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東方大師系列——孔子

作者:智秦數字
東方大師系列——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

東方大師系列——孔子

孔子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倡導仁義禮智信。他曾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達十三年,晚年修訂《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

東方大師系列——孔子

相傳孔子曾問禮于老子。孔子去世後,其弟子及其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儒家經典《論語》。

東方大師系列——孔子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铎”,是當時社會上最博學者之一,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大成至聖文宣王先師、萬世師表。

東方大師系列——孔子

孔子一生遊曆豐富。孔子在魯定公十三年(公元前497年)春天開始了周遊列國的旅程,這一年,孔子55歲。

東方大師系列——孔子

孔子建構了完整的“德道”思想體系:以性善論為基礎,立人極為旨歸,以人道與道地、天道相會通,人道中庸又适時之變為方法論,形成完足的思想體系。

東方大師系列——孔子

孔子晚年時期的最高理想稱之為“大同”。在大同的世界裡,天下的人,不止以自己的家人為親,不止以自己的父母兒女為愛,而是互相敬愛,愛天下所有的人。

東方大師系列——孔子

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内容是“禮”與“仁”,在治國的方略上,他主張“為政以德”,用道德和禮教來治理國家是最高尚的治國之道。這種治國方略也叫“德治”或“禮治”。

東方大師系列——孔子

孔子的最高政治理想是建立“天下為公”的大同社會。孔子的“大同”、“小康”社會理想對中國後世影響深遠。

東方大師系列——孔子

孔子最主要的經濟思想是重義輕利、“見利思義”的義利觀與“富民”思想。這也是儒家經濟思想的主要内容,對後世有較大的影響。

東方大師系列——孔子

孔子在中國曆史上最早提出:人的天賦素質相近,個性差異主要是因為後天教育與社會環境影響(“性相近也,習相遠也”)。因而人人都可能受教育,人人都應該受教育。

東方大師系列——孔子

孔子在教學方法上提倡“有教無類”、“經邦濟世”的教育觀和“因材施教”、“啟發式”的方法論,注重童蒙、啟蒙教育。

東方大師系列——孔子

孔子的教育活動不但培養了衆多學生,而且他在實踐基礎上提出的教育學說,為中國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論基礎。

東方大師系列——孔子

孔子的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其人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東方大師系列——孔子

随着孔子影響力的擴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也一度成為和中國祖先神祭祀同等級别的“大祀”。中國很多地方建有孔廟,外國人也尊崇孔子,孔子學院遍布世界各地。

東方大師系列——孔子

孔子是大陸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儒家思想不僅有做人處世之道,更有大哲先賢對家國的思考。孔子的思想既浸潤在全民族的生命之中,又表現于中華民族之獨特倫理價值之中。孔子的思想代代相傳,滲透在我們每個人的血液裡,成為中國人的“文化心魂”。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