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牛群和前妻劉肅的愛情:她為我做了太大的犧牲,她是一個好妻子

作者:天天文學
牛群和前妻劉肅的愛情:她為我做了太大的犧牲,她是一個好妻子

一個人,在人生順風順水的時候,依然要保持低調,特别是藝術家,要學會生活,自己本身就在生活中,不需要刻意當主角去體驗,而是觀察和了解,不能寫省長,那就去當省長,自己有時,不是那塊料,也沒有那樣的格局和智慧,隻需被對方允許跟蹤在他周圍,去他的機關及家裡,向他的家人及同僚、下屬了解,并默默地觀察他,同時,采訪、感受他講述,這樣做,一樣可以掌握第一手資料。讓自己處于主角的地位,那不是體驗群衆的生活,那是創新自己的人生經曆,人非完人,也許,自己走得是彎路,寫出來的作品,又怎麼可以讓人喜歡。

牛群,1949年生,天津人,他的童年和少年時代,和大多數普通孩子一樣,度過了一段平凡卻有趣的人生時光,長大後,他參軍,由于少年時代,跟人學過快闆書,在部隊被上司賞識,成了一名文藝兵,并嶄露頭角,在一次全軍彙演中,表演了相聲,之後,又經人推薦,拜師曲藝家劉學智。一個人,想要在藝術上有更大的發展,必須得跟着人學,必須得有師父領進門,而且,還得投靠名師,唯有如此,才會在藝術之路上,越走越遠。

牛群和前妻劉肅的愛情:她為我做了太大的犧牲,她是一個好妻子

在跟着師父學藝之時,他接觸到了師父的女兒劉肅,兩人同年相歲,很說得來,彼此之間漸漸有了情愫,之前,劉學智和他僅是師徒關系,現在,又加了一層翁婿關系,劉學智對他自然是傾心相授,同時,也想方設法給自己的姑父找更好的發展途徑。這樣,他便在師父兼未來老嶽丈的推薦下,跟着相聲大師常寶華學習。在藝術圈想要有出息,還得有人脈,不得不說,他的運氣還是非常好的,好運接踵而來,讓自己在人生成長之路上,芝麻開花節節高。

随後,牛群的家庭美滿,事業也風生水起,與劉肅結了婚,并生了兒子牛童,和馮鞏的合作也是家喻戶曉,好節目層出不窮。在2000年,牛群要去蒙城挂職當副縣長,和妻子及兒子商量,并稱自己在藝術上進入了瓶頸期,需要深入基層,體驗生活。對于一位藝術家而言,開闊眼界是應該的,要常遇新鮮的事,常遇新鮮的人,還得有新鮮的感受,他的這一做法,應該也很正确,但是,一個人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目标,自己到底要幹什麼,是追求藝術,還是從政?很多時候,體驗生活可以去很多地方,接觸很多人,了解很多事,但不需要讓自己成為中心,以聆聽者、觀察者的角色參與進去,一旦投身于另一領域,勢必會影響自己的目标,進而,引發許多不必要的連鎖反應,都想幹好,又都幹不好。

牛群和前妻劉肅的愛情:她為我做了太大的犧牲,她是一個好妻子

妻子支援了他的選擇,并陪着他去了蒙城,不得不說,劉肅真是一個好妻子,一到蒙城,牛群便進入了角色,成天忙忙碌碌,有做不完的事情,而且,劉肅親自上陣,助丈夫一臂之力,為了辦一所特殊教育學校,劉肅幫着丈夫四處求人,但是,現在回過頭來看這件事情,牛群似乎有些太急切,有些事,需要水到渠成。教育,如果是民辦,那它是盈利性質的,投資人有多大的能耐,出多大的力。如果是縣裡辦,那就按部就班,一步一個腳印,這樣才能走踏實了,并能形成長遠發展機制。機關做事和家裡處理衣食住行一樣,要量力而行,自己職權内能辦的,那麼,這事是正常的,若辦不了,說明這件事情有些特殊,還不到時機,需要耐心等待。

為了把縣裡的事情辦好,牛群過年都不能回家,于是,妻子帶着兒子去和他一起過年,很多時候,專業的事,由專業的人來做,特别是公務員,也需要那些熟悉基層,了解基層的人來做,公務員隊伍,要從那些基層一線的勞工、農民、戰士、知識分子等優秀人才中選撥,而且,所有從院校畢業的學生,都要到基層從勞工、農民等做起,而且,不能走過場,更不能一畢業便當幹部,當公務員,隻有和人民有感情了,才能更好的為人民服務,而想要和人民有感情,自己首先就得是一個人民,要先紮根于基層。

牛群和前妻劉肅的愛情:她為我做了太大的犧牲,她是一個好妻子

牛群也算是人民群衆中優秀的傑出代表,完全可以放下表演者的身份,純粹成為一名副縣長,不要挂職,既然有這個能力,那就紮下去,把家也帶過去,既來之,則安之。嶽母生病,妻子給他打電話,他說很忙,妻子到口的話,改成,突然有些想你了。最後,還是他的兒子給他打的電話,這樣,他才急着趕回來,也隻回來三天,又匆匆離去,稱蒙城的事情太多,讓他辦不成。任何事情,隻要按程式、按流程走,有相應的組織架構,負責人不在場,事情都會正常運轉,這種情況隻能說明,對于管理藝術,他還不是十分娴熟。但他卻有一顆高度負責的心,态度很認真、很端正,十分用心,稱得上是人民群衆的好上司。

