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頭條文章作者/莫進顯
時光荏苒如白駒過隙,往事依稀若歲月流空,仿佛還停留在昨天20歲的時候,此刻的心情很忐忑,激情,陽光,坦率、真誠,奮鬥,拼搏、無畏,每天過的開心快樂。時光匆匆,轉眼間正式踏步進入30而立之年,30歲了,從新站在人生路口起點處,回顧看過往人生十年,有收獲一路的風景,更多的是曆經歲月滄海的洗禮和心智思想的磨練沉澱。有遺憾、有悲歡、有得失。未來十年我相信更從容、坦然、笃定、堅信!
十年時間發生太多的變化,結婚,買房,裝修,買車,這些都是自己20歲原本沒有思考的,曾今那個心懷遠大理想的少年,立志幹一番事業的人!結果站在30歲的路口,和大多數人一樣終究路徑選擇了買房,買車,結婚,步入新的人生階段生活。原本沒有思考這些問題,最終還是在我的腦海中打破了次序,終究還是材米油鹽醬醋的生活!原本我們就是世俗凡人,生活也本該平淡。雖然難以逃脫被社會的洗禮、世俗的束縛和生活的磨砺發生改變,但初心依然沒有變!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自己更高要求、高目标沒有變。這不是當下迫于現實生活的無奈、妥協作出的改變,而是自己内心對于更近一步的渴望,是一種積極向上的生活态度。
關于我的家鄉,我忘不了。我出生在湖南西南邊陲的一個偏遠地區的小山村裡,1991年12月18日那天,正直寒冬臘月,除夕的前夕一個多禮拜的時間裡,村裡人正忙着殺年豬,打糍粑,貼春聯,辦年貨,辭舊迎新之際,喜樂融融,一派祥和安甯。伴随着新春的到來,鐘聲的敲響,新年步伐的臨近,一聲啼哭,呱呱墜地聲音,劃破淩晨四點的夜空,新的生命便橫空出世!突然降生的嬰兒,打破了傳統節日的喜慶氛圍,一家人充滿歡喜祥樂!出生羊年,春節前夕,寓意“喜慶洋洋,吉祥如意”,為此取小名喜青,希望幸福平安,健康快樂成長。
從小生性好動的我,性格活潑,調皮搗蛋,好挑逗、惹事生非,經常在大人們的挑唆下,時常與同伴發生争吵與打架,為此經常惹出一些不必要的麻煩和事端,于是三個姐姐也跟着不少受到父母的責罵,是以父母經常與鄉鄰們發生争辯。由于家裡排行老四,又是家中唯一的新生男丁,從小集父母萬般寵溺目光于一身,同時也寄托了他們一生望子成龍的美好心願!
我父母都是道地的農民,從小四五歲記事起,一家六口人,不說多麼富有,但一家人經曆酸甜苦辣,生活其樂融融。因為家境的貧寒,我和幾個姐姐的童年并不快樂,父親為了維持一家人生計,供我們四姐弟讀書上學,一年到頭除了農耕,逢年過節,其它時間不得不外出務工,奔波勞碌!家中一貧如洗,實在是沒辦法,小小年紀,幾個姐姐便相繼辍學,不忍心父母的受累,為減輕分擔家裡家務勞動,大姐二姐早早外出打工掙錢,一年就春節回家。剩下我和三姐讀書,家中生活負擔得以有所減輕。家裡就剩下母親操持經營着整個家,田間地裡耕作着,不辭辛勞,默默無聞把青春奉獻給大地,一輩子面朝黃土背朝天,與黃土地打了一輩子的交道,除了糧食養活了家人,最後到老了也沒在能黃土地上搞明白一生。
7歲那年,我學會了炒菜燒飯,便默默的為家庭承擔起家務責任。印象記得有一次,竈台太高,個子矮小,便把凳子壘起來去炒菜,準備倒掉鍋中燒開的沸水,一不小心,凳子側翻,鍋中沸水全部潑向我的胸膛。