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福州大學:推行“五個三”梯鍊式發展黨員工作模式

作者:光明網

自2014年《中國共産黨發展黨員工作細則》印發實施以來,福州大學黨委嚴格按照“控制總量、優化結構、提高品質、發揮作用”的總要求,紮實做好發展黨員工作。目前,全校共有學生黨支部556個,學生黨員近萬名,學生黨員發展工作呈平穩發展、穩中求質的趨勢。學校被确立為福建省發展黨員工作聯系點、福建省黨建工作示範高校、福建省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示範點。1個二級黨委入選全國首批“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院(系),2個學生黨支部入選“全國黨建工作樣闆支部”,2個學生黨支部入選“全國高校研究所學生樣闆黨支部”。

在發展黨員工作方面,學校黨委高度重視,堅持把政治标準放在首位,嚴把發展黨員“入口關”“培養關”,在申請入黨,入黨積極分子的确定和培養教育,發展對象的确定和考察,預備黨員的接收,預備黨員的教育、考察和轉正五個階段,探索實行“五個三”梯鍊式發展黨員工作法,全面提升發展黨員工作品質。

“三個堅持”抓實新生入黨啟蒙教育

一是堅持入黨“早啟蒙”。緊抓新生“迎新季”和入學“關鍵期”,設立黨員先鋒崗、組織黨員先鋒隊,學生黨員主動作為、用心服務、送去關懷,讓新生在入學第一天感受到黨組織的溫暖。組織全體新生線上同上“入黨啟蒙第一課”,邀請老教授老黨員、黨員上司幹部、學生政工幹部、專職黨務幹部等進班級進課堂,通過專題報告、理論宣講、座談交流等方式,将入黨啟蒙教育與校史校情教育、專業教育、生涯教育有機融合,為新生上好入黨第一課。

二是堅持入黨“早教育”。為新生們開設“何為共産主義信仰”“百年風華正茂——談新時代青年的選擇”“當代大學生的曆史使命與擔當”等系列入黨啟蒙課程,加深新生對黨的認識。圍繞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黨的百年光輝曆史、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等内容多元度進行教育引導,提高學生的思想覺悟,增強他們向黨組織靠攏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三是堅持入黨“早引導”。積極創新方式載體,通過舉辦黨員榜樣分享會、學生黨員朋輩交流會、紅色電影觀影活動等豐富多彩的方式,增強入黨啟蒙教育實效。組織高年級優秀黨員進宿舍現身說法、結對幫扶、答疑解惑,亦師亦友鼓勵新生努力成長為朋輩的榜樣。鼓勵學科名師吸納新生加入科研團隊,并在項目中實行以老帶新,讓師生黨員科創骨幹在身先示範中激發新生專業學習興趣,培養科技創新精神。

“三個到位”引導學生端正入黨動機

一是思想引領到位。堅持開設“小福說黨建”“我身邊的抗疫故事”等系列微型互動課堂,讓老黨員講經曆,新黨員談規劃、說理想,變一人講為衆人講,讓學生經常性接受熏陶。堅持開展“青馬工程”大學生骨幹教育訓練班,聘請了近20位具有馬克思主義學科進階職稱的專家學者擔任理論導師,幫助大學生骨幹堅定理想信念,踐行初心使命,勇擔時代重任。

二是實踐鍛煉到位。設立校級、院級學生黨員服務站,建好黨員活動室,組織大學生黨員參與班級、社團、社群等管理服務。全校入黨積極分子每年累計提供科技服務、學習輔導、資訊普查、美化環境等志願服務時長達15多萬小時。

三是教育教育訓練到位。加強分類施訓,進一步推進“引領項目”“堡壘訓練營”“先鋒計劃”等特色教育訓練項目,面向入黨積極分子、發展對象、預備黨員、黨支部書記,建構完整的“入黨積極分子教育訓練、發展對象教育訓練、預備黨員教育訓練”的三級教育訓練網絡,抓好入黨啟蒙教育和雙學小組的“雙重引導”,開展新生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專題教育訓練和畢業生黨員組織觀念強化專題教育訓練的“兩頭教育”,抓好每學期一次的學生黨支部書記業務教育訓練。

