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3篇量子計算裡程碑論文同登Nature封面:保真度超99%達實用化水準

作者:量子位

曉查 發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衆号 QbitAI

今天的Nature期刊有些特殊,一共有3篇論文同時登上封面,實屬罕見。

來自澳洲、荷蘭、日本的3個不同團隊,同時實作了矽量子計算的一個重要裡程碑——

保真度超過99%。

3篇量子計算裡程碑論文同登Nature封面:保真度超99%達實用化水準

該結果與谷歌Sycamore量子計算機的2量子比特保真度達到同一水準。

這意味着,近乎無錯誤的矽量子計算是可以實作的。矽量子計算機與谷歌IBM的超導量子計算技術一樣,是實作大型量子計算機的有力候選者。

“當錯誤如此罕見時,就有可能檢測到它們,并在它們發生時進行糾正。這表明有可能建造具有足夠規模和足夠能力的量子計算機,來進行有意義的計算。”

3篇論文之一的通訊作者新南威爾士大學(UNSW)的Andrea Morello教授說。

3篇量子計算裡程碑論文同登Nature封面:保真度超99%達實用化水準

△ Andrea Morello教授

而且UNSW團隊多年前已取得了另一項超過谷歌的成就:在矽量子系統中将資訊儲存了35秒。

這一時長是谷歌和IBM量子計算機的100萬倍,而後兩者的超導量子計算機僅能将資訊儲存100微秒。

這3項研究在開發半導體量子計算機的路上邁出了極其重要的一步。他們證明了魯棒的、可靠的量子計算機正在成為現實。

他們是如何做到的

以USNW團隊的研究為例,為了保證量子系統的保真度,他們需要解決一個沖突的問題:

那就是既要讓量子比特盡可能“與世隔絕”,以長時間正确儲存資訊,還要使量子比特與外界互相作用,來執行對量子計算的操控。

原子核自旋能夠相當好地與外界環境隔離,之前量子資訊儲存35秒就是在核自旋系統中實作的。

為何讓核自旋與外界互相作用,研究團隊在兩個磷原子核之間引入了一個電子。當兩個核關聯到一個電子時,就可以通過共有的電子進行互動。

3篇量子計算裡程碑論文同登Nature封面:保真度超99%達實用化水準

△ 紅色點表示磷原子核,外側閃亮的橢圓代表電子

論文作者之一Serwan Asaad博士說:

如果您将核自旋與電子糾纏在一起,那麼電子可以移動到另一個地方,并與更遠地方的其他量子比特核糾纏在一起,進而開辟能夠大量進行魯棒和實用量子計算的道路。
3篇量子計算裡程碑論文同登Nature封面:保真度超99%達實用化水準

而在矽材料中摻雜磷原子是半導體行業的基本操作(用于制造n型半導體),是以這項技術能與現在的計算機技術相容。

3篇量子計算裡程碑論文同登Nature封面:保真度超99%達實用化水準

最後,他們使用門集斷層掃描(GST)技術精确地描述了量子操作,得出1量子比特的平均門保真度為99.95%,2量子比特平均門保真度為99.37%,2量子比特制備/測量保真度高達98.95%。

這三個名額表明,矽原子核自旋正在接近容錯量子處理器所需的性能要求。

現在所有經典計算機都有某種形式的誤差校正和資料備援,但量子實體定律對量子計算機中的校正方式構成了嚴重限制。

論文通訊作者Morello說:

通常需要低于1%的錯誤率,才能應用量子糾錯協定。現在已經實作這一目标,我們可以開始設計矽量子處理器,這些處理器可以可靠地擴充和運作,來進行有用的計算。

團隊合作帶來3篇論文

今天Nature封面的3篇論文分别實作了以下成果:

1、澳洲新南威爾士大學團隊通過離子注入矽,在電子和兩個磷原子組成的三量子比特系統上實作了1量子比特99.95%和2量子比特99.37%的保真度。

2、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團隊使用矽/矽鍺合金量子點的電子自旋,實作了1量子比特99.87%和2量子比特99.65%的保真度。

3、日本RIKEN團隊同樣在使用矽/矽鍺合金量子點的雙電子系統,實作了1量子比特99.84%和2量子比特99.51%的保真度。

雖然各團隊分别獨立發表了實驗結果,但是離不開他們之間廣泛的學術交流,包括實驗技術、材料、人員的互相流通。

3篇量子計算裡程碑論文同登Nature封面:保真度超99%達實用化水準

△ UNSW團隊,從左至右分别為Asaad Serwan博士、 Andrea Morello教授和Mateusz Madzik博士

  • UNSW論文的一作Mateusz Mądzik博士,現在是代爾夫特團隊的博士後;另一位Serwan Asaad博士原來是代爾夫特理工大學的學生。
  • 代爾夫特團隊負責人Lieven Vandersypen曾2016年在UNSW進行了為期五個月學術休假通路。
  • RIKEN團隊負責人Giordano Scappucci博士是UNSW的前研究員。

此外還有:

  • 代爾夫特理工大學和RIKEN組使用的矽/矽鍺合金量子點都是由前者制作,并在兩組之間共享。
  • UNSW團隊使用的同位素純化矽材料,則由日本慶應大學的Kohei Itoh教授提供。
  • 論文中關鍵的門集斷層掃描(GST)方法,是由美國Sandia國家實驗室開發并公開提供。

參考連結:

[1]https://www.nature.com/nature/volumes/601/issues/7893

[2]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1-04292-7

[3]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1-04273-w

[4]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1-04182-y

[5]https://newsroom.unsw.edu.au/news/science-tech/quantum-computing-silicon-hits-99-cent-accuracy

— 完 —

量子位 QbitAI · 頭條号簽約

關注我們,第一時間獲知前沿科技動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