因為是在大夏天,天氣炎熱,胸口皮肉發炎、腐爛,父母四處尋醫藥,後面經過母親苦心一個多月的精心照料,傷口終于得以愈合,這成為我童年時代記憶裡刻骨銘心的回憶……作為家中的男丁,也暗自發誓,将來一定要走出大山,成為父母眼中的驕傲,讓家人過上好日子,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父母勤勞能幹,勇敢善良,把一輩子的熱血灑在了大山裡,灑在天地間,一輩子辛勤耕耘勞作,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确還是無法改變家中一貧如洗的面貌,吃南瓜,蕃薯,五谷雜糧,少許米飯,不是每一頓都能吃上米飯,有時候醬油,豬油拌飯,糖水泡飯,這樣的生活雖深深的刺痛着我的年幼的至尊心,從小就缺衣少食,家裡一貧如洗,童年過的并不愉快,一支兩毛錢的冰棍,要四姐弟分着吃,衣服褲子便是縫縫補補過,新三年舊三年,輪換着穿,大大的更新檔非常顯眼,上學那會我都還記憶猶新。小時候那會,最最大的期盼是每年的春節,買新衣服和鞋子,吃瓜子糖果,舅舅姨媽們會在年前捎來新年的禮物,大米和油,花生糖果,還有一些生活家用補貼,不時會收到他們的紅包,這些都是來自親戚舅舅、姨媽家裡的接濟,這是我童年最開心歡樂的時光。
時間回到六十年代末期,1966年正值文化大革命伊始,爺爺因挨餓而死,我的父親剛好13歲,迫于生活的拮據生計壓力,奶奶便帶着父親改嫁他鄉。後來村裡的叔叔伯伯們費了一番周折,多次溝通争取,好不容易把父親給領了回來。于是父親邊成了村裡的孤兒,從小便寄人籬下,孤苦伶仃,無依無靠;自打十三歲開始,跟人幹木工活,維持生計。多年後,便幹成了村裡村外小有名氣的木工匠;家裡家外木工事務活,都有我熱情的看到父親的身影。我爺爺那會有幾兄弟,都先後死于挨餓受凍,缺衣少食的年代,我父親是唯一剩下來的火種獨苗,是以幾乎在村裡都沒有什麼親戚,回到村裡,其它家族都是兄弟姐妹簇擁,唯獨我們家就一家子六口人,略顯人丁稀薄。父親生性善良、勤勞淳樸,與世無争,母親卻和父親性格截然不同,生性要強,骨子裡的鐵骨铮铮氣節,小的時候不時常被人欺負,那會父親都不怎麼出面,都是母親迎在前面,化解争端……後來,幸好村裡人慢慢得知我母親娘家人強大,是以才免遭人過多欺負霸淩……以至于後來我的性格養成了與世無争,雖也偶爾桀骜不馴,我想可能與父親母親的言傳身教、耳濡目染有關。
我父親是孤兒,認識我母親前20來歲出頭的小夥,勤勞樸實能幹,也到了談婚論嫁的時候,經村裡人介紹,托人牽線搭媒,認識了我的母親,那會我父親就是一個木工匠,啥活都能幹,追我母親的那會,連續數十天泡在我母親家裡,挑水擔柴,家裡木工,維修編織竹筐,田間地理農活,全部承包了,加上做事勤快利索,很快赢得了我母親的好感,才得以打動了我的外公外婆,後面也就同意母親嫁給了父親!在這之前,據說我母親頂着外界非議及娘家人非常大的壓力,死活不顧外公外婆反對,要嫁給我的父親。因為在當時,父親家裡祖祖輩輩是農民,母親家裡是教育世家,我的外公是人民教師,遠近聞名的教育家,看上去八杆子打不着的兩家人,父親和母親就這樣結合走到了一起。
母親家中七子妹,大舅,大姨,二姨,母親排行第四,後面兩個小姨和小舅;我的外公他把一生奉獻給了鄉村教育事業,默默無聞地在教育行業耕耘着,生平受到了廣大人民尊敬與愛戴,一生收獲榮譽鮮花無數。文化大革命期間未能幸免,遭到左傾路線的批鬥;直到念大學那會我的外公去世,活到了80幾歲,了無牽挂,安詳離世,這在當時算得上長壽天年。小的時候讀書那會,我記得沒少給予我的關心照料和家人的眷顧關愛,遺憾的是沒能回去見他最後一面,這成為了這些年,始終埋藏在我心底的遺憾。
結婚那年,父親家裡實在沒有什麼,一貧如洗的家境,一眼望到頭的大山,也無法阻攔我母親和父親走到一起的決心,以至于結婚後前幾年,财米油鹽幾乎靠娘家人接濟,逢年過節舅舅姨媽他們時不時的挑點東西過來,給點生活費補貼一下家用。
随着我年齡的成長,一路國小,中學,大學,漸漸的遠離家鄉,遠離父母,步入社會,因為貧窮,基本讀書那會在學校讀書伴随着我的是自卑怯弱,否定心理、更多的是壓抑逃離,迫于改變命運的思想,這種深層次的自我暗示,直到伴随我踏入社會參加工作!
