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華為之後,又一科技巨頭被美國盯上,理由一模一樣

随着經濟的快速發展,大陸企業的實力也越來越強,在财富世界500強榜單中,入圍的企業數量已經超過美國,位居世界第一。當然,不隻是在數量上,在品質上也是不斷提升。這些年大陸非常注重科技研發和創新,投入也非常多。

資料顯示,2020年大陸研發投入經費達到24393.1億元,比2015年增加了1萬多億,增長速度非常快。去年12月,全球研發投入TOP2500企業釋出,美國上榜779家企業排第一,而中國683家企業緊随其後,差距已經不是很大,其中華為排在全球第二。

随着對科技創新的重視,大陸在很多領域都實作了技術突破,特别是在5G,人工智能,雲計算等領域,大陸并不落後于美國。科技實力的逐漸強大,讓美國感到壓力,于是采取了一系列的封殺措施。

華為之後,又一科技巨頭被美國盯上,理由一模一樣

華為作為大陸科技企業的代表,近10年在晶片上投入大量資金,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成績,但這卻遭遇了美國的打壓。為了擊垮大陸這家最優秀的科技企業,不但限制華為進入美國市場,連其它和華為合作的企業都被限制了。台積電不給華為生産晶片,導緻華為手機銷量大幅下滑,2021年華為營收減少了2000多億。

不過,華為并沒有被打垮,反而頂住壓力,全面出擊,先後推出了鴻蒙、歐拉系統,截至目前,全球搭載HarmonyOS裝置數量超過3.2億,成為全球第三大智能終端作業系統,可以說成就非凡。另外,華為還組建了五大軍團,向多個業務進軍。相信用不了多久,華為将再次雄起。

除了華為外,美國過去幾年時間,還将很多中國企業拉入“黑名單”,限制提供技術服務等等。如今,又一家科技巨頭被盯上,随時可能被美國下手。

華為之後,又一科技巨頭被美國盯上,理由一模一樣

據英國路透社報道,美國正在審查阿裡巴巴的雲計算業務是否構成風險,理由是“國家安全”,和當初調查華為一模一樣的借口。

前面說到大陸在雲計算領域的發展并不輸給美國,其中阿裡雲更是處于世界領先地位,是全球第三,亞洲第一大雲計算廠商。

早在2009年,阿裡就進入雲計算領域,由王堅帶領,并得到了馬雲的支援。在投入了巨大的資金和人力後,阿裡雲逐漸取得效果,合作的客戶越來越多,收入不斷提升。到2020年突破600億元,預計2021年能達到800億元,成為阿裡增長最快的業務之一。

華為之後,又一科技巨頭被美國盯上,理由一模一樣

如今的阿裡雲取得了很多技術突破,比如自主開發了服務全球的超大規模通用計算作業系統飛天(Apsara),它可以将遍布全球的百萬級伺服器連成一台超級計算機,以線上公共服務的方式為社會提供計算能力。基于這套作業系統,阿裡王堅還成功當選了中國工程院院士。

此外,去年12月,阿裡雲在計算、存儲、網絡、安全四項核心評比中均斬獲第一,是中國雲首次超越亞馬遜、微軟、谷歌等國際廠商。不得不說,阿裡雲的科技水準越來越高。

阿裡雲的作用到底有多大呢?我們都知道如今每家公司都有大量的資料需要存儲,過去都要依靠美國的甲骨文等公司,不但要交不少的費用,還擔心資料安全。自從有了阿裡雲後,基本上就可以取代了。阿裡雲在全球擁有400多萬客戶,在中國市場佔有率近50%,據中國社科院透露,阿裡雲已為社會節省超過2000億IT成本。

華為之後,又一科技巨頭被美國盯上,理由一模一樣

其實,阿裡雲在美國的業務并不多,年收入不到5000萬美元,有福特、IBM一些合作公司。美國盯上阿裡雲,真實的目的很可能是想限制它的發展,畢竟在雲計算領域,大陸已經有公司可以和美國企業同台競争,一點都不遜色。就像之前華為在5G方面取得領先水準,美國就想盡辦法施壓、遊說各國不要使用和華為5G。

對于美國市場,阿裡也曾有過遐想。2017年,馬雲和美國前總統特朗普會面,談到要通過阿裡電商平台将美國産品出口到中國,并承諾為美創造100萬個工作崗位。不過,這個願望最後落空了,并沒有實作。

華為之後,又一科技巨頭被美國盯上,理由一模一樣

此前,在華為遭遇美國打壓後,很多人盯上阿裡,騰訊,說這兩家公司沒有事情,是因為沒什麼技術含量,特别是在2020年阿裡殺入社群團購後,人民日報評論說網際網路企業不要盯着幾捆青菜,幾斤水果,科技創新才是星辰大海,很多人就批評阿裡。

實際上,阿裡有不少的技術創新,阿裡達摩院還研發出了首款AI晶片,還有很多成果。如今被美國盯上,希望它不會受影響。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