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印度軍隊又出大事了,莫迪軍備“印度制造”倡議,終将淪為笑話

作者:阿爾法軍事
印度軍隊又出大事了,莫迪軍備“印度制造”倡議,終将淪為笑話

印度一直認為自己就是一個軍事強國,從賬面上的規模來看,印度确實已經是軍事大國了。不過,印度糟糕的軍工研發和制造水準,根本就無法支撐起新德裡當局充當“軍事強國”的野心。進而迫使該國不得不嚴重依靠外購武器,來為所謂的“軍事強國”充門面

印度國防工業設施之落後,技術水準之低,讓摔飛機、炸軍艦、火炮炸膛等事故,在印度軍隊中可以算是家常便飯。這不,在剛剛過去的18日,印軍又出大事了。據《環球時報》報道,印度海軍“蘭維爾”号飛彈驅逐艦,當地時間18日在孟買海軍造船廠發生爆炸,

根據印媒的報道,在這起導緻3名海軍人員喪生的大爆炸中,目前還沒有造成其他财産損失的報告。值得一提的是,這已經不是該艘驅逐艦首次發生重大事故了。在去年10月份,該艦在參加由美國、日本、印度和澳洲舉行的“馬拉巴爾”聯合軍演數天後,就發生一次嚴重火災,導緻4名水兵被燒傷。

印度軍隊又出大事了,莫迪軍備“印度制造”倡議,終将淪為笑話

印度海軍“蘭維爾”号驅逐艦接連發生嚴重事故,應該與該艦老化嚴重有關。據悉,這艘軍艦在1986年就開始服役,是印度海軍目前艦齡最長的軍艦之一。軍艦老化嚴重,各種電子和機械事故頻頻發生,這是很正常的事情。不過,像印度海軍這種接連發生緻人死傷嚴重事故的,在世界範圍内實屬罕見。

實際上,“蘭維爾”号驅逐艦并非印度海軍唯一的“倒黴蛋”,此次發生的爆炸事件,更不是該國海軍最慘重的事故。在此之前的2013年3月,印度海軍一艘俄制基洛夫級潛艇,因艦員操作失誤發生飛彈發生爆炸事件,導緻該艇在碼頭沉沒,事故共造成18名艦員死亡。

近些年來,印度海軍類似的重大事故層出不窮。2019年6月,一艘還在建造的驅逐艦發生火災,事故造成一人死亡。同年3月和隔年4月,印度海軍“維克拉瑪蒂亞”号航母接連發生兩次火災,導緻一名海軍軍官死亡。此外,該航母還曾在試航中發生鍋爐爆炸事件,導緻該航母幾乎失去動力。

印度海軍之是以頻繁發生嚴重事故,原因有很多,但最主要的,還是印度軍工行業技術和設施落後,再加上海軍的保養不善,才是導緻接連發生重大事故的主要原因。實際上,不光印度海軍,印度空軍也是世界上“舉世聞名”的事故大戶。數十年來,幾乎月均1-2架飛機墜毀的事故率,讓印度空軍自獨立以來摔掉了上千架各種型号的飛機。

當然,印度陸軍在發生事故問題上也“不甘示弱”,直升機墜毀、坦克翻車、火炮炸膛、士兵自殺或者自相殘殺等重大事故也層出不窮。印度雖然擁有實作“有聲有色大國”野心的“一腔熱血”,但其軍隊和國防工業的不給力,讓這個國家軍隊給世界輿論作出的“最大貢獻”,就是茶餘飯後的笑料。

印度軍隊又出大事了,莫迪軍備“印度制造”倡議,終将淪為笑話

印度是一個自尊心極強的國家,新德裡當局也知道買不來一支強大的現代化軍隊。是以,印度總理幾年前就喊出“印度制造”的口号,其中就包括軍事裝備“印度制造”。為此,新德裡近期對從外國進口武器合同展開“重新審議”,取消包括直升機、反艦飛彈和防空飛彈在内的一大批軍購訂單。

新德裡此舉意圖非常明顯,就是減少甚至停止從外國直接購買武器,轉為利用外國的技術和裝置在印度生産武器裝備,以實作軍事裝備“印度制造”的目标。隻不過,“蘭維爾”号驅逐艦發生的爆炸事件,就是在給印度當局敲響警鐘:沒有金剛鑽就别攬瓷器活。

事實證明,外國性能可靠的武器裝備,一經印度軍工制造出來就“水土不服”。是以說,莫迪政府在提升印度軍工研發和制造技術水準之前,無論采用什麼手段來追求軍備“印度制造”的目标,結果極有可能會讓莫迪這個倡議淪為國際笑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