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武漢老掌故——那些餐飲老字号(下)

作者:九頭大貓

(接上篇)

七、祁萬順酒樓

祁萬順酒樓是黃陂人祁海洲1926年開辦,原址在漢口大智路,當初隻是水餃館。1939 年祁海洲在大智路經營“福興和粉面館”, 1945年以“祁萬順”字号賣水餃,兼營米粉、鹵菜、面條。當時, “祁萬順”與“老通城”相鄰,為與其競争,不惜巨資裝修店堂,聘請京蘇名師,擴大經營,風味小吃和京蘇名菜一并供應。

武漢老掌故——那些餐飲老字号(下)
武漢老掌故——那些餐飲老字号(下)

解放後,該店遷至漢陽鐘家村。

八、談炎記

1920年,黃陂人談祥志從鄉下來到武漢謀生,在利濟路一-帶 肩挑小擔穿街串巷叫賣馄饨,并兼賣湯圓。因賣馄饨是夜間生意,他便在擔子上挂一蠱煤油燈 ,在燈罩上橫寫“談言記"三字,中間又豎寫着“煨湯水餃"。後來談祥志為圖吉利,就将"言"字改成了“炎" ,炎是火上加火,以示生意興隆。

武漢老掌故——那些餐飲老字号(下)

1940年談祥志去世,其子談艮山與人合夥在利濟路三曙街口擺了水餃攤子。不久便挂起了當年父親的招牌“談炎記煅湯水餃"。抗戰勝利後,在漢口挑擔經營水餃的有300人以上,競争非常激烈,談艮山在餃皮、餡、湯、佐料方面大下功夫,很快便赢得聲譽,在硚口、襄河碼頭-帶,被人們稱為“水餃大王”。

九、筱陶袁

武漢老掌故——那些餐飲老字号(下)

“筱陶袁”是由漢口天主教堂醫院西廚陶坤甫和中廚袁得照兩人1946年開辦的。抗戰時因醫院被炸,兩人失業後便在勝利街蘭陵路口的一 片廢墟上,搭了一個10餘平方米的棚子,經營熟食、豆漿之類的小吃。但生意清淡,很難維持。一天,陶坤甫想起了失業的某洋行廚師在大智路鐵道邊上開了一家賣瓦罐八卦湯的小吃店,生意很好。陶在醫院當廚師時,對煨湯技藝頗有研究。何不設- -專賣湯品的餐館呢?将此想法與袁得照商量,兩人便開始了煨湯經營。最初隻煨牛肉湯、八卦湯,後來又逐漸增加了母雞、排骨、甲魚、鴿子、豬腳、肺湯等10多種。

陶坤甫袁得照掌勺煨湯,配合得法,每天掌握進銷環節,所進牛肉、烏龜都要十分新鮮。解放前夕,法币、金圓券貶值,物價飛漲,這家館子的煨湯一日三易其價,食客仍然不減。

1948年,随着營業日漸興隆,于是小棚子擴建為20多平方米的店堂, .可以放3張桌子,又先後增加了母雞湯、甲魚湯、排骨湯鴨子湯鴿子湯、豬腳湯等十多個品種,各有特色,尤以母雞湯最著名,陶坤甫的雞湯專用黃(陂)孝(感)母雞,這種雞肉嫩油厚,不同于肉粗骨大味淡的河南雞。

随着生意越業越紅火,陶、袁兩人一合計,仿照三國時桃園三結義的故事,以兩人姓氏取店名,但因他們隻有兩人,就想在陶袁二字前加-“小字”",而“小”字隻有3劃,怕生意隻做得3天,就将‘小字改成13劃的“彼”字,起了個“筱陶袁”。那年頭挂牌,起碼要擺酒請客,燃放鞭炮,他們無力支應,人好等夜深人靜時把招牌悄悄挂出去。誰知警察還是來找麻煩,湯喝了不給分文,還說不衛生,把陶袁兩人抓到局裡關了-天一夜,後來在六渡橋請了他們的客才算完事。

