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建國後考古專家進入康熙陵墓,為何出來後就決定封墓?

康熙作為清朝有名的賢能與開明的皇帝。他的一生多有傳奇色彩,他幼時犯天花病,這種傳染病在當時屬于沒有人敢保證自己能治,都需要隔離治療,他幸運的活了下來,也是以有了抗體,在之後的疫病橫行期間他都能活下來。他大膽罷黜權臣,啟用漢臣,并遠征東北與沙俄簽訂合約,又禦駕親征西北平定叛亂,一生可謂是波瀾壯闊。他死後埋入墓陵也竟然成為一種傳奇。

建國後考古專家進入康熙陵墓,為何出來後就決定封墓?

他的墓陵不知遭到多少盜墓賊的眷顧。第一次有記載的大型盜墓,就是軍閥混戰期間孫殿英以軍事演戲的名義,掩人耳目偷偷潛入,在剛打開墓地大門時,卻發現有大量的黃色液體流出。當時吓壞了不少人,很多人以為是什麼類似秦始皇墓地那種水銀有害液體而選擇了放棄。就這樣,墓陵第一次得以幸存。

建國後考古專家進入康熙陵墓,為何出來後就決定封墓?

但是,你怕不意味着所有人都怕。不少人為了錢什麼事情幹不出來,不怕死的盜墓團夥根本不管什麼液體,利用炸彈爆破大搖大擺地進入墓陵,盜走所有的金銀珠寶,然後揚長而去。有幸的是,他們對這位皇帝還是有敬畏之情,不敢動他的棺椁,他的屍體得以幸存。在珠寶盡失的情況下,很少有盜墓團夥願意再次光顧這裡。墓陵又維持平靜了好多年。

建國後考古專家進入康熙陵墓,為何出來後就決定封墓?

一直等到建國之後,官方的考古團隊慕名前來勘測,發現墓陵已經完全被水淹沒,專家們隻能泡着冰冷刺骨的寒水深入地宮進行考察,在發現周圍貴重的物品都被偷走之後,專家對此也無可奈何,又不能就這樣把棺椁擡上去,隻能無功而返。

建國後考古專家進入康熙陵墓,為何出來後就決定封墓?

在将墓陵内的具體資訊彙報給上級後,上級也很快對此進行回複。官方認為墓陵已被黃色水浸泡,裡面的資訊無法準确掌握的情況下,還是小心為妙,不要冒着生命危險去探測。就維持現狀,既然不能夠安全取出墓中棺椁,就一直放在這裡,派專人進行看守。等待考古技術的成熟,再進行下一次的考古。

建國後考古專家進入康熙陵墓,為何出來後就決定封墓?

是以,康熙的墓地能到現在都能得以幸存,多虧了政府的理智封存。墓内也沒有什麼金錢讓那些盜墓賊願意冒險,更何況那神秘的黃色液體是保護康熙陵墓的天然屏障。國家選擇封存而不是盲目地取出棺椁,或許也是對這位皇帝的在位成就的認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