上國小的時侯,學校就在我們村子裡,每天早上起床,需要爬5公裡的山路半個多小時到達,一周上4天半課,每周五中午就放假,周末父母忙時幫家裡幹幹家務活,放牛,放雞,放鴨的活。遇到農忙時節,在家生活做飯,我想我要是長大了就好就不用幹家務活了。上學時每當開太陽還好,一遇到遇到下雨天,泥濘的山路崎岖坎坷,不小心就摔倒,衣服基本被打濕,沾上一地黃土泥巴。離家近的時光不太長,經曆四年多的時間。然後去到了鄉裡念5、6年級,每周天晚上返校,周五下午放學,又經曆了寄宿在學校的兩年時光。遠離了家,每周隻有兩天時間回家,還記得最難的是回家的路,從家到學校需要步行将近20公裡的路程,來回一周得40公裡,就這樣的求學生涯堅持了2年多,即使這樣沒有改變和壓垮我的内心,雖然有過失落和埋怨,但還是挺了過來。
後面國中到了鎮上,進入國中學習成績壓力變大,面臨着國中升高中的壓力,由于從小家庭對教育基礎的不重視,一直到六年級成績平平,在班上的成績屬于中間。後面慶幸的是,好在家裡親戚表姐、姐夫作為中學老師,得到他們的輔導和照應,學習成績有所提升。但由于從小基礎理論知識薄弱是以到中學還是很吃力的追趕。經過兩年多三年的努力,勉強考取普通高中,我深知自己不是讀書的料,因為家境貧窮,一度想辍學業,好在表姐,姐夫的照看,給予學業上學習的精心輔導,生活上的幫助照應,才得以堅持下來。高中是從小鎮裡到了縣城,自己仿佛也看到了更大的世界,好比《平凡的世界》裡的孫少平一樣,走出大山走向大城。從此不再默默的開始努力,一定要到省城去看看!時光不負,三年高中學業生涯,打開了我眼裡的一扇窗,讓我通過被動學習到後面主動學習,認知被一步步打開,我想走出去看世界看看這個美好的城市。美好城城市生活裡的人們。原來世界不止縣城還是有長沙,北京,上海大城市,我想要出去看看,我最終選擇了省城長沙!
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人的,大學四年時間,最難過的應該是遠離家鄉和親人的照料,關愛的缺失,無親無故,背井離鄉有一種莫名的失落。第一次踏上家鄉開往省城的綠皮火車,12個小時經過一整夜第二天早上到達省城。我記得當時父親送我到火車站,囑咐我要好好學習,他步履蹒跚一路走來,帶着行李送我到車站,我印象深刻的記得他将7800元學費和800元生活費塞進我口袋,那一刻我哭了。我深知這是父母這些年辛辛苦苦、省吃儉用攢下來的所有積蓄,想到這裡眼淚汪汪又來了…
大學四年,我沒有閑着,除了上課,其餘時間都是想辦法勤工儉學,做兼職賺取生活費。因為家境的貧寒,暑假基本不回家,除了寒假過年,在每學期回學校家裡把半年的生活費給到我,深知貧窮,生活費也有限,
我也不敢多要,是以不得不少的生活費都自己去掙,四年時間除了在校花費最多的時間是各種兼職,組織同學去幹活。四年下來,當過餐廳服務員,發過傳單,倒賣過棉被生活用品,擺過地攤,上門幹過推銷員,發送過旅行團,各式各樣的生活都經曆過,即便如此生活也過的拮據。迫于改變生活現狀的内心,不被妥協、敢于和命運抗争,不安于現狀的心一直激勵着我前進,一直伴随我14年大學畢業走出校門走向社會…
原本和大多數人畢業實習迷茫不知道幹什麼難以抉擇的時候,一次偶然的機會,最終陰差陽錯的選擇從事房地産行業,八年經曆太多的變化,房地産行業的跌宕起伏,幸運的是堅持下來留在了這個行業裡。如今行業再次面臨行業洗牌的變化。經曆了14年的低谷,我内心已經波瀾不驚,變得更加從容,笃定,堅信!我想,即使行業在變,人們對美好生活美好、美好居住需求的心願不會改變,未來還是會有需求,依然行業是大的賽道,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高低起伏周期性變化是正常現象,我也堅信未來房地産還有很長的路要走,5-10年的城市化程序,隻要是有換房更新就會有居住消費需求,就會有機遇!未來的房地産行業市場也會翻天覆地的變化,住房兩級分化嚴重……随着人口的老齡化、人口的結構調整變化,房住不炒的國策,共同富裕大背景下,加劇行業洗牌變化!經曆陣痛,行業逐漸步入更規範,更科學,更合理,更精細……
未來已來,我想不管是誰,今天我們都處在一個前所未有巨變的時代,如履薄冰,如臨深淵,唯有改變才能适應改變。我們都是這個時代的一粒塵埃,當看到了自己的渺小,才會去匍匐前行,唯有堅持不忘初心,才會看到明天的太陽,去迎接擁抱全新的明天!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永遠在路上…
我還是曾今的少年,沒有一絲絲改變。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乃是少年!
2022.01.20 0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