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被拐18年,靠一盤菜回憶起家鄉位址,成功找出殺害母親的人販子

作者:紫星薇辰

2012年,四川達州市開江縣。

這是如往常一般平靜的一天,在這個慢節奏的小縣城裡,老百姓們都悠然自得地走在街上,但這不包括一個年輕的小夥子,他看起來行色匆忙,兩隻眼睛也轉個不停,像是在尋找什麼。

他被拐18年,靠一盤菜回憶起家鄉位址,成功找出殺害母親的人販子

過了一會,他走到一條巷子邊,那兒有一群人正聚着談天,年輕人仔細看了半晌,臉色忽然就變了,他一個箭步沖上去,将其中一位老人拽了出來,嘴裡大聲叫嚷着。

周圍的人頓時騷亂起來,那個老人聽着小夥子一嘴的福建口音,自己也感到莫名其妙,他基本可以确定自己從未見過這個外鄉人,直到小夥子口中斷斷續續地說出“二十年前...殺人...人販子...”等詞彙後,老人的臉色終于變了,因為那些事情已經過了太久,久到他自己都快忘了。

很快,拉着警笛的警車便呼嘯而至,警察們在周圍人詫異的目光中果斷地将那個老人戴上手铐押上了警車。

幾天後,那個小夥子又一路找到了開江縣永興鎮下的一個村子裡,在一戶人家門前,他終于見到了自己的父親——親生父親,當天村裡鑼鼓齊鳴,鄉親們都來到這家赴宴。

這些紛亂的場景到底是怎麼回事?

他被拐18年,靠一盤菜回憶起家鄉位址,成功找出殺害母親的人販子

年輕的小夥子名叫趙永勇,此時離他被人販子從家鄉拐走已經過了近二十年,在這漫長的時間裡,他堅持不懈通過筆記、繪圖等各種方式儲存自己腦海中幼年的回憶,以及和兇手相關的面貌特征。

最終,他在一道家鄉菜的指引上成功回想起了故土的所在,不僅順利找到了自己的家人們,而且配合警方将二十年前殺害母親、綁架自己和弟弟的兇手一舉捉拿歸案,一時間傳為一宗奇談。

一切故事的開始都要從遙遠的1994年7月12日說起。

他被拐18年,靠一盤菜回憶起家鄉位址,成功找出殺害母親的人販子

在開江縣永興鎮鄉下的一處村子裡,有一戶普通的人家,男人姓趙,跟老婆生了兩個男孩,哥哥叫趙永勇,弟弟叫趙永寬。

當時中國很多偏遠地方的鄉村都還保留着趕集的慣例,就像現在逛超市一樣,一般隔一段時間,人們就要去鎮裡的集市買些瓜果蔬菜、肉類以及生活用品。

趕集是很熱鬧的一件事,對于孩子來說,更是無比期盼的,因為趕集既能開眼界,集市上還有很多好玩的小物件。

7月12号正是趙家要去趕集的日子,兩個兄弟大清早便随着母親興沖沖地往鎮子上而去,但他們絕不可能想到這竟是一場有去無回的旅程。

當時的趙永勇年紀很小,才七歲,弟弟更是隻有五歲,他們懵懂地跟着母親肖學琴在街上逛着,半天的光景過去後,買了不少東西。就在這個時候,肖學琴忽然看見了一個熟人。

他被拐18年,靠一盤菜回憶起家鄉位址,成功找出殺害母親的人販子

這人就是鎮子上的,平時也有些來往,這種事很常見,肖學琴是個熱情的村婦,看到對方招手,便覺得過去唠唠嗑也不錯,于是走進了那人的鋪子裡。

她隻當是說兩句話就完了,是以讓兩個兒子乖乖在門口等着,但是過了老半天以後,趙永勇發現母親還是沒有從裡面出來,孩子不懂事,自然地就摸了進去,可是剛進門,他們就看到三個人正打成一團。

那是肖學琴和另外兩個陌生男人,兩個男人一個用手捂住肖學琴的口鼻,用力地捶擊她的腦袋,另一個則拿着一把明晃晃的短刀從背後殘忍地捅入肖學琴的背部,一下...兩下...

