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媽媽,螢幕内外寫人生》紀念女籃5号10号演員陸晶荪16回城

作者:經典老表叔

16 回城

在我的記憶中,媽媽和我似乎都很安心于農村的生活,或說是媽媽以為遠離了城市裡工作機關的那些動蕩不安而安心于此也不錯,似乎媽媽也并不奢望早日回到城市裡去。至少在農村,沒有那麼種人總盯着你,找你的茬,抓你的小辮子,這樣的生活不是倒也輕松自在些嗎?而且鄉親們都很善良、純樸,對我們還尊敬,媽媽也與鄉親們打成一片,是以在農村,至少媽媽在精神上是可以輕松得多的。而我,媽媽在哪裡,哪裡就是家,隻要跟媽媽在一起,就天下太平。

時光飛逝,轉眼,走“五七道路”,下放農村已經整整兩年。我們似乎是到了該将回城的時候了。

當時,各個學校開始複課,召集所有老師回學校複課教學。1972年1月8日,整整兩年後,還是那輛8路紅色公共汽車來接我們了。這個日子我也記得很清楚,因為正是兩年前的同一個日子。

《媽媽,螢幕内外寫人生》紀念女籃5号10号演員陸晶荪16回城

雖然媽媽和我并不寄望于多早能回到城市,但現在想來,我能記得那麼清楚,說明在我幼小的心裡知道,我不是生在農村的。而這次農村生活隻是一次變遷,雖然我獲得了很多,但我還是覺得城市才是我的家鄉,那裡才是我應該成長的地方,是以早有所期盼。

媽媽接到返城的通知後,開始收拾要帶走的東西,其實也沒有什麼值錢的東西,媽媽隻想帶走可以留給她深刻印象的、可以令她懷念山村的、紀念她在農村生活過的東西。她邊收拾邊落淚。我問她為什麼哭?媽媽說:我這是高興的。或許媽媽是喜極而泣吧:一是整整兩年的農村生活,令她嘗到了那份勞作和無人問津的苦,二是終于“運動”過去了,人們可以回歸正常的生活軌道。要離開了,但我們的農村生活也讓她更多地體會到了作為普通人的善良與友愛。磐石縣官馬公社粗餘七隊已經是我們的第二故鄉了,離别故鄉總是令人傷心的,但為了孩子們的成長,回到城市去是媽媽一心的執念,不管城裡是否還在動蕩,不管是否還會有其他的“運動”,不管生活是否還将如何艱苦卓絕,全家人團結一心,去勇敢面對,這就是生活吧。

告别了鄉親們,我們登上那輛紅色公共汽車向城市開去,這一路不記得我們還暈車與否,而是興奮地看着遠方,直到最後看到了樓房,知道我們終于回到了所熟悉的寄居城市——吉林市。

童年在農村的美好記憶就留在了回憶中吧。家鄉總是令人魂牽夢繞,家鄉才是最美!

《媽媽,螢幕内外寫人生》紀念女籃5号10号演員陸晶荪16回城

我的家鄉是全國唯一省、市同名的城市——吉林市。她群山環抱,松花江水順流呈S形蜿蜒流淌,歡快地從城市内流過,蕩滌去一切污泥濁水,一座山與水環抱,人傑地靈的美麗城市,是以也有北國“江城”的名号。北國江城四季各有引人入勝的景緻,春天杏花開,無處不飛花,将江城裝點得素雅大方;夏天百花怒放,将江城裝扮得花紅柳綠;秋天萬紫千紅,将城市裝扮得濃重端莊;冬天白雪皚皚,将城市打扮得晶瑩飄渺。生活在江城的人們啊,好似生活在畫裡仙境。

小說《林海雪原》拍攝出的《智取威虎山》電影中所講的“夾皮溝”就是發生在我市桦甸夾皮溝的原型故事。由《革命自有後來人》改編的家喻戶曉的“樣闆戲”《紅燈記》所講的故事正是發生在我吉林市“龍潭山火車站”鐵道上的原型故事。

