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闆塊個股連收七個漲停闆,預制菜是真風口還是假概念?

作者:觀察者網
闆塊個股連收七個漲停闆,預制菜是真風口還是假概念?

(觀察者網訊 文/盧思葉 編輯/莊怡)2022剛開年,第一個資本風口似乎已經出現了。

元旦假期結束後,預制菜成了A股最熱門的概念,闆塊内多隻股票接連漲停,1月20日,預制菜闆塊持續走高,得利斯、仙壇股份、彙嘉時代盤中漲停。

截至1月20日收盤,得利斯已連收7個漲停闆,國聯水産10個交易日獲4個20%漲停闆,市值從41億元翻倍至約81億元,兩者股價異動甚至收到了深交所的關注函。

闆塊個股連收七個漲停闆,預制菜是真風口還是假概念?

得利斯已連收7個漲停闆,主營冷凍肉、火腿等豬肉制品

這波股市火爆來得突然,行業玩家湧入更讓預制菜市場變成藍海。近日,火鍋餐飲龍頭呷哺呷哺向觀察者網透露,呷哺集團也在布局預制菜領域,花膠雞、豬肚雞等相關預制菜産品即将線上下商超和線上平台上線。盒馬、叮咚等新零售企業也在春節降至時接連推出多個預制菜年飯新品。

預制菜為何突然大火,是真消費熱還是資本狂歡?

券商預測:下一個萬億級市場

事實上,預制菜并不是一個新鮮事物。預制菜也可以稱為半成品菜,是食材經洗、切、配等預加工處理後,利用冷凍或真空包裝儲存,後續隻需要經過簡單的烹饪就能做出一道菜的産品。廣義上,淨菜、肉制品、速凍食品、快餐料理包等都可以統稱預制菜。

早在2000年左右,預制菜就開始在中國用于餐館、酒店等B端場景。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的資料顯示,國内已有超過74%的連鎖餐飲企業自建了中央廚房,配送預制菜至門店制作,其中頭部連鎖餐飲企業預制菜使用比例已經較高,真功夫、吉野家、西貝、小南國等企業的預制菜食用占比高達80%以上。

米其林連鎖餐廳預制菜零售公司硬糖科技創始人鄭正告訴觀察者網,預制菜解決的是标準化和成本的問題,目前還是以B端市場為主,主要供應給大衆餐飲店。

國海證券研報顯示,中國預制菜市場B端與C端比例大概為8:2,餐館等商家占預制菜的消費大頭。

闆塊個股連收七個漲停闆,預制菜是真風口還是假概念?

而今年預制菜概念大火,更多是因為C端消費市場崛起。2020年疫情以來,宅家消費爆發,預制菜的市場需求猛增。保鮮技術、冷鍊物流的更新也推動更豐富的預制菜産品走近消費者,如紅燒肉、小龍蝦、花膠雞、佛跳牆等菜式出現在預制菜消費市場中。

預制菜可以看作是又一個年輕人“吃出來”的風口。艾媒咨詢調研資料顯示,預制菜消費者中,22-40歲消費者占比高達81.3%,31-40歲的消費者占比46.4%。

盒馬近日釋出的年菜市場調研果顯示,35歲年輕人正在接過年夜飯的主導權,這些不願費時費力、廚藝不佳的年輕消費群體們非常願意嘗試預制菜。盒馬鮮生的資料顯示,95後消費者購買半成品菜的比例達到65後的兩倍。

闆塊個股連收七個漲停闆,預制菜是真風口還是假概念?

去年開始,預制菜在各個銷售管道上都頗受歡迎。叮咚方面的資料顯示,2021年,叮咚買菜預制菜全線産品銷量同比2020年增長300%,包含預制菜的訂單在整體訂單的滲透率已經超過40%。

預制菜成為飯桌上的新潮流,疊加多地倡導就地過年,資本嗅到了市場需求的空間,預制菜在年關将至時成為了第一個火爆的風口。

上周股價飙漲的國聯水産正是乘了預制菜的東風。1月11日晚,國聯水産釋出公告稱,将與盒馬合作深度開發對對蝦、羅非魚、小龍蝦等水産品預制菜,加大預制菜産品的研發和投放力度。次日,國聯水産股價就開始一路走高,連續3個交易日收獲了20%的漲停闆。

連獐子島也因預制菜的風口起飛,在宣布“公司具有即食、即烹、即熱、即配等特點的預制菜産品已經陸續上市了蒜蓉粉絲貝、裹粉魚排、鮮+扇貝、黑椒三文魚、龍筋佛跳牆等系列産品”後,1月14日,獐子島開盤一字漲停。

創投圈中,中式預制菜新品牌“珍味小梅園”近日獲得百度風投領投的B+輪融資,累計融資金額已經過億元;瑞幸咖啡創始人陸正耀也被曝出将踏入預制菜賽道,推出“舌尖工坊”項目。

