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難啊,人生真的好難”
“I think NBA has given up on me”
林書豪在2019台灣分享會《等待的藝術》中潸然淚下,并坦言自己并不是一個愛哭的人。
視訊前面是Lin淚目的鏡頭,看完整的視訊或者直接拉到2:40
一時之間,質疑的人蜂擁而來,F君看球也差不多十年了,當年也是粉過姚明,麥迪,艾佛森,科比,但是對于不是全明星,甚至不算球星的Jeremy Lin,F君更為關注。Lin背後的故事,最好的诠釋了普通人追求夢想的一生。
30多年前,一對夫婦長途跋涉來到美國普渡大學求學,并且感受下當地的籃球文化,他們是年輕的林繼明和吳信。他們都是工程師,但是林繼明确對NBA産生極大的興趣,而且,對他們今後的孩子也是影響巨大的。
美國,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NBA,世界上對頂尖的籃球聯盟,這兩者恰好發生了微妙的化學反應,對一個叫Jeremy Lin(林書豪)孩子影響巨大。
但是,籃球,黑人的運動裡,不是所有人都能成為姚明或者易建聯的。姚明父母,分别是2.08m,1.88m,都是上海隊的球員,國家隊的主力;易建聯的父母是手球運動員,而不是籃球,但是并不影響基因,他父親,2.13m,母親也有1.72m。
然後林繼明隻有1.68m,母親吳信也隻有1.68m,而且他們都是工程師,甚至是跟籃球的緣份僅僅是從來美國讀研看NBA才開始的。

或許看到這裡,你覺得故事本來就該結束了,林書豪最多也隻是一個籃球愛好者而已
并不是
林繼明在業餘時間鑽研籃球技術,甚至對着錄像自己去教孩子們打球,《Linsanity》紀錄片裡面曾經提過,母親送他去學鋼琴,但是每次都是應付完就奔去球場。
——他已經瘋狂愛上籃球了。并且他有足夠的球商,有大局觀,很快了解戰術,知道什麼時候該投籃或者傳球。
盡管朋友們對吳信說,放棄吧,你孩子沒有天賦也沒有強大的基因,不如好好學鋼琴。
偏不,家裡人包括母親在内都很支援很尊重孩子們的愛好。就算是以後有一技旁身吧,吳信心裡想到。
到這裡,感覺故事還是要結束了,他隻是一個比一般人強一點的小孩而已,最多在學校參加一下比賽。
很遺憾不是
他在Palo Alto High School(帕拉奧圖高中)成為校隊的隊長,高中聯賽貢獻場均15分,6籃闆,7助攻,5搶斷的資料。雖然這個學校是華人學區學校,體育一向不是強項,但是,那個賽季他們取得了32勝1負的戰績,包括決賽51-47戰勝美國全國排名較高的聖母高校(Mater Dei),赢得加利福尼亞州校際聯盟第二級(CIF Division II)冠軍。獲得“北加州分區第二級最佳球員( Northern California Division II Player of the Year)”并入選“全加州高中第一隊”(Cal-Hi Sports first team共有十人)。
看到這裡你覺得有轉機了嗎?高中全國冠軍,加州高中第一梯隊,但是并沒有。高中畢業後,他申請了八所常青藤籃球名校,但是,歐文的杜克大學,威斯布魯克的UCLA,普林斯頓大學等等都拒絕了他,隻有哈佛大學和布朗大學錄取了,但不提供獎學金。于是他去讀哈佛主修經濟學,輔修社會學。(哈佛沒有運動獎學金,也沒有體育特長生)
或許他的籃球生涯該結束了,應該好好念一個哈佛,畢業去華爾街拿個30w美刀不在話下,畢竟,在美國,或許,黃種人就不應該出現在球場
他早已習慣被觀衆罵為“糖醋豬肉”,“Chink”,“眯着眼睛能打球嗎”,“滾回你的國家吧”,并且,哈佛大學本來就沒幾個能進NBA的,就算有,也是邊緣球員,更何況你是黃種人?
