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民間故事彙」“死人”典當

清朝末年,天津衛裡最大的當鋪叫仁興當鋪,掌櫃的姓劉。

  

  這天傍晚,有個顧客來到當鋪門口,徘徊良久才走進來說要典當。雖然此人戴着墨鏡,但劉掌櫃還是一下子就認出來了:乖乖不得了,竟然是馬員外!

  劉掌櫃為嘛會這麼吃驚?原來就在上個月,馬家對外宣稱家主馬員外暴病而亡,還出了大殡,難道這世上竟有死而複生的蹊跷事?

  馬員外見狀,索性摘下墨鏡,苦笑兩聲才道出原委:前些日子,他得到消息,說城外的山賊頭頭李龍要來城裡尋仇。馬員外早些年跟李龍結過梁子,不由害怕起來。他聽說李龍為人恩怨分明,不會找旁人麻煩,便想出個詐死的法子,躺在特制的棺材裡,在墳地藏了起來,由家裡人暗中送飯伺候。

  李龍如期而至,倒是真沒有為難别人,隻是把馬家少爺馬欣擄走了。他還撂下話,父債子償,如果馬家十天内能湊足五萬兩銀子贖人,保證馬欣毫發無損,否則就等着給自家少爺收屍吧。馬家一時拿不出這麼多現錢,湊來湊去隻有三萬多兩銀票。馬員外聽到家人傳話,棺材闆頓時壓不住了,好在陪他“下葬”的有幾件值錢的寶貝,本是為防萬一留的後路,這下正好派上用場。

  說完,馬員外從懷裡掏出個綢緞包裹,小心翼翼地打開,劉掌櫃立即瞪圓了眼珠子。那是一座送子觀音的玉雕像,足有一尺多長,由一整塊上等和田美玉雕成,顯然出自名家之手,價值連城。

  馬員外說:“您看這物件兒能當二萬兩嗎?”劉掌櫃連連點頭,麻利兒寫好當票,注明一個月内贖當,然後取出銀票交給馬員外。馬員外道聲謝,匆匆走了。

  過了小半個月,馬家少爺馬欣親自來贖當。劉掌櫃笑臉相迎,還提醒他要防備山賊卷土重來。馬欣說已經和父親商量好了,趁山賊退去的工夫,舉家搬離天津。

  寒暄完,馬欣正要取當票,劉掌櫃卻忽然變了臉:“馬少爺,舉家遠遷,路上多帶一件就多一份累贅。更别提您家老爺子可是死過一次的人,要是有些人知道他還活着,可得平添不少麻煩。依我看,不如把東西留下,我再送上一千兩銀子給您當路費,如何?”說完,他掏出一張銀票遞給馬欣。

  馬欣氣得滿臉通紅,一把推開銀票,指着劉掌櫃的鼻子罵道:“姓劉的,你敢趁火打劫,隻怕這東西你吃進去容易,吐出來卻難!”

  第二天一早,幾個官差沖進當鋪,為首的一抱拳:“劉掌櫃,對不住了,有人在縣衙遞了狀子,請你走一趟吧。”

  劉掌櫃信步走進縣衙大堂,見馬欣已跪在一邊,便給縣令磕了頭,開口問:“青天大老爺,小民一向奉公守法,您傳我來有嘛話要問?”

  縣令把那張當票扔到劉掌櫃腳下,喝道:“大膽刁民,這紙上寫得明白,離一個月的當期還不到,人家拿錢去贖當,你憑嘛不給人家辦?”

  “您聽的都是馬家的一面之詞。”劉掌櫃不慌不忙,轉頭問馬欣,“看這張當票上的簽字人,是你家老爺子?”馬欣點頭承認。

  劉掌櫃“嘿嘿”一笑:“可是你家老爺子明明上個月就過世了,出殡那天我還去瞧過熱鬧。開這張當票的日子卻是本月初七,難道他是死後還魂?”

  馬欣面紅耳赤,說不出話。縣令看這情形,就吩咐手下去馬家調查一下,不多時便接到回報:好幾個鄰居作證,馬員外上個月已經過世了。縣令氣得一拍驚堂木,沖馬欣呵斥:“你爹早就死了,死人還能去典當?來人,把這刁民亂棒打出去!”

  馬欣抱頭逃了出去,劉掌櫃盯着他狼狽的背影,暗自冷笑:黃毛小子,跟爺鬥你還嫩呐!

