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標準時間2月26日消息,英國《金融時報》網絡版今天撰文指出,微軟聯合創始人比爾·蓋茨(Bill Gate)近日表示,應該對代替一些人類工作的機器人征稅,然後将這部分所得用于勞工技能教育訓練或教育用途。一石激起千層浪,蓋茨這番話在科技行業引發了激烈讨論。有人認為,征收“機器人稅”是在開倒車,隻會減慢人工智能等相關行業創新的步伐,給創造就業的新興技術設定障礙。

▲日本石黑浩實驗室打造的機器人主播
以下為文章全文:
科技革命有時給一個國家的财政及其公民帶來難以預料的長期影響。一百年前,席卷農業和交通運輸行業的新技術浪潮讓美國社會陷入動蕩,該國稅制也是以發生永久改變。
自動化浪潮或導緻大量失業
美國西北大學經濟曆史學家喬爾·莫基爾(Joel Mokyr)說:“農民開始武裝起來反抗政府,這也成為推動美國進步運動的主要原因。”再加上群眾對鍍金時代工業家們斂聚的巨額财富感到憤怒,這些壓力最終導緻美國政府推出了永久性個人所得稅。
如果說那場由科技推動的行業颠覆之舉導緻深刻的社會和财政變革的話,那麼與人類在計算機和人工智能領域最新進步所帶來的影響相比,隻能算是小巫見大巫。莫基爾說:“1890年至1914年的失業人數在今天看起來根本不算什麼。”
這一次,掀起行業變革的恐怕是機器——還是要交稅的機器。這起碼是由一個看似不可能的人想出的主意。世界首富比爾·蓋茨(Bill Gate)上周表示,也許在不久後,重新思考政府财政政策會成為必要之舉。這位微軟聯合創始人說,如果最新的自動化浪潮導緻人口大量失業的話,向機器人征稅并利用這筆錢對員工進行再教育,恐怕是應對未來社會動蕩的一個方法。
計算機技術讓人類無需再用手輸入資料
蓋茨稱,對機器人征稅還有另外一個潛在益處:由于減慢自動化的發展腳步,讓更少的人失業,可能會降低發生更嚴重的社會動蕩的風險——這種風險恐怕會導緻一些新技術集體遭到封殺。
但人為推遲帶來極大益處的新技術的前進步伐,肯定會造成不滿,至少機器人技術和人工智能領域的工程師和創業者會有這種情緒。卡内基梅隆大學計算機系主任安德魯·摩爾(Andrew Moore)說:“我們許多人認為,将新技術推向市場是道德上的需要。但我發現人為阻止新技術的發展腳步,是一種很讨厭的行為。”
直接對高科技征稅,并不是蓋茨提出的唯一想法。他還建議,應該對生産力更高、利潤率更高的行業上稅。但是,作為最成功的資本家之一,蓋茨由于提出“機器人稅”的概念,也是以處于一種很尴尬的境地。歐洲許多政治家都支援對機器人征稅,其中就包括法國社會黨總統候選人本瓦·阿蒙(Benoît Hamon)。歐盟議會最近收到的一份報告也提出了這種想法,雖然它在這個月被推翻。
對人工智能相關行業帶來沖擊
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教授戴維·奧托爾(David Autor)表示,“機器人稅”并不完全與當今稅務政策的一些方面相抵觸。“我們對移動通訊征稅,用以承擔公共服務費用;我們對房地産征稅,用以支付公共住房的費用,”他說。
然而,對機器人技術和人工智能的成果征稅,将是以财政手段對它們的發展強行進行大規模幹預的行為,畢竟,機器人技術和人工智能是無人駕駛汽車和可代替人類分析師的智能計算機等颠覆性力量背後的驅動力。
批評人士稱,對自動化技術征稅之是以是一個糟糕的主意,原因不勝枚舉。例如,如何确認導緻人們失業的技術,這本身就是一個難點,更别提上稅了。“機器人”的概念總是難以界定。這一術語讓人想起了類人機器的畫面。但事實上,大多數自動化形式通常隻是與一些技術有關,而這些技術根本不能與某些行業的失業直接聯系起來。
自動化解決方案提供商Symphony Ventures首席執行官戴維·普爾(David Poole)說:“機器人并不是等同于人類的機關,大多數并不是實體機器人,而是計算機軟體。它們與電子資料表格真的沒什麼不同之處。”普爾自稱對自動化技術未來充滿樂觀。