《媽媽,螢幕内外寫人生》紀念女籃5号10号演員陸晶荪16回城
《媽媽,螢幕内外寫人生》紀念女籃5号10号演員陸晶荪16回城

回城之後,爸爸繼續在大學裡工作,開始教工農兵大學生,以培養工農兵接續時代的人才缺失。媽媽傳回第七中學教書,但七中離我家較遠,媽媽每天要騎自行車往返,很是辛苦。

媽媽不忘我這個要繼續上學學知識點孩子,在對我“放羊”了半年後,就帶我去了當時叫“電力附小”的國小校,後來歸市裡統一編制為“吉林市船營區第二十國小校(其前身是電院附小)”參加“面試”,好有位老師領到自己班裡去上課。記得當時,我從農村回來,城市裡的一切令我慌張,是以怯生生地跟着媽媽前往。當看到學校很大,一大排的磚瓦房教室,還有個壯觀的大門樓;操場更是大,在一個半山坡上,還有籃球架等體育設施;有那麼多學生在跑來跑去,玩得自由自在,我一下子就喜歡上了這個學校。在尊名于點水校長辦公室裡,有跟我一樣新來的,或是從農村回來的、或是其他地方來的孩子們在等着老師來領。

此時,一位漂亮的女老師進來,一個挨一個地看着我們,最後,她拉着我手跟校長說:這孩子歸我了。我高興地跟着這位漂亮的老師走了,上了二十國小三年四班。這位漂亮的女老師就是李玉華老師,可以說是我的除媽媽以外的第一位老師,而且是一位美麗的老師。現在想起來,回味我為什麼會在第一時間裡就會喜歡上了我現在的夫妻,那正是因為當時李老師就是梳着一樣的短發,而且在發梢擁有卷發的緣故吧。

其實,我在農村隻上到了二年級,但因為農村是寒假開學一個年級的第一學期,而城裡是在暑假開始一個年級的上半學期,是以,最開始時,媽媽還叫我蹲一級繼續上二年級,但我回來後聽小朋友們說過一句“俗話”:留級生,不害羞。我明白那是說,一個孩子上學,不能留級,留級是說這個孩子學習學得不好的意思。是以我不想再讀二年級,而且我對二年級的課程從一年級時就會了,我更不想當留級生,是以我向媽媽要求我要直接上三年級。最後,我回城後,就算跳級從三年級開始上起。這要算來,我六歲多上學,回城後又跳了半級,是以我算是上學早的,年齡小的。在以後各個年齡段的同學中,我都是年齡較小的那個。

《媽媽,螢幕内外寫人生》紀念女籃5号10号演員陸晶荪16回城

到了班級,我一看,哈哈,好多孩子都是我們學院的孩子,很熟悉,是以我就一點不感覺陌生了,很快就融入了進去。後來才知道我們這個三年四班算是電院子弟班了。電力學院的孩子中,隻有少數幾個孩子被分在了其他班裡。是以,每天放學回家時,都有小夥伴一起從山上下來,穿過大學校園回到家裡,很熟悉也很安全。更從小就在心裡确定,自己将來一定要上大學,也一定能夠成為大學生。

那時汽車很少見,也似乎沒有什麼壞人。是以孩子和家長都不怕會出現什麼安全事故。也因為各家都不隻是一個孩子,這個大點的孩子去上學了,家長還要照顧那個更小的孩子,是以也就無暇接送上學的孩子了。家長們都在送上學的孩子出門後而變得輕松了許多。

