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傳武擂台賽與鬥蛐蛐

作者:鐵劍幫幫主

傳統國術能不能打,成了很多人熱議的話題。于是,就有人組織一些傳武習練者參加擂台賽,以此擷取點選率。人們看了幾場傳武擂台賽之後,驚奇地發現,傳武擂台賽居然像極了鬥蛐蛐。

傳武擂台賽與鬥蛐蛐

傳武發展到今天,弊端慢慢顯露。除了實戰性差,就是騙錢了。傳統國術授徒的時候,總是要教一些套路,同時還要學徒練習基本功。學徒要到很遠的地方挑水,要劈柴做飯,還要馬步站樁,伺候師父起居。一番折騰之後,讓人疑心師父找了一個打雜的,還是免費的。學徒練習幾年所謂的基本功之後,師父就要教學徒一些基本的招式套路,讓學徒練習熟練,就算是傳藝了。招式套路隻是廣播體操式的形體動作,美則美矣,就是不能應用于實戰。于是,一些師父就要教徒弟一些所謂的實戰招式,還要和徒弟對打,讓徒弟打沙袋,打木人樁。其實,都是騙人。

師父讓徒弟站立不動,他出手比劃,或者讓徒弟慢動作出手,他則快速出手,把徒弟打翻在地,或者牽制徒弟,就算是使出絕招了。即便徒弟學會了,也學會了打沙袋和木人樁,上擂台之後,照樣不能靈活應付。因為徒弟學的都是對付不會移動或者移動緩慢的人或東西的國術,而到了擂台上,對方移動迅速,還用散打的招式來出手,就讓徒弟很難把控了。也就是說,要想上擂台比賽,就要學散打運動員,每天都是實戰訓練,每天都和對手打來打去,不但出拳迅速有力,而且還要善于躲避,練習極強的抗擊打能力。這樣的功夫不是一天兩天所能練成的,需要做大量的練習,甚至要超負荷練習。而傳武的習練者大多要投機取巧,要學什麼絕招,還要“一招制敵”,其實,隻是掌握了招式的熟練程度,力度不一定夠,實戰性也不一定強。畢竟,招式是死的,人才是活的。用死的招式對付靈活機動的人,往往會失敗。

但是,傳武的習練者大多看不到這些毛病,非常自負,要挑戰一些散打或拳擊運動員。但散打和拳擊運動員都有出場費,不能輕易和民間的傳武習練者約架,也不能和所謂的某個門派的師父打一架,他們要遵守擂台賽的規矩,說白了還是受資本支配。于是,一些人為了利益,就要組織那些不服輸的傳武習練者打擂台,說服他們上擂台,還要給他們一定的保證金,不管他們赢了還是輸了,都會獲得幾萬甚至十幾萬的現金。而對戰傳武習練者的對手大多是一些業餘散打選手,而不是正式選手。正式選手有出場費,不能輕易出場,而一些人組織的傳武習練者的擂台賽大多是草台班子,沒有太多的出場費,那些專業散打選手當然看不上了,也當然不能出場了。

傳武擂台賽與鬥蛐蛐

于是,人們看到了傳武習練者對戰業餘散打運動員的場面,基本上都是傳武習練者被打敗,被打得鼻青臉腫,但他們不肯輕易認輸,還會叫嚣,說自己沒發揮好,或對方使詐,或需要再來一場公平對決雲雲。其實,從他們上擂台的時候就已經開始為自己出名吸引流量了,即便是輸了也會有流量過來。也就是說,出了壞名聲,也會吸引流量,有流量就有錢。借助流量造勢,打廣告,直接變現。後來,連業餘散打運動員都不喜歡上台對戰傳武習練者了,就換了互相不服的傳武習練者對決,基本上就是上演一場鬧劇了。一個掄王八拳,一個要抱摔,誰都不占便宜,誰都鼻青臉腫,姿勢也不好看,破綻百出,就好像兩隻蛐蛐在打鬥。而鬥蛐蛐的人就是慫恿他們上台的資本家。

鬥蛐蛐的人需要找生性好鬥的蛐蛐,投入蛐蛐罐子,用柔軟的草逗引它們,讓他們互相掐架。傳武習練者被人诟病,說是不能打。為了證明自己能打,他們就要擺出一副好鬥的架勢,而這種好鬥的架勢正是資本家們喜歡看到的。他們會慫恿傳武習練者參加擂台賽,用金錢來引逗他們,讓他們互相掐架。如此一來,傳武習練者就要為自己正名,為傳武正名,起碼證明自己很能打。不管什麼樣的對手,隻要上台就要把他們打趴下。傳武自大的特點暴露無遺,緻使傳武的劣勢在擂台賽上充分暴露,被很多人都看出來。而主辦方為了讓傳武習練者在擂台上多撐一會兒,增加可看的精彩程度,就要找兩個互相不服的門派徒弟或師父來對戰。一般來說,各個門派的師父們都很愛惜羽毛,不喜歡自己上擂台,而是要讓徒弟代表自己上擂台。打赢了,就算是為門派争光;打輸了,就暫時偃旗息鼓,不承認有那麼回事。于是,傳武習練者的擂台賽就成了表演性質的賽事,甚至比賽的雙方都已經商量好了誰輸誰赢,也就隻能騙騙觀衆們了。

傳武擂台賽與鬥蛐蛐

傳武習練者畢竟是人,比蛐蛐要高明多了。蛐蛐隻會死鬥,而傳武習練者大多隻要錢,而不一定要臉,就是當成了演員,登上擂台表演一番,又有何不可呢?賺錢才是王道,而國術以及能不能打倒在其次。看看那些傳武習練者參加的擂台賽,能看到他們的表演痕迹以及背後支配的資本,就算是看到真相了。鬥蛐蛐不重要,誰組織的鬥蛐蛐才重要;傳武比賽不重要,誰組織的傳武比賽才重要。隻看局,就會當局者迷;看到組織局的力量和資本,才會旁觀者清。傳武的沒落似乎和資本的入局有關系,也似乎和本身的自大和無下限掙錢有關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