例如,許多軟體程式和計算機服務不久将會被灌輸機器學習,大多數新技術将擁有更高的智能化水準。确定哪些系統會導緻失業并制定相應的稅收制度,是不可能的事情。
類似問題源于對一些技術的定位,這些技術會消除傳統的工作形式,同時又不會危及創造未來就業崗位的技術。實際上,它們通常都是一樣的。個人電腦就是一個典型例證。頗具諷刺意味的是,蓋茨之是以擁有860億美元的個人資産,個人電腦功不可沒。
自動化技術的益處不勝枚舉
普爾說:“在我們擁有個人電腦之前,都是由專門的職員來處理電子表格。這樣的職員數以十萬計。”作為第一款可讓個人電腦充當辦公工具的電子表格辦公軟體,VisiCalc給那些崗位敲響了喪鐘。但是,通過讓電子表格自動化,個人電腦還創造了新的就業機會。普爾說:“接下來發生的事情是,有些人成了分析師,出現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全新行業。”
這種技術變革的影響是,完成相同任務所需要的員工數量越來越少。但與此同時,之前沒有經濟效益的新任務成為可能。通過代替大部分日常任務,自動化革命遺留下來的一些工作崗位,會讓人感到更滿意——至少對那些有工作的人來說是如此。這是另一個不能通過征稅來減緩自動化技術普及速度的原因。
Cafe X是一個由機器人打理的咖啡亭,近日在獲得風險投資後,在舊金山開設了第一個門店。在那裡,機械臂可以拿着杯子倒上咖啡,然後放到顧客跟前。在這種情況下,隻需要一個人就能管理整個酒吧,回答顧客問題,處理其他任務。CaféX創始人亨利·胡(Henry Hu)說:“它們做了許多本應由咖啡師做的事情,比如泡咖啡,每天數千次移動杯子。相比人類,機器人在工作中不知疲倦。”
對新裝置征稅,還有可能會阻礙一個頗具前景的新興行業的發展——這個行業脫胎于機器人技術和人工智能的最新進步。風險投資公司Lemnos Labs合夥人傑裡米·康拉德(Jeremy Conrad)說:“這肯定會增加稅務負擔,對這些新興行業也是有害的。”Lemnos Labs投資了一些機器人技術和硬體創業公司。
有人指出,一些因受益自動化而利潤更高的企業,目前其實已經被征稅。矽谷頂尖科技創業公司孵化器Y Combinator總裁薩姆·阿爾特曼(Sam Altman)說:“如果機器人為主人創造了财富,那當然應該征稅了。一旦機器人優于人類,不再是人類所擁有的東西的時候,就會帶來一系列複雜的問題。”
恐怕帶來更深遠的社會變革
這些觀點提出,任何确認并對颠覆性技術收稅的提議,都會有反對的聲音。盡管如此,如果下一輪自動化技術的沖擊如許多人所預測的那樣深遠的話,那麼要求調整稅務制度的壓力會增加。蓋茨就對“機器人稅”的前景并不樂觀。他說:“你一下子就邁進了所有取代傳統工作的活動的門檻。結果,多種工作就會被同時連根拔起,比如說倉儲工作、駕駛和房屋清理工作。”
還有人認為,失業帶來的影響會迫使政府通過稅制改革來實作某種形式的财富再配置設定。摩爾說:“如果你對機器人革命與農業革命和工業革命進行比較,很顯然前者發展的速度是後者的四到五倍——農業革命和工業革命都帶來了深遠的社會變革。如果你提升了生産率,但讓财富的配置設定變得更糟糕,此舉不會讓世界變得更美好。”
向所有公民發放津貼(通用性基本收入)的想法,已經獲得了部分經濟學家的積極響應。除此之外,蓋茨還提議用“機器人稅”的收益來對勞工進行教育訓練,讓他們從事機器人所不能做的工作,特别是在護理行業,這也為避免人類大規模失業所帶來的最佳希望。
蓋茨的這一提議得到了微軟現任CEO薩提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的積極響應。納德拉說:“美國在護理人員數量上面臨着短缺,老年人護理人員的缺口甚至更大。人類感同身受的品質以及良好的表達能力,都可以創造許多就業崗位。”如果這種努力結出碩果的話,機器人和人類将來就可以和平共處,在各自的職業領域發揮作用。然而,這并不意味着機器人和人類可以一起輕松承受稅收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