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功成身死——曆史上七大元輔的悲慘結局

作者:王躍明

自秦朝至于清朝漫漫曆史長河,王佐之才,代不乏人,然有人善始善終而慶流後裔;有人功成事立而身死名敗,悠悠曆史,使人掩卷感慨!以下七人,立不世之功,遭不測之禍。

一、備胡利越——李斯(秦朝)

功成身死——曆史上七大元輔的悲慘結局

李斯(?——前208年年),河南上蔡人。以闾閻曆諸侯,入事秦朝,能明其畫以輔始皇,卒成帝業。谏逐客,行郡縣,備胡利越,遂得志于海内,曆官長史、客卿、廷尉、至位丞相。位列上公,可謂尊用,假使善始善終,功名可比伊、周。

然嫉韓非之賢而構陷,懼趙高之威而附會。知《六藝》之歸,不務明政以補主上之缺,持祿爵之重,阿順苟合,聽趙高之邪說,廢适立庶。諸候己畔,乃欲谏争,欲行督責之術,不亦未夫?一夫诳惑,以謀反之罪論死,腰斬于鹹陽。國喪身誅,具五刑、夷三族。本同未異,求牽黃犬出上蔡東門,豈可得哉。

二、志行義立——荀彧(漢未三國)

功成身死——曆史上七大元輔的悲慘結局

荀彧(163年——212年),字文若,河南許昌人。清秀通雅,有王佐之風。。觀其越河、翼,間關以從曹氏,發機決策,運籌神算,明以舉賢,仁以立德。官至侍中,守尚書令,封萬歲亭候,為曹操麾下第一謀士。居中持重十數年,号為“荀令君”。察其定舉措、立言策,崇明王略,以救國艱。豈雲因亂假義,以就違正之謀乎?誠仁為己任,期纾民于倉卒也。

或曰:“機鑒先識,未充其節,晚年立異,無救運移”。功足違義,識亦懷疚。然立身殉節,全大正于當年,布誠心于百世,任重道遠,可謂志行義立。

及阻董昭之議,調離中樞,于壽春服毒自盡,以緻非命。終年五十,追贈太尉,谥号敬。

三、與物多忤——崔浩(南北朝·北魏)

功成身死——曆史上七大元輔的悲慘結局

崔浩(381年——450年)字百淵,河北故城人。出身清河崔氏,才高學博,曆輔道武帝、明元帝、太武帝三世,綢缪帷幄,算無遺策,每常自比張良。官至司徒,封東郡公。然智有餘而德不足,經國有道而周身無術,恃寵矜功,與物多忤,為衆不容,竭力支援太武帝滅佛得罪名教,謀雖蓋世,威未震主,未途邂逅,遂不自全。受國史之獄牽連,遭遇誅戮,時年七十,并且株連至于夷滅九族。

四、竭誠盡節——高颎(隋朝)

功成身死——曆史上七大元輔的悲慘結局

高颎(541年——607年),字昭玄,河北景縣人。少明敏,有器局,略涉書史,尤善詩令。好兵事,多計略。隋文帝霸圖伊始,早預經任,言聽計從,有文武大略,明達世務,參謀帷幄,決勝千裡。兆庶賴以康甯,百僚資而輯睦。及蒙任寄之後,竭誠盡節,引進貞良,以天下為己任。自餘立功立事,不可勝數。年将二紀,人無間言,緻治升平,皆穎之力也。

曆尚書左仆射兼納言、左領軍大将軍。平陳之役,任元帥長史,以功授上柱國,進爵齊國公。論者以為真宰相。屬隋文帝楊堅将廢儲宮,由忠信而得罪。削職為民;炀帝楊廣即位,擢為太常卿,逮炀帝方逞浮侈,有所議論,以忤時而受戮,時年六十六。

及其被誅,天下莫不傷惜,至今稱冤不己。如此功業,若遂無猜釁。克終厥美,足以方駕蕭、曹。

五、履軍陷陣——劉文靜(唐朝)

劉文靜(568年——619年),字肇仁,陝西武功人。有卓越之資。當高祖(李淵)受命,奮縱橫之略,聯絡突厥;立締構之功。履軍陷陣,破桑顯和、擊屈突通,以才自進。曆官納言,成為宰相。從太宗(李世民)平定薛仁杲,以功封戶部尚書、陝東道行台左仆射,進爵魯國公。功成名立,罔思榮辱之機,過為輕躁之行。忿不顧難,高鳥盡、良弓藏。與裴寂構嫌生隙。不知外者易乘,迩者難疏,終因躁望,灑後失言,遭人告發,以“謀反罪”誅夷。貞觀年間,恢複官爵,配享高祖廟庭。

六、輕躁率易——王峻(五代·後周)

王峻(902年——953年),字秀峰,河南安陽人。幼慧黠善歌,輾轉五代,從曆數鎮,常為典客,曆官内客省使、兵馬都監、北面兵馬監軍。從周太祖郭威鎮邺,及漢隐帝蕭牆變起,太祖起兵向阙,綢缪帷幄,贊成大事,論功居首,授樞密使,同平章事。尋兼右仆射、門下待郎平章事。

值朝廷初建,四方多故。夙夜奉事,知無不為,每侍太祖商榷軍國大事,甚有裨益。然性輕躁,舉止率易,以天下之事為己任,每有啟請,多自任情。因與太祖有布衣之契,以此益加自負,貪權利,多機數,好施小惠,喜人附己。才疏位重,輕躁寡謀,無禮于君,欲求無罪,其可得乎。為周太祖郭威猜忌,貶為商州刺史,卒于任上,時年五十二。

七、寵極貴溢——李善長(明朝)

功成身死——曆史上七大元輔的悲慘結局

李善長(1314年——1390年),字百室,安徽定遠人。少讀書,有智計,習法家言,策事多中。内多忮刻,以布衣徒步能擇主于草味之初。委身戮力,贊成鴻業,遂得剖符開國,列位上公,論功比美西漢蕭何,位列開國功臣第一。官至特進光祿大夫、左柱國、太師、中書左丞相,進爵南韓公。可謂位極人臣,乃至寵極貴溢,因胡惟庸黨追論,于哀暮之年自取覆滅,時年七十七,連同妻女弟侄七十餘人一并處死。南明弘光政權追谥襄愍。

以上七人,俱為當世高才,草昧艱難,佐命開國,既功成名立,而身死名敗,令人緻概于鳥盡弓藏,兔死狗烹之曆史

圖檔來自網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