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忘掉一個人最合适的方式:“放大缺點”

忘掉一個人最合适的方式:“放大缺點”

你的記憶裡是否有過一個很難忘的人?

他(她)出現在我們生命中最燦爛的時刻,所有的美好,所有的喜怒哀樂都源自于他(她)。

我們都曾想過未來手牽手,一起步入婚姻殿堂的,就是身邊的這個人,可不曾想,有一天,我們的緣分會走到盡頭,面對那張無比熟悉的臉,卻又不得不說再見。

得到了又失去,說不難過那是假的,可是我們已然回不到過去,于是,我們便試着忘記。

删除、拉黑對方的聯系方式,抹去他(她)在自己腦海裡的身影,不去兩個人去過的地方,不聽對方推薦給自己的歌,可即便如此,我們也無法在腦海裡把那個身影驅趕出去,反而愈發的難忘。

那是因為人的大腦是有逆反性的,越不去做什麼,就越是不由自主地想要去做什麼,是以,這樣的遺忘從來都沒用。

忘掉一個人最合适的方式,其實就是“放大缺點”。為什麼這樣說呢?後面我來一一分享。

忘掉一個人最合适的方式:“放大缺點”

遺忘從來都不需要刻意

電視劇《歡樂頌》裡面的邱瑩瑩剛和應勤分手的時候,也強迫自己忘記對方,删除了對方的聯系方式。

可她越是忘記,就越是會想起兩個人在一起的點點滴滴,她删除了微信,看不了對方的朋友圈,就拿着别人的手機看,這樣的遺忘又有什麼意義?

後來,她開始忙于工作,隻要腦子裡一想起應勤,她就給自己找事情做,讓自己忙碌起來,等到累的沒力氣的時候,也就沒精力再去想了,慢慢的,曾經以為很難放下的事情,就在這樣的處理方式下變得無足輕重了。

很喜歡複旦教授陳果老師的一席話:“你在意什麼,什麼就會折磨你,期待是所有痛苦的根源,有些東西,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當你看破一切時,你才會明白,原來失去比擁有更踏實。”

所有的放不下其實都是自己給自己上的一道枷鎖,遺忘從來都不需要刻意,當我們順其自然的時候,也就會發現放下沒那麼難。

一輛巴士有它的時刻表,一列火車也有它的時刻表,但是感情這東西,卻沒有時刻表,它不斷地往前走,錯過了就是錯過了,再努力也沒有用,是以,坦然地接受,或許比盲目地堅持更有用。

忘掉一個人最合适的方式:“放大缺點”

忘掉一個人可以嘗試“缺點放大法”

01)、當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夠領悟目标轉移的魅力,大多數人還是沉浸在失去一個人的悲傷裡無法自拔,這個時候,就可以運用我們的法寶“缺點放大法”了。

缺點放大法其實很容易了解,例如我們喜歡吃蛋糕,是因為它甜,一口咬下去可以帶給我們滿足感,然而在減脂期或者是控糖的時候,蛋糕是不能碰的,但又想吃,這時候該怎麼辦呢?

我們就會想蛋糕的缺點,例如它有反式脂肪酸,不容易消化;例如它是糖油混合物,熱量高,吃下去對皮膚不好等等。

忘掉一個人最合适的方式:“放大缺點”

02)、當人們覺得蛋糕的缺點大于優點的時候,自然就不會想去吃它了,那麼轉化到愛情當中也是如此。

我們為什麼會喜歡一個人,就是因為對方身上有閃光點,而在緣分已盡的時候,再用愛情濾鏡看待對方的時候,就會是忘記變得難上加難,那麼我們就可以把濾鏡去除,放大對方的缺點,例如好吃懶做,不求上進等等。

慢慢的,當我們内心關于對方的缺點記憶更深刻的時候,自然會覺得再懷念也沒什麼意義,是以忘記或者是放下也就沒那麼難了。

忘掉一個人最合适的方式:“放大缺點”

成年人的自律就應該是拿得起,放得下

01)、愛情嘛,誰又知道它在未來的時候會呈現出來什麼樣子,而且兩個人在一起的時候,也不會想到有一天彼此會分開。

而當離别的那一天真正來臨的時候,我們每個人勢必會悲傷,而在悲傷過後,我們不能夠一直往回看,甚至是往回走,因為在人生的這條道路上,逆行負全責。

那麼,我們該怎麼做?

我們應該釋懷,我們應該好好地和過去說再見,我們應該調整自己的心态,然後着眼于未來。

忘掉一個人最合适的方式:“放大缺點”

02)、赫塔米勒說過這樣一句話:“但願愛像割過的草地一樣,會重新長出來,應該以别樣的方式生長,好比小孩子換牙,好比頭發,好比指甲。”

一輛公共汽車從來都不會因為誰下車了,就偏離自己的軌道,那麼我們的人生又怎麼能因為一個人的離開而停滞不前呢?

是以,往前走,大步流星地往前走,昂首闊步地往前走,希望會在路上,新的愛情也會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