券商機構們紛紛出動,一緻看好預制菜前景。國海證券稱,預制菜是近五年食品加工行業中發展最快的子行業之一,預計未來五年行業年複合增長率達到15%,至2026年規模超4000億元,遠期預計預制菜市場規模有望超過3萬億元。

山西證券預計,2021年大陸預制菜空間規模預計達到3400億元,同比增長18%,未來3-5年大陸預制菜行業有望成為下一個萬億餐飲市場。

資本狂歡,消費者卻有顧慮

目前,布局預制菜的企業可分為四大流派:專業的預制菜生産商(包括速凍食品廠商)、餐飲企業、上遊農業企業和零售型企業。

鄭正告訴觀察者網,高端米其林餐廳單店面積大,門店數量不多,線下服務覆寫範圍有限,而預制菜打開了線下餐廳的瓶頸,“相當于開了許多米其林雲餐廳,品牌效應獲得釋放。”

“花膠雞、豬肚雞是湊湊火鍋的網紅鍋底,我們通過近一年的時間重新研發,讓消費者在家也能吃上我們最好的産品。”呷哺食品相關負責人告訴觀察者網,呷哺集團在預制菜方面計劃推出極具市場核心競争力的爆款。

此前,海底撈也已推出“開飯了”系列産品,西貝則推出預制菜品牌“賈國龍功夫菜”,廣州酒家、同慶樓也在重點投資預制菜業務。

然而,預制菜資本市場熱火朝天的另一邊,消費者端的熱情卻沒有那麼明顯。整體來看,消費者對預制菜的認可度、接受度還不高。

盒馬的調研報告顯示,消費者對于預制年菜的顧慮中,有55%的受訪者對預制年菜最大的顧慮就是“食材不新鮮,添加劑、防腐劑太多”。

還有25%的受訪者認為預制年菜“本地化産品不多,缺乏地方特色菜”;還有部分受訪者則擔心預制年菜“圖文不符”,賣家秀和買家秀之間差距過大。

對此,中國品牌研究院進階研究員朱丹蓬認為,這反映出中國的預制菜還未真正進入“産銷兩旺”節點。也就是說,資本端很有熱情,産業端很有激情,但是消費端并沒有太大的欲望。

而進入混戰的産業側已經開始出現了同質化現象。

産品上,佛跳牆、花膠雞、大盆菜等成為許多公司優先推出的菜品,相同的菜式、類似的食用場景讓原本就不大的預制菜消費市場更加飽和。

同時,觀察者網發現,這些預制菜的售價并不便宜。盒馬已經上線的預制年菜“全家福”售價99元;叮咚買菜新推出的“五湖四海年夜飯”系列套餐從58元到888元不等,由鮑魚、海參、花膠、黑虎蝦、花菇等各種海鮮食材烹饪的大盆菜單價高達198元一份。

天貓預制菜銷量TOP1的和苑酒家中,熱銷第一的花膠雞售價499元一份,食材更豐富的佛跳牆單價在上千元。

闆塊個股連收七個漲停闆,預制菜是真風口還是假概念?

和苑酒家預制菜銷量前四名

花高價購買一份不能即食的半成品菜,消費者能接受嗎?

“我們隻需要把品質做精、不斷創新,使用者的舌頭是識貨的。”鄭正告訴觀察者網,大部分的客戶接受度很高,有小部分消費者會疑問“凍品能不能還原堂食品質”、“保存期限這麼長會影響品質嗎”,但這些顧慮在嘗試後都會被打消。鄭正認為,同質化競争是行業初期參與者湧入的結果,但有競争,行業才能擴大。

盒馬3R商品采銷中心采購總監張千也表示,以盒馬做預制菜的經驗來看,當下消費者對預制菜高質價比的需求遠高于對低價的追求,預制年菜更是如此。

觀察者網發現,作為靠近C端消費者的平台,一方面,盒馬、叮咚買菜等新零售平台一貫以網際網路的打法,對需求端的變化感應迅速,産品推新節奏極快,自有團隊加緊菜品研發;

另一方面,也有平台積極引進三方合作企業。去年底,美團買菜“象大廚”X“必吃榜”專區上新,聯合大衆點評“必吃榜”推出廣州酒家、陶陶居、那都不是鍋等預制菜品。

目前來看,從業者的熱情正在塑造這個行業。

安信證券釋出的研報稱,近70%以上的預制菜加工企業仍處于小、弱、散的狀态,不少是個體工商戶和作坊式的生産加工模式,沒有形成較為完備的商業經營模式。是以,行業整體集中度較低,仍舊處在藍海競争。

作為疫情和懶人經濟下的興起的預制菜,春節前各家宣發火熱,但重大節日并不能反映市場真實需求。有從業者對觀察者網表示,預制菜此前在B端市場已經有不小規模,消費市場還處于野蠻生長的初期,近期預制菜概念過熱存在一定的炒作現象。

真風口還是假概念,更取決于普通日子裡的消費熱情。對于預制菜市場,還需要用更長時間觀察。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