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春走基層丨平江:變廢為寶 石材廠的生态轉型路

新春走基層丨平江:變廢為寶 石材廠的生态轉型路

平江縣茶掉礦産資源再生有限公司負責人李社文向記者介紹碎石處理過程。

新春走基層丨平江:變廢為寶 石材廠的生态轉型路

廠内待處理的廢石邊料。

紅網時刻嶽陽1月20日訊(記者 趙曼)“春節将近,勞工不久就放假了,最近幾天都加班到晚上11點趕生産。”連日來,嶽陽市平江縣茶攤礦産資源再生有限公司内,生産線上的碎石裝置開足馬力不停運轉,進行年末生産的最後沖刺,現場一派忙碌景象。而在兩年前,這還是家被列入淘汰退出的花崗岩石材加工企業。

李社文是這家公司負責人,由于身體殘疾,14歲辍學外出學藝謀生,雖然家中條件艱苦,但他一直踏實肯幹,于2012年開辦了一家石材廠,主要對外購的花崗岩石料進行切割加工生産石材石闆。

花崗石是一種分布廣泛、資源豐富的岩石,廣泛用于建築物内外裝修和基礎砌築工程。然而,在開采和切割加工過程中,大量花崗石碎片和切割粉屑卻被當廢棄料抛棄,日積月累,廢料、石粉堆積成山,長時間不但占壓土地,還嚴重污染環境。

為規範石材加工行業的發展,保護生态環境。2018年,平江對全縣石材加工行業進行環境污染整治,李社文的石材廠也因環保問題不達标被列入淘汰退出企業名單。

雖然讀書不多,但李社文明白環境保護的重要性,他積極響應政府的環境污染整治要求,拆除廠内石材加工裝置、完成退出工作。同時,他到山東、福建等花崗岩産地了解花崗岩廢料利用的處理方法。在2020年用原有廠址,進行産業轉型,成立平江縣茶掉礦産資源再生有限公司,是平江第一家對石材廠邊角廢石進行破碎加工,生産砂石骨料綜合利用的企業。曾經污染環境的邊角廢料,經過加工處理,成了有經濟價值的砂石骨料。

“我們将處理的碎石送到專業機構檢測,碎石的密度、韌性都達到國家标準,可以替代鵝卵石作為建築用料。”李社文拿着檢測報告說道。不僅如此,李社文還通過不斷改進生産裝置等,順利通過各項相關環評檢測。

“我們雖然後天就放假了,但其實訂單都已經排到了年後。”通過一年多的運轉,企業訂單越來越多,目前,企業碎石年加工能力10萬噸,李社文也從原來村裡的貧困戶成功脫貧,成了年納稅幾十萬的企業負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