鮮血像水一樣從母親身上流出來,在地下積聚成了一灘,女人頭發散亂,鞋子都掉了,臉上青一塊紫一塊,明顯是剛才經曆了一番激烈的反抗,但她現在早已癱了下來,隻發出輕微的嗚嗚聲,而生命在逐漸逝去。

過了一會兒,院子裡平靜了下來,趙家兩兄弟早已驚呆在原地,他們瞪大眼看着母親被放在地上,靜靜地就像睡着了一樣。

他被拐18年,靠一盤菜回憶起家鄉位址,成功找出殺害母親的人販子

七歲的孩子哪裡見過這樣的場面,他們一時間腦海都是空白的,過了半晌才沖過去跪在母親的屍體前大哭起來,而那兩個殺人的陌生男人也被吓了一跳,他們生怕周圍有人聽見,于是厲聲喝斥,想讓兩個孩子停止哭鬧。

孩子一哭哪裡停得下來,聲音反而越來越大,兇手二人急了眼,直接将他們拉過來一頓拳打腳踢直接打暈了過去拖回房間裡,然後趕緊清理了殺人現場。

在這之後,趙家的兩個男孩就進入了囚禁生活,他們被關在暗無天日的地窖裡,每天連陽光都看不見,隻是定時會有人來送一些吃食,這些吃的東西竟然還比較豐盛,可惜兩個孩子已經快被吓傻了,根本無心享受。

過了一段時間之後,他們又迎來了另外的兩個“同伴”——兩個年紀跟他們相仿的孩子,也被關了進來。

原來殺害肖學琴的兩個人是人販子,而且背後還有一個販賣人口的團夥,他們作案是流動性的,這段時間剛好來到永興鎮附近,而兩人中一個姓蒲的男子是當地人,也就是那個肖學琴的“熟人”,則是該團夥在本地的“線人”。

他們原本無意殺害肖學琴,真正的目标則是趙永勇和趙永寬兄弟。

他被拐18年,靠一盤菜回憶起家鄉位址,成功找出殺害母親的人販子

當父親趙代富發現兩個兒子兩個兒子和妻子趕集一去不歸後,到處都找不見,馬上吓得報了警,集市上人多眼雜,警方很快就找到了目擊證人,對方直接就指出了肖學琴走進的那間鋪子,鋪子的老闆正是那個蒲姓男子。

這個人在當地其實很有“名氣”,别号“蒲三”,是一個遠近聞名的地痞流氓,一直以來都不為人所待見,以前年輕時候手腳不幹淨,喜歡扒竊,後來做了其他的勾當,也是遊走在法律邊緣,鄉親們都對他敬而遠之。

肖學琴說是認識他,其實也不過隻是有幾面之緣,這個女人比較老實,是以蒲三找了這個借口說是要請她幫個忙,肖學琴雖然沒有立刻答應,但還是走進了鋪子。

當警察站在蒲三面前時,對他已經抱有極大的懷疑,可是人證的話并不完全可信,但是根本也沒有什麼監控設施,而像蒲三這樣經常進看守所的慣犯,直接就抵死不承認,警方手裡沒有切實的證據,也拿他沒辦法。

雖然案子是個大案,趙代富也不斷地催促,可是終究因為缺乏證據而沉了下去,成為了懸案。

他被拐18年,靠一盤菜回憶起家鄉位址,成功找出殺害母親的人販子

根本沒有人知道,他們在四處尋找的兩個孩子,就在蒲三家的地窖裡,而風頭一過之後,他們就被交給了人販集團,直接裝上車一路從四川運到了千裡之外的福建。

這一起被綁架來的四個孩子在福建省莆田被拉下了車,賣家很快來到現場進行“挑選”,很快四個孩子就被賣給了不同人家,趙永勇和弟弟趙永寬也從此失散。

趙永勇的成交價是6000元,買下他的是一個姓徐的農民,既沒有文化又十分貧窮,但也正是因為如此,他才不顧一切地想要有個兒子傳宗接代——他老婆一連生了兩個,都是女兒。

于是年幼的趙永勇從此成了徐揚,開始在莆田的農村間成長,其實按理來說他作為“獨生兒子”,不會遭到太差的待遇,可是趙永勇從小就比較成熟,母親在他面前遇害時,他才七歲,随着年月的流逝,對童年、對家鄉的很多記憶都開始無法避免地逐漸模糊起來,但是母親躺倒在血泊中的那個畫面卻始終無比清晰。

他被拐18年,靠一盤菜回憶起家鄉位址,成功找出殺害母親的人販子

後來手繪的場景

是以他在徐家呆了兩年時間後都沒有開口喊養父母“爸爸、媽媽”,這讓養父徐金池覺得這個孩子是不是買來的時候太大了,是以養不熟,有了這個念頭,他就更加害怕趙永勇逃走,是以對他非常嚴苛,不但要做很多農活,做不好也時非打即罵,同時更不敢讓他文化水準過高,在趙永勇沒讀完國小就強行讓他辍學了。