“三個細化”把好發展黨員工作節奏

一是發展計劃精細化。根據各二級學院黨委自下而上的初定計劃和上一年度發展黨員品質情況,制定各二級學院年度發展黨員指導性計劃,單列校級學生組織發展黨員名額。同時,強化對發展黨員工作動态管理,通過階段性跟進發展黨員情況,及時調控各學院學期發展黨員計劃數,確定發展計劃如期完成。

二是發展工作精細化。修訂《關于<中國共産黨發展黨員工作細則>實施辦法》《關于加強學生入黨積極分子動态培養工作的意見》等10多個制度,編印《發展黨員工作實用手冊》《圖解·小福說黨規》等指導手冊,深入推進“大學生黨員品質工程”建設,健全完善堅持“五早”(早選苗、早教育、早培養、早實踐、早監督),抓好“兩次談話”(同入黨申請人談話、同發展對象政審談話),落實“六項制度”(推優制、公示制、測評制、預審制、票決制、責任追究制)的發展黨員品質保障體系。

三是管理服務精細化。開發和完善校級黨内管理、二級黨組織黨内管理、黨支部管理的三級計算機管理程式,有效固化發展學生黨員相關環節的各種邏輯關系,全面規範發展黨員工作流程,降低了工作難度,提高了工作質效。

“三個優化”創新發展黨員工作機制

一是優化“一主兩輔”學生黨建工作格局。按照“一年級打基礎、二年級重發展、三年級建支部、四年級抓教育”的工作思路,實作大學生班級“低年級有黨員、高年級有黨支部”、畢業生黨支部建在班上全覆寫。以學生黨支部為主,以校級學生組織黨員服務站和大學生社群黨員服務站為輔,推動黨建工作“進班級、進社團、進社群”,形成“一主兩輔三進”的學生黨建工作新格局。

二是優化少數民族學生入黨培養路徑。根據少數民族學生的思想成長實際,指導各二級黨委在少數民族學生中加強黨的理論知識和民族政策教育。在福建省首個新疆少數民族學生工作室——“福州大學劉敏榕工作室”成立黨支部。目前,全校少數民族學生黨員比例達12.57%,90%以上的新疆少數民族學生遞交了入黨申請書,2名新疆少數民族學生黨員畢業後留在福建省高校擔任思政輔導員。支部書記劉敏榕獲得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

三是優化學生黨組織設定。結合學科特色,創新工作方法,将支部建在創新創業團隊、學科競賽團隊等最具活力的組織單元上,在暑期社會實踐隊、攻堅項目上組建臨時黨支部、黨員先鋒隊,打造北鬥團隊黨支部、ACM創新團隊黨支部、昆岡衆創黨支部等特色黨支部,以黨建工作引領學生成長成才,達到“豎起一面旗、帶動一大片、推動整體提升”的效果。

“三個帶動”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

一是帶動身邊同學考研升學。學生黨員積極參與班級、社團、社群等管理服務,通過學生黨員宿舍挂牌、“一幫一、結對子”等,營造比學趕超學習氛圍。五年來,全校大學畢業生升學率增幅78.74%,2020屆升學率首次突破30%,2021屆升學率達33.64%。

二是帶動身邊同學創新創業。以北鬥團隊黨支部、昆岡衆創黨支部黨員為代表的一批學生黨員,堅持以賽促學、對點指導,帶領身邊同學投身各項賽事。學校入選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特色典型經驗高校。

三是帶動身邊同學奮鬥奉獻。自2013年研究所學生支教團組建以來,一批批學生黨員接續奮鬥,前往甯夏對口幫扶固原市三營鎮三營中學。以林是勳、王璐等為代表的一批學生黨員志願者,帶領團員青年參加世界遺産大會、數字中國建設峰會、疫情防控志願服務隊等。由學生黨員、入黨積極分子等為主體組成的“前線有你,後方有我”同心抗疫雲端千人支教團,獲得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青年志願服務先進集體”稱号。

(福州大學供稿)

來源: 黨建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