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的機房,我的“兵”

小劉是一家知名外企的IT支援工程師,遊刃有餘地管理着可以用“複雜多變“來形容的公司資料中心。而在兩年前,當時還在一家本土企業做網管的他卻沒有這麼輕松。回憶當時的經曆,小劉頗有些 “不堪回首”。

“很多本土企業對于IT這塊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我那時所在的這家公司也是如此。由于機房使用的UPS産品及制冷系統已經無法滿足要求,是以在業務最繁忙的時候卻往往 ‘不作為’,形同虛設。”小劉說。與此同時,供電系統不完善的問題,也使得公司的關鍵資料和資訊經常處于一種不安全的狀态,在緊急時刻的資料丢失問題頻頻發生。

2007年,小劉來到現在這家主做财經資訊的國際知名企業做IT支援工程師,這也成為了小劉真正體驗高效資料中心的開始。作為業内的财經資訊的上司者,他現在所在的這家公司為了實作對市場全面的覆寫,正在展開大規模收購。公司交給小劉的一項重要任務之一,就是把所有新×××公司的資料庫集中在一個地方,便于統一管理和規劃。

而随着收購公司數量的增加,小劉也開始正切地感受到采用高效資料中心機房解決方案所帶來的與以往不同的管理和使用感受。小劉的公司位于CBD核心地區的高層寫字樓裡,寸土寸金,機房IT裝置部署時,怎樣在有限空間裡解決高密度負荷問題呢?公司預購了許多刀片伺服器作為資料中心的“主力”,但刀片伺服器密集空間中産生的局部熱點應該采用怎樣的制冷方式呢?機房内部空間本已很緊張,地上如果布滿各種資料線和電源線,怎一個亂字了得!帶着最初的擔憂,小劉開始面對這些挑戰。

小劉的上司和他強調,資料中心的“uptime”(安全運作時間)是頭等大事,作為IT支援工程師最關心的也莫過于此。然而按照小劉以往的經驗,通過傳統的制冷空調以及供電系統很難避免當機的發生,而且在伺服器局部熱點溫度超過38度後,便會頻繁當機。

不過當他在采用了由全球領先的關鍵電源和制冷服務提供商,施耐德旗下的APC所提供的英飛(InfraStruXure)解決方案建構的公司資料中心裡工作了一星期後,之前的所有擔憂都煙消雲散。

小劉發現,這套內建了機架、制冷、電源、管理與維護的綜合解決方案,可迎合網絡關鍵實體基礎設施需求變化而變化。作為機房的“指揮官”,小劉對這個“奇兵”相見恨晚。

首先是機房溫度上明顯的變化。小劉至今還清晰的記得, 由于之前那家公司的機房空調裝置頻繁出現故障,機房溫度經常一不小心就高達40度,也是以而付出了損失兩顆CPU的慘重代價。而現在的公司則引入了APC專門針對機櫃制冷的InRow解決方案,其緊靠機櫃的設計,不但縮短了機櫃和空調之間的距離,也縮短了冷熱空氣的循環路徑,這樣一來縱然有更高的熱負載密度,制冷系統仍然能針對性的進行局部降溫。另外,InRow不僅能促進适宜的空氣流通,還能透過熱通道的密封,對其熱空氣進行充分的遏制,有效的根除冷熱空氣混合的現象。

這一不同讓小劉倍感欣喜,同時他也感覺新的機房與以前公司相比,自己的工作也更加輕松。使用InfraStruXure(英飛)系統之後,自動化程度非常高。以前在原來公司的機房工作,會發生突然停機等突發狀況,安全級别低。現在則絕對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機房一旦出現故障,馬上會有相應提示。隻要遇到問題,黃燈便會亮起,提前預警,靈敏度也非常高。看到預警信号以後,小劉就可以提前排除故障。

“過去,要找到機房出現的故障要經過一番周折之後,才能找到故障源。現在的公司則大為不同,機房一旦出了問題,就會有明确的訓示。即使是遠端會診,也能同樣得到高效精準的檢修。”小劉贊歎道。不僅如此,APC獨有的上走線設計還節省了地面空間,避免了地面上“剪不斷,理還亂”的資料和電源線。“這一看似簡單的改變,卻讓公司的高密度資料中心變得井然有序。”小劉說。

“奇兵英飛”幫小劉“擺平”了之前讓他煩惱不已的一系列問題,APC英飛系統合理規劃的元件讓小劉不會為公司提出過度規劃的預算表,随着收購公司數量的增加,随時可以調整資料中心的布屬,容量變更軟體還可以模拟計算出改變後的情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