大學教練從來都會帶着有色眼鏡看你,力量不行,速度不行,根本不可能是潛力股……盡管他大學生聯賽交出聯盟二陣的成績,抱着一絲希望去參加NBA選秀,但是事與願違……
第一名,John Wall,第二名……一直到第二輪最後一名,沒有聽到Lin的名字。毫無意外,他落選了。最後的一絲希望都熄滅的了嗎?
并沒有
後面的事情或許大家都知道,他被勇士拾起來,成為第二位進入NBA的哈佛畢業生。那年,Stephen Curry已經是二年級生,但是命運卻兩個軌迹。正當他正為可以在生活的加州打球而高興時,被下發下屬聯盟NBDL,最後直接被裁了……
然後就是一系列的簽-裁-簽-裁……他甚至不敢租房子,偶爾住在哥哥房子的沙發上,因為,他也不知道下一步會淪落到哪個球隊。或許他就應該去華爾街做個交易員。
在美國的聖誕節,在大家歡喜的日子,他卻被裁了,或許他真的不适合籃球。
後面尼克斯隊因傷員過多,簽下他作為替補。終于機會來了,對陣籃網,主力受傷,Lin替補上場,取下全場最高的25分獲勝,下場對爵士,首次首發,再次獲得全場最高的28分,對湖人,在科比頭上摘下38分,讓科比記住了這個小子,那時,紐約刮起了一陣Linsanity(林瘋狂),甚至還登上了紐約時報。
他在紐約掌控着進攻,卻因為紐約認為他不值得,不比對火箭報價。
他在火箭打着無球進攻,極少的球權,依然貢獻着13分+6助+3闆,三分提高到36%。
他在湖人直接被教練DNP,正常坐在場下觀看比賽,因為那是“教練的決定”。
他在黃蜂拿着210萬,每場得12分+3助+3闆,大部分時間作為替補,幹着每年1500萬的活。
在這個鐵骨鋼筋的聯盟掙紮,嘶吼,倒下,然後站起。
Damn!不能放棄
13年底右膝扭傷,20天後背部舊傷複發。
15年上呼吸道感染,之後又是左膝扭傷,年底右腳踝扭傷,短暫康複後,16年右腳踝再次扭傷,背部疼痛。
上個賽季,他左腳拉傷,17場沒有打,然後背部再次拉傷,腿筋舊傷複發,26場缺席。
年初的3月,右腳踝扭傷,整個賽季錯過了46場
所有人的質疑,你不是Chosen One的詹姆斯,也沒科比的身體素質,You should have done
直到去年的一次倒地,作為職業球員的你早就知道裡面韌帶已經糟透了,反複告訴自己,I am done, I am done.
然後球迷告訴你 Never done 看看這一路走來,哪個瞬間放棄了就沒有今天的你?
去年夏天,看了前半部《這就是灌籃》,直到Lin歸隊訓練就沒再追了。他是一個很好的情緒控制者,球隊危機時不會大呼小叫,取得領先時不洋洋得意,同時也會為小球員争一口氣以牙還牙。或許這就是在經曆了上述經曆的成熟表現吧。
直到後來去了老鷹,雖然他前期打得比特雷楊更好,但是教練基于球隊發展的考慮,給楊更多上場的時間,但是書豪無可抱怨,還會對新人指導。Lin的分享會視訊曝光後,作為前隊友,他也第一時間鼓勵Lin。
很多人質疑他撿來總冠軍,他自己也承認他配不上這個冠軍,甚至很多人不了解他有什麼好傷心的,但是他坦然,打球不為名不為利,隻想在籃球的最高殿堂超越那個“林瘋狂”的人。
或許,這就是 追夢者的最高境界,那些噴子們,在question别人的時候,想過Lin背後的努力和付出了嗎?
NBA球員的平均職業生涯隻有5年,更何況是韌帶受過傷的Lin。強如Kobe,在跟腱斷裂後,也隻苦苦支撐了兩個賽季,我不知道Lin還能發光發熱多久。即便不在NBA了,希望Lin能保持健康,以後能有機會去看一場你的球賽。
畢竟,你的故事激勵了衆多的平凡卻struggle for a better life 的人
Jeremy Lin,nerver done
你一直是我心中的黃種人第一後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