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把握“相遇”契機做好冬奧文章

作者:廖昊

□朱執競

前天,蘇州彈詞流派演唱會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精彩亮相。作為“相約北京”奧林匹克文化節暨第22屆“相約北京”國際藝術節的重要組成部分,包含一系列精品劇目展演在内的“相約北京 遇見江南”蘇州文化藝術展示周在為冬奧會注入江南元素的同時,又一次讓蘇州形象展現在國際舞台之上。

作為經濟重鎮和文化名城,蘇州完善的體育基礎設施、濃厚的全民健身氛圍以及一項項國際賽事的上演都彰顯着這座城市的活力,而冬奧會這個看似北方人的“專利”,對于很少見到大雪紛飛日子的蘇州人而言相對遙遠,是以需要一座橋梁把冬奧會的全民參與形式與蘇州支援冬奧會的熱情貫通起來,奧林匹克文化節正是一個絕佳平台。

早在2008年,人文奧運就成為北京夏季奧運會的三大理念之一,留下包括展覽、演出、群衆性文體活動在内的奧林匹克文化節這一傳統。如今,五千年中華文明與互相了解、友誼、團結、公平競争的奧林匹克精神再次融合,其中兩千五百年的蘇州扮演了重要角色。正如奧林匹克憲章所指出的,奧林匹克主義是将身、心和精神方面各種品質均衡地結合起來,并使之得到提高的一種人生哲學,蘇州文化藝術展示周上的年畫、美食、蘇工蘇作等非遺項目在展台之外便與尋常生活相融相生,使身體與心靈,精神與品質得到完滿的和諧。

以體育為紐帶,以文化為承載,除了要講好蘇州故事,傳播江南美名外,還要把握好與冬奧會“相遇”的契機來反哺自身。冬季運動雖非蘇州專長,而從十五年前首個“全國輪滑城市”落地蘇州到國家體育總局在蘇州推進“輪轉冰”跨項訓練,再到蘇州建成的國際标準室内冰球場廣受歡迎來看,全民參與冬奧背景之下的蘇州并非局外者,關鍵要在文體旅融合與傳播方面多動腦筋。近期蘇州大學舉辦的中外學子冰雪運動體驗、蘇州體育博物館推出的冬奧專題文化藏品展等都是做足冬奧文章的好思路。

蘇州的文化特質除了自信内斂更在于包容大氣,江南文化的重塑過程也離不開交流碰撞。當江南文化通過與冬奧會的“相遇”擁有更高視野、更大格局,實作更接地氣、更貼民生,蘇州的城市品質也将得到進一步提升。

【來源:蘇州日報】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将及時進行處理。郵箱位址:[email protecte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