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如何成為更聰明的人》,如何成為擁有時代創造者的靈活思維

作者:燕子聊育兒說成長

我們常常對身邊那些聰明的人羨慕不已,内心想着,若是我也有一個天生聰明的腦袋瓜,也許學業優秀,職業生涯步步高升,創新能力頂呱呱不再是夢。

這是我們對聰明的誤解,隻要我們改造大腦思考的路徑,開發直覺背後的創造力,讓大腦不走尋常路,這樣其實并不難,隻要讓大腦擁有靈活思維。

在《如何成為更聰明的人》這本書中介紹了一種超越批判性思維的進化思維學,靈活思考,它包括概念思維、創新思維和做出優秀決策三個層級。在每個層級提供了可行的實踐解決路徑,幫助我們突破對權威的恐懼和習慣的層層桎梏,直擊本質問題,深化思維,決定了未來的高度。

《如何成為更聰明的人》,如何成為擁有時代創造者的靈活思維

作者布萊恩·格裡瑟姆博士是一位專注于學習方法、思維方式、工作技巧領域的資深導師,出版過《如何寫好論文》和《教授都在用的思考術》等暢銷書籍。

我們常常認為,高等教育是培養人才的基地。但是殊不知,這往往也是束縛一個人成為人才的巨大桎梏。

201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發達國家和開發中國家120名雇主進行調查。

調查報告認為,大多數雇主都認為畢業生們“未達到最低雇傭的要求”,而且這導緻對世界經濟的發展造成了嚴重的影響。

這些報告一定程度上重新整理我們的認知,曾經幾何我們認為改造世界,發展人類的人才就是這些高校教育出來的人,其實這就是片面的認知甚至不靠譜的直覺。

雇主對于人才的定義是什麼?

書中提出了最重要的10項:

溝通技巧、數字推理、邏輯推理、概念思考、團隊合作、計劃群組織、創新思維和解決問題、上司力、靈活性和主動性、自我激勵和自覺意識強。

在上面的10項技巧中,最核心的就是思考技巧,也是我們本文的分享重點。

如何讓大腦沖破世俗的廟堂,無所畏懼的思考?

我們敢于對聽到權威内容提出批判和質疑?

我們是否意識到,有時認知也是來自于固化的思維?

我們是否敢于對自已的直覺說不?

我們是否敢做一些與衆不同的事情,說一些與衆不同的話?

以上種種,我們不但要突破外界環境的影響,還要直面内心的恐懼,這些需要我們學會識别,更加需要有意識。

“世界各地的大學生都告訴學生确定性的存在,但是畢業後他們卻發現自已身處一個充滿不确定因素的世界。”

由于學生在大學學到的是低級認知技巧,畢業後面對不确定社會,需要的創新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做出優秀決策的能力都是一種稀缺資源。

如何讓畢業生華麗麗轉身,變成一個擁有靈活思維的社會人?這些在《如何成為更聰明的人》書中有迹可循。

靈活思維擁有兩大思維:元認知和反直覺思考。

元認知需要我們發展進階認知技能,生成想法、創造和分析概念、整合觀點以不同視角看待問題,并作出最終決策。

在《思辨與立場》的作者理查德保羅,提出人的認知四層次理論,分别為認知的四個層次:不知不知、知己不知、知己自知、不知己知。
在《如何成為更聰明的人》書中作者提出,元認知就是人對自已認知過程的認知。

當我們覺察到自已認知過程的認知,我們就可以監控思考過程和意識到不靠譜的直覺。

比如,球拍和球共計1英鎊10便士,球拍比數貴1英鎊,球多少錢?

大多數人給出了10便士答案,這其實是一個錯誤的答案。在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和普林斯頓大學學生的錯誤路達到50%,其他大學超過了80%,這其實是一條國小數學題,為什麼大學生們錯誤率如此高?

因為他們憑借自已的第一直覺得出的結果。當我們不再審慎思考,深思熟慮,隻遵循直覺,往往很容易帶來錯誤的結果。

“所有這些不可靠直覺都是我們靈活思維路上的絆腳石。我們被局限在其套路中無法自拔,是以我們很難進行邏輯思考、資料處理,評估風險和機率,也很難運用自已的想象去創造獨一無二的觀點和解決方案,總之,它桎梏了我們的巨大潛力。”

當我們知道自已不知道的時候,才能突破已知的範圍,避免已知的界限桎梏不知的邊界,無法拓展新認知的邊界,這也是元認知要告訴我們的意義。

“一個人大半生都在阻止自已的思考”,赫胥黎如此說。

為什麼?

我們的元認知、對權威的屈服、直擊内心的恐怖、社會環境等一切的一切,但是這一切并非不可突破。

現在企業的發展普遍認為,創新能力缺失和創新人才的匮乏,導緻企業無法突破發展的瓶頸,其實一定程度上源于我們對創新極度渴望和對創新錯誤的認知。

社會的飛速發展也導緻企業急功近利的心态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創新能力的培養。

在《如何成為更聰明的人》第二階段第8章講到創新思考的十大特征:

1.善于清空大腦

2.樂于構思解決方法,而不是純粹地尋找

3.能夠簡單地思考

4.善于發現問題

5.樂于尋找原因、結果和可能解決方法

6.願意接受新想法

7.樂于質疑自已的判斷

8.堅定而機智

9.敢于不同

10.樂觀

縱觀以上的十點,總的來說就是像一個兒童一樣保有童心和好奇,不先入為主、不帶評判的進行思考和研究,這也是時代英雄們和藝術家一直保有靈感和創造能力重要因素之一。

從牛頓到愛因斯坦,從喬布斯到比爾蓋茨,都無懼接受自已與衆不同,即使被看作怪人,經曆孤立無援,但是并不影響他們後來留名青史和成為時代的英雄。

從低級認知技巧到進階思維技巧,你隻要突破靈活思維的三個階段,概念思維、創新思維和做出最優決策,循序漸進的過程,就能能夠讓我們産生無限的突破性的想法和創造,人類發展曆程就是最好的見證者。

“未來不可預測,當今社會也越來越具有不确定性”。南安普頓大學教授斯特拉托斯如此說。

在《如何成為更聰明的人》通過提供具有确定性、有迹可循的“靈活思維”的思考方式,幫助我們更好适應和發展不确定性的未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