而且,他去蒙城,讓人關注的一件事情,便是特教學校,這件事情,對于牛群而言,可謂毀譽參半,因這件事情,他被人稱作招搖撞騙,為自己斂财,無奈之下,他進行了裸捐,把自己所有的廣告費、演出費、勞務費都捐給慈善總會,并用于特教事業,甚至連自己的遺體都捐給了蒙城醫院。關鍵的是,他在做這一切的時候,并未和妻子商量,也并未提前征得妻子的同意,但最後,妻子還是了解了他,覺得他為民生着想,為蒙城發展,做一些貢獻,這樣做,她也能接受,盡管一家人隻靠着妻子幾百塊錢的收入拮據度日,但為了一項偉大而高尚的事業,一家人堅持一番也就挺過去了。有時,想辦事情,不能急,也不能猛,穩穩地進行,并要認真考慮,如何做,既然是挂職體驗搞創作,重心在創作,不需要自己下猛料,而是深入了解人民群衆如何生活,這樣做,顯然與他的初衷背道而馳,這是當縣長的架勢,有些本末倒置了。

之後,牛群任滿之後,有媒體報道,說他的一家公司資不抵債,一時讓他難以脫身,他的妻子于是親自出馬,去蒙城走訪各個企業、收集資料,最後得出結論,這家公司屬特教學校下屬企業,擁有雄厚的資金,隻負債很少的錢,具有償還能力,他才從蒙城脫身。由此可見,劉肅絕對是一個賢内助。而且,個人能力也非常強,能夠處理各種複雜的事務,并且,在溝通和交流方面,也特别的突出。因了妻子的幫助,牛群才算把自己的工作移交出去,并順利回京。在複雜環境中走出來的牛群,回京之後,情緒有些低落,但妻子還是鼓勵他,讓他進行自己的藝術表演,并替他和馮鞏聯系,看有沒有節目,能夠讓牛群出演。馮鞏當時正拍一部電影,聽說牛群回來了,一口答應,讓他馬上去劇組報道。人在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自己的初心,不論面對多麼大的挫折,一定要牢記自己當初所追求的目标,心中所擁有的夢想,哪怕面對再大的困難,都需要迎難而上,努力克服,不能半途而廢,放棄自己的初心和目标。

牛群和前妻劉肅的愛情:她為我做了太大的犧牲,她是一個好妻子

在妻子的勸說下,牛群去劇組報了道,但是,很快,他又突然失蹤,妻子聯系他,牛群說,正找了個地方進行創作,在當年的春節晚會,他和趙本山還有宋丹丹演了獨幕喜劇,并取得了極大的成功。所有喜歡他的人滿以為,他就此能夠在藝術上一路高歌猛進,把自己在挂職過程中所收集的素材,好好創作出許多豐富的作品來,但随後,他繼續陷入了蒙城風波之中,未能消停,接着,又和妻子離婚,離婚是劉肅提出的,他答應了。一時間,把他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連春晚都不接受他和馮鞏的相聲節目,對于他在蒙城挂職的那一段歲月,他說,我不後悔,我在基層學到了許多寶貴知識,積累了大量的創作素材,唯一令我遺憾的,還是我的妻子,她為我做了太大的犧牲,她是一個好妻子,好母親,但我不是一個好丈夫,好父親。從如今的情況看,這五年時間,卻是他藝術生涯的滑鐵盧,也是他事業上的麥城,從此,他一蹶不振,再難恢複當初的巅峰時期,也讓喜歡他的人們,少看了許多精彩的節目。

一個在藝術上很有造詣的表演藝術家,卻在邁向仕途的道路中,讓自己滑落是非的深淵,其中曲折,一言難盡,但與他的初心,很顯然,有了背離。一個沖着體驗生活、創作作品的人,卻一心謀着從政的路子而去,原本是一個觀察者的角色,突然間讓自己成了主角,有些喧賓奪主,未能搞清楚主次,說明他的生活中,有些時候,未能很好的控制自己,也分不清輕重緩急。同時也說明,一個事業正紅的人,内心還是有些浮躁,同時,不是專業的人,别幹專業的事情,隻能把事情越幹越槽。至于辦特教學校好不好,是好,但這事,由教育口的人來辦,如果有人脈及資金,把相關資源牽線推薦給教育口即可,不是自己舍身處地紮裡去,這其實是一種不懂工作方法的表現。他是一個成功的藝術家,卻不是一個成熟的縣上司。更重要的是,他在經營愛情方面,未能在發展事業之餘兼顧好自己的家庭,這也是一大不足之處。好的愛情,是需要在發展事業的同時,也要兼顧家庭。

文/家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