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秦嶺國家公園建立正推進 大熊貓國家公園将成中國形象重要視窗

作者:曆史控制

報告原文:

推行五級林長制,加快百萬畝綠色碳庫試點示範基地建設,推進秦嶺國家公園、大熊貓國家公園陝西區域建設。秦嶺是大陸的中央水塔和中華民族的祖脈,我們一定當好秦嶺生态衛士,讓秦嶺美景永駐、青山常在、綠水長流。

解讀:

秦嶺國家公園标志設計正在公開征集

關于秦嶺國家公園,華商報記者從陝西省林業局了解到,目前,秦嶺國家公園建立獲得國家公園管理局的正式批複,同意陝西建立秦嶺國家公園工作,秦嶺核心資源将得到完整原真保護。

秦嶺具有典型北亞熱帶與暖溫帶過渡特征生态系統和明顯垂直帶譜,儲存了許多古老、珍稀、特有野生動植物物種,具有突出的國家代表性。建立秦嶺國家公園,對維護大陸南北分界線自然生态系統平衡、保護中央水塔、築牢大陸地理中央生态安全屏障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按照建立要求,陝西正推進重點工作,包括科學确定邊界範圍和分區;有序調處沖突沖突;提出管理機構設定方案;加強生态保護修複;推動社群轉型發展;加強宣傳凝聚社會共識。國家公園管理局也會會同陝西建立局省聯席會議協調推進機制,積極協調有關部門,在相關政策、資金項目和技術支撐等方面給予傾斜支援,推進秦嶺國家公園建立工作。

2021年12月5日起,秦嶺國家公園标志設計公開征集,征集時間2022年2月28日截止。

大熊貓國家公園陝西片區總面積9772.3公頃

關于大熊貓國家公園,華商報記者從陝西省林業局了解到,大熊貓國家公園跨四川、陝西和甘肅三省,保護面積2.2萬平方公裡,是野生大熊貓集中分布區和主要繁衍栖息地,保護了全國70%以上的野生大熊貓。園内生物多樣性十分豐富,具有獨特的自然文化景觀,是生物多樣性保護示範區、生态價值實作先行區和世界生态教育樣闆。

其中大熊貓國家公園陝西片區位于陝西、四川、甘肅三省交界秦嶺和岷山的交彙地帶,陝西省甯強縣青木川鎮境内,北端與甘肅武都縣交界,西端以嶺脊紅岩貫、闆闆橋與四川青川縣交界,東部以玉泉壩村的三角石為界,南至長沙壩村,南北寬11.5公裡,東西長16.8公裡,總面積9772.3公頃。

大熊貓國家公園陝西片區位于動物地理區系的古北界和東洋界兩界分界線上,屬典型的北亞熱帶氣候,生物多樣性十分豐富,具有獨特的自然文化景觀。據2019年調查表明,該區域共有包括大熊貓、金絲猴、羚牛等野生脊椎動物7目26科56屬342種。其中,國家I級重點保護動物10種,國家II級重點保護動物41種。與2004年調查記錄相比,脊椎動物物種總數增加了84種,增加了32.56%。其中,魚類增加比率達114.29%,鳥類增加物種55種。區内有維管束植物173科、732屬、1598種,豐富的植物物種及發育良好的植被為野生動物提供了最佳的栖息和繁衍場所,大面積的箭竹、木竹與落葉闊葉樹種,還有金竹、刺竹等竹類資源,為大熊貓等食性特殊的動物提供了穩定而豐富的食物來源。

大熊貓國家公園開展體制試點工作以來,大熊貓野生種群數量穩定,栖息地面積擴大、連通性增強,在管理體制機制、科研監測、國際合作交流、社群共建共管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大熊貓國家公園作為大陸正式設立的第一批國家公園,将為野生大熊貓的保護樹立新的标杆,為全球大熊貓生态文化的傳播提供新的源動力,将努力打造成全球大熊貓保護和世界生态教育的精品樣闆。未來的大熊貓國家公園,将成為萬物生長的自然秘境,成為展現中國形象的重要視窗,成為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和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典範。

華商報記者 任婷

來源:華商網-華商報

編輯:方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