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微軟這個收購節奏,早晚歐美廠都要悉數被微軟占據,索尼playstation部門對陣整個微軟而非昔日微軟Xbox部門,這根本不是一個層級的較量,目前隻能希望索尼能穩住。

自playstation品牌誕生以來,除了ps3自己作稍微有點波折,其他世代索尼可以說是一直占據着領先者甚至一度是壟斷者的地位,當然掌機不算,無論是任天堂世嘉微軟甚至steam epic,騰訊,索尼都未曾畏懼。
如果說單從遊戲的競争,我不認為索尼會被擊敗,雖然說新世代以來索尼有過不少昏招,但好歹底子在那,但人家根本就不是從遊戲層面跟你競争,直接就是降維打擊。
以前雖然微軟的xbox也不是個年輕的品牌,早就入局了,但說白了其實就是索尼旗下的sie對決微軟旗下的xbox部門,甚至到xboxone時期微軟都有點自暴自棄想放棄遊戲行業的迹象,根本沒有投入多少金錢精力,但自從菲爾斯賓塞上任以來,不知道給微軟高層吹了什麼風,先是80億收購了b社,又700億收購了動視暴雪,如果是收購b社還能說是為了遊戲,但700億收購動視就遠遠超出了限度,賣個遊戲能賺多少錢根本不值得微軟付出這麼大的代價,索尼sie整個20财年總營收才89億美元,利潤才15億美元,宇宙大廠米哈遊坐擁宇宙大作原神,20财年的總營收才15.9億美元,你700億猴年馬月能賺回來,這說明微軟收購動視根本不可能是為了遊戲,為了xbox,肯定是聽了什麼元宇宙,雲平台,生态鍊巴拉巴拉之類高大上的概念,為了布局未來提前進場鋪墊,sie對決的已經不是xbox,是整個微軟集團,是市值2.28萬億美元,20年營收1430億美元,淨利潤442億美元的微軟,就算把整個索尼集團綁上也不夠微軟打的,700億美元都花了,也不在乎再花個一兩百億,幾十億吧,把第三方都收購光了你還怎麼打。
非索尼無能,實在是敵人太強大了,一群拿着棍棒的原始人,遇到了飛機大炮的現代人,這仗還怎麼打。
情感上我是更偏向于索尼的,畢竟我現在玩的是ps5将來換xbox,賬号機器的更換都有一定的損失也比較麻煩,索尼的遊戲也更符合單機玩家的喜好,雖然主機玩家自诩高貴,但實際上大部分的主機玩家都是那些所謂的網遊玩家,就比如使命召喚 m,現在堅持單機領域的大廠已經不多了,除了索尼也就育碧比較純粹,雖然遊戲诟病很多,但确實是單機遊戲體驗,育碧也要放棄單機轉網遊了,其他的要麼是産量不佳十年磨一劍,要麼是品質不佳的中小廠商,資金畫面等方面多有不足,微軟勝利的結果也顯而易見,最适合訂閱制的就是買斷制網遊,使命召喚fifa命運2 m全境封鎖 m等等之流,純單機必然會受到抑制,而且随着訂閱制的流行,實體CD光牒的消亡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從個人喜好上我個人最喜歡的是r星,如果微軟收購了r星我立馬轉平台,但從關系上ea好像跟微軟走的更近,遊戲屬性上也更加契合,ea本身就是傾向于訂閱制網遊,像育碧那種你想收購人家法國政府也不一定同意讓你收購,涉及到國家政治文化層面,法國遊戲行業的代表讓你收購了法國遊戲行業還混個屁,現在隻能說祈禱其他遊戲公司不要出事情吧,一旦遊戲口碑崩塌,公司出現問題,導緻股價下跌,到時候可能就會被微軟收購,經營良好你還能說你有錢但老子不賣,遇到問題可能不賣也得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