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天津上的大學,天津就像是我的第二個故鄉。天津人給我最深的印象就是幽默和風趣,說的更接地氣點就是,哏兒。天津這座城讓我感受最多的是踏實和安逸,這裡曾一度讓我有着莫名的歸屬感,仿佛我也是個天津人。我原以為,我已經很了解它了,但其實并沒有。
1月8日中午,我偶然間從網上看到天津出現疫情的消息,心裡咯噔一下,頓時感覺不妙。當晚便看到天津市疫情防控指揮部釋出的通告,要求市民非必要不離津,并預告1月9日7時将啟動全員核酸檢測,環城四區的居民将在24小時内完成全員核酸工作。這驗證了我的猜測,作為中國國内首次大規模遭遇奧密克戎變異株的地區,天津的這場疫戰恐怕會“打”得很艱難。但,我似乎也想錯了。
自從天津爆發疫情,我每天都在網上關注着有關天津的消息,号稱天津福爾摩斯穎的疾控專家張穎頻頻出現在電視上,她臉頰通紅、神情疲憊,但講起天津疫情流調情況專業水準簡直近乎完美,打電話給幾個天津同學詢問境況,他們提起張穎都說,“有她在,我們一點不擔心,我們相信她,更相信天津”。我當時還心想,抗疫單靠她這信念可不靈,然而,天津的“實戰”着實驚到了我。
随着近1400萬天津人在兩天時間裡全部完成第一輪核酸篩查,天津的确診病例如意料之中不斷增長,但比這漲勢更為兇猛的是,天津人的抱團逆行,我幾乎每天都能在網上看到一批批醫護人員和志願者奔赴有需要的區域,與看不見的病毒争分奪秒,為大家舍小家,我幾個曾經的同窗也都成了可愛可敬的“大白”,我從沒想到,面對未知的危險,他們是如此勇敢和笃定。他們在朋友圈裡寫道:“現在的每一個黎明與黑夜,是速度和溫暖”。
天津,從整個城市被按下暫停鍵,街道空蕩安靜到車流湧動,大部分居民可自由出行、上崗工作,好像隻用了不到一周時間,這也無法不讓我感歎傳說中的“天津速度”果真名不虛傳,我想這大概和天津這座城及這裡的人自帶體質有關,遇事冷靜勇敢、團結樂觀,動靜總相宜。
而這兩天,天津的舉動再次讓我震撼,持續了近十天的全員篩查和隔離确診者後,他們又吹響了“支援津南”的口号,曾經的校友、年輕的學弟學妹們紛紛自發加入了這場抗毒戰。多個核酸後全員陰性的天津城區紛紛抽調志願者隊伍來支援天津的重點抗疫地區——津南區,這種接力站更像是一場雙向奔赴,排成長龍的公共汽車停駐在津南區,随時等待運送隔離居民,津南居民積極配合政府統一的隔離安排,消防員、醫護人員、警察、公交司機、餐飲業商戶等各行各業的志願者、黨員幹部第一時間彙聚到此,和津南居民一同抗戰。
盡管天津仍在與奧密克戎這種高傳染性毒株正面對決,但每每看到那個城市裡的近1400萬人,都在憑借一己之力堅毅迎戰,我祝願并相信天津,這場硬剛病毒戰定會大獲全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