一下子上到了三年級,課業上應該會出現許多不适應。但對于我來說,學習絕對不是件費力的事兒,是以很快就跟上來并學習成績不錯。但是,我的漢字卻是寫的難看得狠,媽媽不斷地教我練字,買來方格本讓我練習,我卻總也練不出個樣兒來。到長大後,認識到自己的字很爛,我就報了個硬筆書法班學習寫漢字。值得欣慰的是,還不錯,總算學會了漢字的筆劃和筆順,可以将漢字拆分結構,練習各結構的寫法,再合到一起寫,慢慢地有點感悟方塊字寫法了,字寫的還算好看了許多了,但還是不甚美觀。都說字如其人,我想我的字是對不起我的英俊的容貌的了。呵呵。

《媽媽,螢幕内外寫人生》紀念女籃5号10号演員陸晶荪16回城

二十國小的操場上有許多體育設施,其中在教室前的廣場上立有籃球架,排球網,在教室後有水泥砌的乒乓球台等等。我沒打過乒乓球,是以下課後就跑着去搶乒乓球台,好有機會多多去練習,結果很快就學會了打乒乓球。

當時,城裡的國小也是半天制,上午上學,下午就可以回去玩耍了。但學校為了開發孩子們“德智體全面發展”,就開辦了籃球班、排球班等,吸收孩子們利用下午時間學習體育運動項目,鍛煉身體。我感覺在農村時跟着媽媽去打籃球,已經挖掘了我對籃球的興趣并具備了一些籃球的拍球法,是以就報了籃球訓練隊,一周總要練習幾個下午的時間。籃球訓練,除了玩耍時間外,我們被要求緻力于訓練與籃球基本功相關的鍛煉,先要沿球場跑上幾圈,待渾身出了汗後,開始原地運球,還要保持正常的防禦姿勢,一拍就是半個小時。右手練習過後,換左手練習運球;接下來就是步伐練習,拍球向前跑,放下球以防守姿勢,張起雙臂後退着跑,再變換姿勢側步上前;最後是三步上籃及投籃練習。孩子們都認真地進入角色,練習得有模有樣,技術不斷提高,身體協調性不斷加強,籃球意識也已成型。

可能我是随了媽媽的體育運動細胞吧,我對于體育,主要是各種球類都非常感興趣。是以,我還參加了排球隊。上國小的孩子們,個頭小,力氣小,但我卻能夠在排球場後線有力發球過網,或場内墊球到位,可以說是指哪兒打哪兒。最可樂的,也是最招人喜歡的是我 “八撇胡”。打球出了渾身汗,特别是臉上順着臉夾淌汗水,我總是用墊球而沾滿灰塵的手背擦拭流到嘴邊的汗水,是以,每次打排球回來,我白嫩的、肉嘟嘟的嘴邊都會是留下個嘿嘿的“八撇胡”,雖難看卻十分可愛。

《媽媽,螢幕内外寫人生》紀念女籃5号10号演員陸晶荪16回城

我這個認真勁兒令很多的老師喜歡得不得了。我美麗的班主任李老師每次看到我的這個樣子,都會走過來,一邊給我擦臉上的灰泥,一邊愛憐地問着累不累呀什麼的。我卻感覺着無比的快樂,以及被愛憐的甜蜜滋味。有時,我就帶着那“八撇胡”回家。媽媽一看我這模樣,她樂得合不攏嘴,然後給我換衣服,再洗澡,讓我“重新做人”。

《媽媽,螢幕内外寫人生》紀念女籃5号10号演員陸晶荪16回城

我們這幫孩子都是在大學校園裡居住和生活的,在當時社會上各種體育設施很少,且學校開展的體育活動有限的情況下,我們可以在大學裡找到體育館或乒乓球室,接觸到很多的體育設施,比如籃球、排球、足球、滑冰,等等。比如我們就打過真正的木質的乒乓球台,那感覺與在水泥台上打乒乓球是完全不一樣的舒暢感覺。也因為我們生活在大學,我們這幫孩子也更喜歡學習,也更鍛煉了我們身體的協調性,為我們在長大的過程中,健康且從容地成長奠定了智力與體力上的基礎。

未完,待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