學習教育主題主線,組織精幹力量,編寫了《黨史中的安順》《安順革命史話》《中國共産黨曆史知識500問》《中國共産黨在安順一百年大事記》《安順長征記憶》《安順解放記憶》《安順剿匪記憶》《安順黨史革命史人物簡介》等一批黨史讀本,為廣大黨員幹部深化對中國共産黨曆史、尤其是對中國共産黨在安順的曆史提供豐厚的成果供給。同時,在《安順日報》等媒體上陸續刊發《安順革命史話》《中國共産黨在安順一百年大事記》等讀本内容,擴大地方黨史知識宣傳覆寫面,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進尋常百姓家。

舉辦一批風采展示活動。為深入開展好“永遠跟黨走”群衆性主題宣傳教育活動,推動“四史”宣傳教育走深走實,8月以來,安順市創新舉辦了紅色講解展示、經典頌讀展示、媒體記者講述風采展示、閱讀分享展示、宣講風采展示活動等5場風采展示活動,來自市直部門和各縣區共122支隊伍500餘人進行了風采展示,宣傳宣講隊伍講好紅色故事的能力和水準進一步提高,為傳承紅色基因、傳播紅色文化、赓續紅色血脈提供了有效載體,取得良好成效,紅色故事的感染力、傳播力、影響力不斷增強,央視訊用戶端全程轉播,“學習強國”學習平台同步推廣,廣大幹部群衆傳承紅色基因、赓續紅色血脈的熱情不斷高漲。

打造一批線上視聽精品。安順市在探索創新“十進”基層宣講實作線下黨史宣講全覆寫的同時,充分利用紅色資源打造一批視聽精品,推進線上宣傳教育動起來、活起來、亮起來。制作播出了“聽·黨史中的安順”164期,“聲音中的黨史”“黨史微黨課”“黨史教育雲講堂”“微黨課”等視聽欄目引起廣泛關注,《中國共産黨為什麼“能”》《王若飛:在刻苦求學追求真理中勵志一切要為人民打算》等一批優秀黨史微視訊紛紛挂網宣講。以王若飛革命事迹為基本内容的情景劇《紅旗不倒 信念永恒》、《中央紅軍長征過紫雲》紀錄片、《唱支山歌給黨聽》MV等高品質、有特色的視訊作品廣泛傳播。以“弄染結盟”為背景的長征題材電影《二枚銅元》近日開拍,平壩抗美援朝老兵訪談錄讓聽衆、讀者與曆史近距離接觸,通過“數字化”博物館和雲直播平台進行“雲”展示不斷激活紅色資源生命力。通過圖文并茂、音視互動等形式,安順市實作了黨史學習教育可視化、有形化、廣泛化,推動黨史學習教育深入基層、深入群衆、深入人心。

推出一批紅色旅遊精品線路。适逢建黨百年,安順市緻力于精選打造一批紅色旅遊精品線路,大力推動紅色資源轉變為“紅色産業”,轉化為發展優勢。安順市探索“塘約經驗”助力鄉村振興的典型經驗做法得到國務院表揚通報,鎮甯自治縣良田鎮闆袍村作為安順市唯一一個入選中組部、财政部紅色美麗鄉村試點進行規劃打造;三線航空發動機廠舊址和三線貴州殲擊機總裝廠舊址兩處三線資源入選文化和旅遊部、中宣部等四部委公布“建黨百年紅色旅遊百條精品旅遊線路”之“三線記憶·中國天眼”精品線路;王若飛故居和黃果樹瀑布入選省文化和旅遊廳公布的貴州省百年紅色精品旅遊線路之“赤子丹心錦繡河山之旅”線路;“若飛傳承、弄染結盟、抗戰情緣”紅色文化三日遊”入選安順市“十佳”精品旅遊線路;“頂雲經驗”體驗園把農村土地“下放”、牲口分戶、集體大鍋飯、集體“做活路”等鄉愁作坊“老做法”以“新模式”直覺展現,引導黨員幹部群衆“沉浸式”體驗改革時期生活狀況,在體驗中接受紅色教育。

“十進宣講”講深講透百年黨史

“十進”基層宣講,是安順市推動黨史學習教育深入基層、深入群衆、深入人心,引導廣大黨員群衆學黨史、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的重要創新舉措。黨史學習教育以來,安順市着力打造十支宣講隊伍,創新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十進宣講”,廣泛深入基層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宣講1.5萬餘場次,突出對象化、趣味化、分衆化、互動化、服務化講深講透百年黨史,把黨史學習教育不斷引向深入。

“對象化”宣講全覆寫。全市各級各部門選派政治素質好、理論水準高、宣講能力強的黨員幹部作為宣講員,宣傳普及黨史知識,增強黨性教育實效,實作黨史宣講全覆寫。黨員上司幹部進支部、“五老”隊伍進校園、宣講專家進講堂、教育名師進課堂、科技行家進田野、青年黨員進社群、第一書記進村組、文藝名家進舞台、先進模範進基層、聯企幹部進企業,一支支素質高、能力強、接地氣的宣講隊伍分赴“十進”基層宣講,切實增強了宣講的針對性、生動性、實效性和感召力,使黨的聲音在基層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趣味化”宣講聚人氣。組織全市文化文藝工作者和文化文藝人才走上舞台,以講故事、山歌、快闆、唱紅歌、表演情景劇等群衆喜聞樂見的方式進行宣講,讴歌黨、讴歌祖國、讴歌人民、讴歌英雄,提高宣講的吸引力、感染力。如,普定縣文聯通過“黨史學習進鄉村”文藝閱讀分享活動,現場表演舞蹈《中國美》《火紅的旗幟》、花燈《十謝共産黨》、歌曲《紅星照我去戰鬥》《江山》、情景劇《為人民服務》、器樂演奏《太陽出來照四方》等節目,還穿插了黨史知識問答和黨史主題燈謎活動,深受群衆喜愛。

“分衆化”宣講入人心。“十進”宣講因人而異、因地制宜,不搞“齊步走”,注重“分衆化”,在宣講内容上選擇群衆需要的、能了解的,實作宣講的“精、實、活”。如,針對退休老同志采取“送學上門”的方式,針對學校、企業等采取宣講到課堂、宣講到工廠中的房間等方式進行科學宣講;在少數民族地區用少數民族語言進行“雙語”宣講,組織開展了“百個黨史故事進家庭”等系列宣講,得到群眾一緻好評。

“互動化”宣講知民情。“十進”宣講改變了傳統的“灌輸式”模式,注重互動交流和現場回報,采取“座談會”、“壩壩會”等形式,讓閱聽人群衆在宣講過程中的參與和融入。如,平壩區文聯開展“烽煙滾滾唱英雄,四面青山側耳聽”專題訪談活動,讓親曆曆史的人講曆史,讓創造曆史的人講曆史,現場訪談抗美援朝老兵劉昭茂、賴興福、劉紹忠,回顧抗美援朝戰場上血與火的戰鬥曆程,傳承了紅色基因。

“服務化”宣講解民渴。宣講人員充分考慮閱聽人生活工作的實際情況,采取靈活方式“送貨上門”,既在講堂宣講,也組織黨員幹部群衆在田間地頭、弄堂小院、村口樹下擺“龍門陣”。如,西秀區采取“支部送學上門”方式,将講堂搬到老黨員、困難群衆身邊;平壩區白雲鎮制作“碼上”學黨史宣傳海報,将電視學習視訊、學習平台等網站二維碼放到海報,供黨員群衆掃碼學習,友善快捷。(安順市委宣傳部)

安順:“五個一批”和“十進宣講”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入腦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