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軍進入白俄羅斯、英國反坦克武器抵達烏克蘭、加拿大特種部隊進入烏克蘭之後,基輔迎來了一位重量級人物,那就是美國務卿布林肯。
19日,布林肯在烏克蘭表示,美國真誠地希望通過外交、談判的方式解決沖突。白宮強調,布林肯将與澤連斯基舉行會談,以兌現美國“支援烏克蘭捍衛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承諾。
離開烏克蘭之後,布林肯将前往德國首都柏林,并與歐盟商量“如何應對俄軍”。
布林肯通路烏克蘭之前,德國外長貝爾伯克、美國CIA局長恩伯斯,以及多名美國參議員,已經來到了基輔。表面上在勸俄羅斯“以和為貴”的白宮,實際上一直都在為烏克蘭提供進攻武器,比如飛彈。
美國的布局很簡單,那就是讓盟友打頭陣,然後推動俄歐交惡、迫使德國叫停“北溪2”,最後維護美元霸權,讓美國坐收漁利。

所謂的“白宮希望與莫斯科和談”,不過就是美國掩人耳目、張口就來的表态而已,不值得相信。
就在歐洲上空戰雲密布之際,德國、土耳其和日本等各大勢力,紛紛出招了。
算上北約30國和烏克蘭、日本,對俄施壓的國家至少有32個,主動充當反俄先鋒的就有烏克蘭、羅馬尼亞和波蘭。
烏克蘭軍方表示,“如果俄軍發起軍事行動,烏克蘭軍隊将戰鬥至最後”。
或許是為了與俄軍一較高下,烏克蘭軍隊正在刻苦訓練,并在俄邊境部署了12.5萬名士兵。此外,澤連斯基還在頓巴斯附近修建了浮橋,以随時準備增援俄烏邊境。
日本則想趁亂奪取南千島群島,然後給俄羅斯一個下馬威。
就在此時,主動為烏克蘭提供無人機、在黑海與美國舉行聯合軍演的土耳其,站出來刷存在感了。
埃爾多安強調,已經對普京和澤連斯基發出了邀請,呼籲俄烏總統在土耳其舉行會談,以解決兩國之間的分歧。埃爾多安表示,土耳其願意作為調停者,幫助俄烏用和平的方式去解決問題。
普京和澤連斯基都沒有搭理埃爾多安。接下來,埃爾多安打算分别造訪俄羅斯與烏克蘭。
明眼人不難看出,表裡不一的土耳其另有布局。如果土耳其真想推動局勢降溫,為什麼還接連幫着美國挑釁俄羅斯,難道隻是為了看熱鬧?
對烏克蘭而言,當務之急是獲得歐盟的幫助。19日,烏克蘭駐德國大使安德烈表示,希望德國能為烏克蘭提供軍艦和防空武器,烏克蘭必須確定在黑海、亞速海的利益,德國應該以英國為榜樣,主動為烏克蘭雪中送炭。
德國并沒有答應烏克蘭。德國總理朔爾茨的選擇是兩不得罪,即拒絕為烏克蘭提供進攻武器,同時警告俄羅斯保持克制。
朔爾茨強調,如果俄軍不聽勸告、對烏克蘭發起進攻,德國很可能會叫停“北溪2”。
與美國相比,俄羅斯這邊的盟友,隻能用“少得可憐”去形容。
2月份,俄羅斯将與白俄羅斯舉行聯合軍演,很快,普京将在莫斯科會見伊朗總統萊希,從俄羅斯的那句“或将在委内瑞拉部署飛彈”來看,委内瑞拉是力挺俄羅斯的。
但即便如此,俄羅斯陣營的力量仍然很弱,與英法德日比起來,伊朗、叙利亞、委内瑞拉、白俄羅斯等國的實力,的确不是一個級别的。再加上俄羅斯經濟狀況萎靡不振,真打起來,俄羅斯是耗不起的。
這同樣是普京讓美國“快速給出回答”的根本原因,俄羅斯經濟撐不起曠日持久的對抗。
從互相放狠話、舉行“沒有結果”的談判、增兵邊境舉行軍演、各自拉攏盟友,美俄之間的對抗一直都在更新。誰也不知道局勢會如何變化,普京與拜登的選擇似乎都是見招拆招。
在各大勢力選邊站的情況下,怎樣阻止歐盟介入沖突、獲得強力盟友的支援,是普京接下來必須面對的挑戰。
至于美俄誰能更勝一籌,且拭目以待吧,真正的較量沒準還在後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