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厄運,是“天才兒子”金曉宇必須穿過的深淵

作者:安徽商報

金曉宇是個雙相情感障礙者,也是一個眼部殘障人士。

是一個翻譯家,是他父親心目中的“天才兒子”。

是七家影視公司眼中的中國版“約翰·福布斯·納什”。

是無數讀者心中的光,是“命運賜我荊棘,我卻報之以歌”的代言人。

但他也是一個無比真實的個體,小到隻有他最親近的人才能夠承載的那種真實。

他一隻眼睛失明後,反過來安慰爸媽:沒關系,習慣了。

厄運,是“天才兒子”金曉宇必須穿過的深淵

金曉宇少年時和父親的合影

他在家裡砸壞過好幾個電視機,甚至還打過好幾次人;但他爸給他買的學外語和看電影的電腦,他卻從來不砸。

他吞安眠藥、試圖上吊;可他對家裡最大的要求是買書——英語、日語、古文、圍棋、音樂、繪畫、地理等,各種書籍買了兩百多本——健康的他是熱愛生活的。

看他學英語,可不像一個“天才”。看外語電影做一個紙條擋住字幕再看,跟我一個樣。

他每年都要去精神病院住院,甚至是以錯過了母親的逝去;但他抱着阿爾茨海默症的媽媽去大小便,每幾個小時一次,持續三年。

面對媒體,他的話并不多,沉靜而不覺其寡言;但他卻讀過浙圖裡所有的外語小說。這是他說服爸爸支援自己翻譯的論據:“你到浙圖查下借閱登記卡,我借過的每本書,都有金曉宇的名字。”

厄運,是“天才兒子”金曉宇必須穿過的深淵

金曉宇和父親金性勇。圖據《杭州日報》

命運到底殘不殘酷呢?

很殘酷。你抓到什麼牌,就要按照手上的牌打下去。七零八落又如何?你沒有任何道理可以講。

起碼還有牌可以打——你隻能這麼安慰自己;起碼,還活着。

這個世界偉大的地方就在于,總有人在絕望的時候提醒你,溫柔能夠持續地驅逐殘酷。

就像金曉宇和他讀過的《浮士德》、金性勇和他讀過的《躁狂抑郁多才俊》,還有我們在這個寒冷冬日讀到的“天才兒子”。

厄運,是“天才兒子”金曉宇必須穿過的深淵

金曉宇的翻譯作品

支撐這個家庭前行的,不是才華,而是一份人性推動的倔強;隻是才華讓這份倔強撞見世道人心。但沒有才華,平凡的人們依然要堅持下去,一直到酒店關門再走。

金曉宇在他的譯作《誘惑者》中也有一句話:風,星星,石頭上的流水,整個快速運動着,看似搖搖欲墜的世界都能得到解答,在黑暗中我踉跄前行,伸展雙臂,擁抱着漆黑的世界。

厄運是努力活着的人必須穿過的深淵,給那些希望獲得救贖和力量的你我他。

安徽商報融媒體評論員 梁巍

稽核:馬翔宇 編輯:李享 校對:張建平

厄運,是“天才兒子”金曉宇必須穿過的深淵
厄運,是“天才兒子”金曉宇必須穿過的深淵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