1979年,年近古稀的筱陶園煨湯館副經理陶坤甫建議将店名改為“小桃園”,建立的八層樓店堂- - 、二層已開始營業,近5000米的營業面積,超過解放前的50倍。由“筱陶袁”到“小桃園”,店新、人新、品種新,50年的老店曆史增添了嶄新的一-頁。但以後業務萎縮,并進行轉包。

十、吟雪酒樓

民國時吟雪大酒樓以魚翅席出名,為最上等酒席,價格16元(銀元),四拼盤,采用雙拼形式,實際八樣,不外乎雞鴨與豬肉之鹵制品。十大菜,兩道點心,四盤水果。大菜首先推出海參元子,即大海參條子與大肉元混合燴成,再繼之以桂魚片。紅燒魚翅則在上完四五樣菜後端出,一-大盆熱氣騰騰,每人盛- -小碗分食。繼之以挂爐填鴨,宛如北京東來順之填鴨制法,一大盆,亦盛以小碗,分而食之。另将鴨皮烤脆,切成小片,附以烤制之小塊面皮,包裹而食。再繼之以小炒數樣,如腰花、肚片之類。最後為糖醋鳜魚與全雞或全鴨。黃焖元子、燒青魚等則不能上席。兩道點心在中間穿插而上,為糊面包子與油炸起酥之面點。糊面包子用桂花白糖豬油作芯子,頗具特色。四盤水果各人帶回家去,均已吃飽,不能再吃。吟雪大酒樓每日旰數十桌魚翅席,酒樓之魚翅、海參皆從上海直接進貨,而不在漢口之海味号購進。

十一、味腴珍酒樓

四川人在民國時創辦之酒家,在嶽飛街口一棟小洋房内。味腴珍酒樓很進階,一桌酒席非20元莫辦。來此飲宴者多為達官巨一富。每日隻開數桌,不超過10桌。因場地較小,價格極高,,一般人家望而生畏。其酒席别緻,有爆蝦仁、爆雙胞(即肚尖腰花合爆)、炖銀耳鴿蛋,亦有魚翅海參。還有豆瓣鯽魚,伴以四川特制之豆瓣醬燒制,為四川名菜。最珍貴者為炒山雞片,山雞即野雞,其肉較家雞更可口。淪陷時期漢口名妓九歲紅遇有客人邀約,則必指名去味腴就餐。

十二、蜀珍酒樓

設在洞庭街上海電影院旁,亦為四川人所開辦,有川味名菜應市。

十三、冠生園酒樓

位于漢口江漢路。于1931年創辦。該酒樓是冼冠生創辦的冠生園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漢口分公司的分店。

武漢老掌故——那些餐飲老字号(下)

抗日戰争勝利後冠生園亦經營酒席,具有粵菜風格,烤乳豬、烤鵝等頗受歡迎。餐廳極為講究,台布潔白,杯筷精緻。服務員為男青年,着潔白制服。酒席上菜首先為爆蝦仁,顆粒極大,潔白如玉,宛如一盤珍珠,極色、香味之最。不似他處酒樓之爆蝦仁,顆粒較小,色澤不白,甚至摻以紅蘿蔔丁或洋芋丁。冠生園其他名菜,有叉燒與臘味等,亦皆上選材料而成。

此外漢口亦有極闊之人家并不去酒樓飲宴,家中聘有名廚掌勺,所制菜肴可與酒樓比美,甚至超過。有陳化平者,原在國民黨軍界任軍需,發大财。抗日勝利後退役,從事商業。珞珈碑路(現名珞珈山路)有自置房屋- -棟,開設衡大貿易公司,做出口生意。他經常在家開酒席,邀請當時漢口市政府要人如徐會之等。酒席擺在正廳内,鋪有台面,其菜肴首先上桌者為大烏參,此為最名貴之菜,因價格太高,超出一般海參數倍,故最進階酒樓亦不敢用。大烏參須先在炭火上烤焦,在淘米水中浸泡-夜, 再除去内髒污物,用清水洗淨,再用雞湯燴制,不加任何勾頭,一-個大烏參即裝滿-大盆,肉極肥厚,味亦鮮美。漢口最大之海味号才有此物出售,陳家酒席之其他菜肴亦均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