辍學後,徐金池便拖了一個熟人帶着趙永勇出門學起玉雕手藝,也指望這個買來的孩子能早點給家裡掙錢回來。

當學徒的日子非常艱辛,不但賺的很少,生活條件也艱苦,但趙永勇依然不懼,因為隻要能遠離那個從人販子手裡把自己買來的養父母,他就覺得自己非常自由,而在學習之餘的時間裡,他也愛上了繪畫,但他畫的并不是風景,也不是人物,而是自己記憶中的一幕幕場景,任何細枝末節的東西都會被他用筆記錄下來,他從沒有放棄回想自己的故鄉。

到了後來,他逐漸有了一些自己的積蓄,便迫不及待地開始利用閑暇時間在莆田附近到處打聽弟弟趙永寬的下落,同時也在尋找着家的方向。

玉雕是一門不錯的手藝活,趙永勇學的很快,賺的也越來越多,但是他長期尋鄉尋親卻讓他始終沒能攢下多少錢來。

但是功夫不負有心人,在一次機緣巧合下,趙永勇認識了一個四川客戶,兩人平日關系處得不錯,于是趙永勇便上門去吃了一回便飯,朋友的母親也是四川人,做的菜裡有一道著名的“燈影牛肉”,因為切得極薄而得名。

他被拐18年,靠一盤菜回憶起家鄉位址,成功找出殺害母親的人販子

趙永勇一看到這道菜,心裡咯噔一下,他長年深化兒時的記憶,這會兒一下子就确定了,自己以前絕對吃過這道菜!

好巧不巧,他這位朋友的母親正是四川達州人,不過燈影牛肉除了達州,重慶等地也有,但好歹是将範圍大大縮小了許多。

趙永勇更是信心百倍,他通過大型公益網站“寶貝回家”釋出了自己的各項資訊,而他離奇的身世很快就引起了志願者們的關注,他們開始在達州、重慶一帶發起了不斷的檢索。

終于,有人向他提供了一則達州開江縣警察局的報告,裡面講的就是當地一宗母子三人同時失蹤的案件,時間是1994年,完全一緻!

當趙永勇抵達當地後,隻是稍微一走訪,馬上就确定了——這就是他久違的家鄉。

他被拐18年,靠一盤菜回憶起家鄉位址,成功找出殺害母親的人販子

2012年,與此地闊别了十九年的趙永勇回到了趙家所在的村子裡,村民們敲鑼打鼓地歡迎這個孩子的歸來。

幸運的是,當年的那片集市上,蒲三的那間鋪子裝潢竟然一直沒有變過,趙永勇隻是一眼就将其認了出來,随後他便随同公安人員前往鎮上對蒲三實施了抓捕,而後者也将當年所作的惡性老老實實地交代了出來,警方根據證詞果然在他鋪子裡的地下挖出了一具中年女性的骸骨,和肖學琴完全對的上。

這樁橫跨二十載的殺人拐賣案件終于畫上了一個句号,而一年不到後,經過多方的通力協助,趙永勇的弟弟趙永寬也被找到了。

趙永寬比哥哥要幸運一些,他在與其離散後被轉賣了兩次,第一次吃了不少苦頭,當在第二個家庭中受到了很好的待遇,趙永寬和養父母以及其他親人相處得都很和睦,如今在北京做着建材生意,生活過得十分不錯。

兄弟兩人在老家和親人終于得以重聚,可現實的确沒有人想的那麼美好。

他被拐18年,靠一盤菜回憶起家鄉位址,成功找出殺害母親的人販子

趙代富當初的确萬分痛苦,四裡八鄉的人看他實在可憐,便給他介紹了個女人續弦,也重新組成了一個家庭。

面對突如其來的兄弟二人,這個後媽的态度非常惡劣,她甚至拒絕了兩人想要将生母骨灰葬入趙氏祖墳的主意,這讓他們感到十分寒心。

雖然趙永勇一直都有着深厚的執念,而且已經和養父母斷絕了所有關系,但趙永寬卻并非如此,他如今的家庭很幸福,是以即便找到了原生家庭,也很難短期融入進去,更何況他現在還生活在遙遠的北方。

趙永勇也是如此,他一心想要歸鄉,可是父親和自己不親近,後媽對自己很排斥,兄弟也有自己的生活了,他隻好在短暫地停留後重新回到東南沿海做起自己的玉雕生意。

他被拐18年,靠一盤菜回憶起家鄉位址,成功找出殺害母親的人販子

如果沒有當年那群人販子們的暴行,這一家子原本幸福美滿的人斷不會遭遇這樣的骨肉分離之痛,而且在多年以後仍然無法真正破鏡重圓。

這也是國家向來嚴厲打擊人口拐賣的原因,雖然在如今的某些偏僻地區仍有少量這種現象,但總的來說已經是寥寥無幾,隻願全天下的孩子們都不必遭受這種被從父母身邊強行擄走,家破人亡的悲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