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超強大腦”發令 龍門吊自動抓取

作者:光明網

■廈門港海潤碼頭全智能化改造試投産。

本報訊(文/記者 高金環 通訊員 龔小婉 圖/陳立新)全球領先,行業樣闆!2022年1月20日,在廈門,中國首個傳統集裝箱碼頭全流程智能化改造項目試投産。

上午10時許,在廈門港海潤集裝箱碼頭,橙紅色的橋吊自動運作,将一個40尺集裝箱從巨輪上緩緩吊起,平緩越過船舷,穩穩地落在藍色的自動駕駛集卡(IGV)上,随後運往堆場,停在一台經智能化改造的輪胎式龍門吊下面。龍門吊自動抓取,精準平穩地将IGV上的集裝箱放到指定的場箱位上。整個流程一氣呵成。

“這無疑是一次革命。”一位業内人士評價,目前國内大多數傳統碼頭的作業模式已不能适應物流行業新發展趨勢,智能化改造迫在眉睫。

2020年7月,廈門港務控股集團以海潤碼頭為試點,率先啟動國内首個傳統集裝箱碼頭全港區、全作業鍊的智能化改造創新工程,大膽探索港口裝置自動化與集裝箱智慧物流平台的融合對接,努力實作全物流鍊的智能化。

廈門港傳統集裝箱碼頭全智能化改造項目投資小、見效快、可複制、可推廣,堪稱傳統集裝箱碼頭改造更新的行業樣本。2021年8月,該項目被列入《交通運輸領域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方案(2021-2025年)》智慧港口建設重點工程,成為“以點帶面”的示範項目,推動全國港口智能轉型更新。

其中,傳統輪胎式龍門吊的智能化改造最具難度。項目專業團隊聯合攻克了防搖、大車自動行走、高精度定位等十幾項行業性難題,經改造的龍門吊自動堆疊箱精度、效率都不遜色于人工操作水準,實作了行業突破。改造後,一名司機可同時遠端操控6台智能化龍門吊。

擁有自主知識産權的智能生産管理系統“i-TOS”也是一大創新突破,這是一個能夠自主學習、善于思考、智能決策的“超強大腦”。目前,“i-TOS”已完成與IGV水準運輸管理系統的對接并對其派發指令,實作IGV高效融合到碼頭的生産作業過程。而在覆寫全碼頭實作全場景應用的工業控制級5G專網的支援下,IGV除了可以實時接收并精準執行作業系統指令外,還可以根據周邊環境自動做出微調、避讓等動作,安全穿行在碼頭堆場之中。

資料顯示,2021年,海潤碼頭吞吐量100.13萬标箱,同比增長2.16%。其中,智能化裝置作業量超過四成。自去年底進入試運作以來,系統穩定性和整體作業效率均超過預期。

連結

廈門港是全球第14大集裝箱港,航線通達全球50個國家和地區的141座港口,是中國東南沿海的核心航運樞紐。2021年,廈門港集裝箱吞吐量突破1200萬标箱,同比增長超5%。

來源: 廈門晚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