  過了些日子,城裡忽然鬧起匪患,街上的買賣鋪戶都說是城外的山賊混進了城。這天,仁興當鋪快打烊了,隻剩一個顧客還在典當幾件不值錢的首飾。就在這當口兒,幾個精壯的漢子闖進門來,劉掌櫃看出這些人不是善茬,賠着笑問:“幾位爺,不知是要典當還是贖當?”

  為首的漢子一臉兇悍,聽到這話一陣冷笑,身邊人立刻罵道:“瞎了狗眼的東西,咱們李爺有的是銀子,哪兒用得着當嘛物件兒?”

  被稱作“李爺”的漢子說:“掌櫃的,爺既不來當也不來贖,是想照顧你一筆更大的買賣。咱爺們打聽過了,你們前段時間可是收了個好寶貝……”他緊緊盯着劉掌櫃,邊說邊從腰裡抽出把明晃晃的匕首,在手裡把玩。

  劉掌櫃直冒冷汗,隻好拿出馬員外當的那件送子觀音玉像。李爺忽然上前一把扯住他,喝道:“這物件兒是哪來的?快說,你跟那姓馬的是嘛關系?”

  劉掌櫃忙說:“這是馬員外拿到這裡典當的,後來成了死當,别的事情小的一概不知。”

  李爺冷笑兩聲說:“跟你說實話吧,老子就是官府通緝的山賊頭頭李龍,知道為嘛一提到姓馬的,老子就咬牙切齒嗎?其實姓馬的早年間是江洋大盜,而我李家是書香世家,就因為他看上我家這座祖傳的送子觀音玉像,到我家裡殺人越貨,才逼得老子走上賊路。今天是老天有眼,讓這玉像物歸原主。”

  先前進門的那位顧客本來很淡定地當着看客,這時再也待不下去,悄沒聲兒地走了,李龍的手下沒把他放在心上,也無人攔阻。

  這頭李龍奪過玉像就要走,劉掌櫃豁出性命,扯住他褲腿喊道:“這樣的寶貝,僅憑你一句話就想帶走,還有沒有王法?”

  李龍一腳踹翻他:“今天就讓你弄個明白,要不成了老子仗勢欺人,反倒壞了名聲!”他吩咐手下端一盆水來,然後把送子觀音玉像平放進水裡,水面上登時映出了“子嗣綿長”四個字。劉掌櫃沒想到玉像還有這等奇妙之處,一時間目瞪口呆。

  李龍得意地說:“這四個字刻在觀音臂彎裡,平時幾乎看不到,隻能由水折射出字影。怎麼,姓馬的沒告訴你嗎?”他又補充道:“你想講王法,咱爺們幾個就陪你去官府走一遭。不過那姓馬的是江洋大盜,你替他銷贓就是同黨,說到底誰也不清白。怎麼,要不要去?”見劉掌櫃癱在地上不吱聲,他冷笑兩聲,帶着手下衆人奪門而去。

  誰知,李龍一夥沒走出多遠,就被一群手持短刀的蒙面人圍住了,領頭的人倒沒有蒙面,竟是剛才的那位顧客。他走到李龍面前說:“李大當家的,聽說官府為你開出很高的花紅懸賞,你說我該不該拿你去見官?”

  李龍全然沒了剛才的威風,賠着笑說:“您别誤會,我這賊頭是假的,隻是給那劉掌櫃演一場戲,但這物件兒真是我家老爺馬員外的,您看……”

  那顧客嘿嘿笑道:“我當然知道你是假賊頭,因為老子才是真正的李龍。不過那姓劉的的确不是個東西,你雖然冒了老子的名頭,老子倒也不生氣。”

  假李龍稍稍松了一口氣,轉轉眼珠說:“我家老爺曾說過,當年是他對不起李爺您,是以他也願意把這寶貝賠給您,望您大人有大量,放過我們馬家。”

  他正要把送子觀音雙手奉上,真李龍卻一擺手:“我和姓馬的是有點過節,但沒有你編的那麼苦大仇深。老子已經報過仇了,這物件兒跟老子沒關系,還是物歸原主吧。”說完,他便招呼手下人離開了。

  這事兒看起來就這麼了了,但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消息不知怎的傳了出去,仁興當鋪的生意一落千丈。沒過多久,劉掌櫃就把當鋪盤給了别人,灰溜溜地回老家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