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末年,祖龍秦始皇去世,天下大亂,群雄割據,短短幾年時間,看似強大不可戰勝的秦國轟然倒塌。但是很奇怪的是,一直到秦朝滅亡,與起義軍戰鬥的一直是章邯率領的,由刑徒和囚犯組成的秦軍,當年消滅六國統一天下的秦國虎狼之師哪裡去了?而秦始皇征服嶺南的50萬大軍,又為什麼不回援中原呢?

秦國征服嶺南形勢圖
網上有“始皇遺诏”之說。據說趙佗在南征之時,秦始皇專門叮囑趙佗說,嶺南是新占之地,大軍必須時刻鎮守,即使華夏地區有傾覆之危,也不許回援,否則嶺南将不複華夏所有。但始皇遺诏隻見于電視劇之中,史書中并無記載,應該是是被後人杜撰。而嶺南50萬大軍,之是以不回援,主要是由于:
祖龍秦始皇
第一,嶺南的秦軍有自立之心。
征服嶺南的50萬秦軍主帥屠雎戰死後,由任嚣擔任主帥,任嚣看到秦末天下大亂,他首先想到的并非回援中原,而是斷絕交通,自立嶺南,甚至任嚣還說出了“秦無道”的話。
任嚣還未來得及實施他的計劃,就已病死,大軍統帥由副統領趙佗接任。趙佗繼續實行了任嚣的想法,他殺害不肯歸附他的秦國官吏,并斷絕與中原的交通,在嶺南自立為王。
趙佗
第二,有很多人想的不一樣,這50萬秦國南征大軍并非全部是由老秦人組成。
嶺南大軍主要的組成是被滅的六國之人。包括主帥趙佗,他本是趙國之人,并非秦國出身。
此時距六國被滅剛過十幾年的時間,組成50萬大軍的六國之人對秦國并沒有深厚的感情,甚至很多人對秦國依然懷有滅國之仇。是以,對于秦末大亂,秦國有覆亡危機的局面,嶺南大軍很多人不但沒有救援的打算,甚至暗自叫好,幸災樂禍。
秦國大軍
第三,後勤條件所限。
這50萬大軍并非全部都是軍人,而是拖家帶口,此時的嶺南屬于剛被征服的地區,不但環境惡劣,土著叛亂不斷,物産也極其落後。即使趙佗真的率領這南征大軍北上回援中原,沒有了中原地區的支援,趙佗的大軍也沒有足夠的後勤物資可以供應大軍跨越數千裡到達中原地區。
趙佗所立南越國
第四,一旦北上,嶺南大軍随時面臨着被切斷後路和家眷被報複的危險。
嶺南地區是剛剛被占領幾年的新拓之地,由于戰争和家園被占領,當地的土著對南征的大軍懷有刻骨的仇恨。一旦嶺南大軍主力北上,嶺南大軍的家眷們必然要受到土著的報複。這也使得南征大軍無法毫無顧忌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