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寒:雪花靜落梅花開

大寒:雪花靜落梅花開

大寒是二十四節氣中最後一個節氣。

與大寒相關的民俗活動豐富有趣,

祭竈神、尾牙祭、喝臘八粥等。

“寒”字的構造,

從古至今基本沒有太大變化:

寶蓋頭代表房屋,

最下邊兩點意味着冰天雪地,

中間的部分則象征一個人依偎着茅草取暖。

大寒:雪花靜落梅花開

冬牧(水彩畫)熊禮斌

中國藝術講求書畫一體,

造字與繪畫,

都在追求與自然萬物融為一體,天人合一。

有的畫家們喜愛以鄉土為背景來表現大寒節氣。

王太利的《地坑院的晚冬》

以深沉的暖色為基調,

畫中人蜷縮的憨态诠釋了畫面的溫度。

此外,地坑院在中國已經有數千年曆史,

又稱“天井院”“地下四合院”,

是仰韶文明的符号。

冬日裡的鳥兒最為人們所喜聞樂見。

周中耀的《冬容》裡,

精勾微描的兩隻鳥兒互相依偎,

栖息在石頭上,

羽毛的紅、積雪的白與芭蕉的黃

共同建構起充滿詩意的深冬景緻。

大寒:雪花靜落梅花開

晚冬(油畫)宋榮耀

大寒:雪花靜落梅花開

雪竹幽禽(中國畫)任重

任重的《雪竹幽禽》

展示了絹本材質的細密精緻,

畫中鳥兒纖毫畢現,神情安然,

在雪竹的映襯下趣味十足。

吳向東的《大寒小寒又一年》

和宋榮耀的《晚冬》都是以雪景入畫,

積雪覆寫了大地的凍土和村屋的磚牆,

但随着雪的升華,

凍土的棱角與堅實的磚牆,

似乎顯露出一種被寒風“削”出來的鋒利,

而油畫則格外擅長表現這種層次感。

還有的畫家,

則用寫實的繪畫來抒發對時間的哲思。

有學者認為,

“漁樵”和“山水”

是解讀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密碼。

劉金貴的《大寒》,孤舟獨叟、紅梅冬雪,

寥寥數筆便把一江寒意化為思古的幽懷。

老樹的《大寒》布局疏朗、用色溫和,

未合上的書卷、未交代的時分,

這幅畫傳遞出了另一種對時間的感悟:

天地雖然蕭瑟,春風快要吹來。

看着雪花靜落,等着梅花綻開。

歲月流轉,

大寒是嚴冬的結束,

也是新生的開始。

(原文刊載于《光明日報》2021年01月17日 09版)

來源:光明日報

光明日報 ·《新天地》雜志

版權聲明:光明日報新天地雜志所使用的文章、圖檔及音樂屬于相關權利人所有,因客觀原因,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敬請相關權利人随時與我們聯系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