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文心雕虎·馮大中|自創一格的畫虎美學

馮大中筆下的虎繼承前人又超越前人,自創一格,為美術創作提供了可資借鑒的綜合創新的寶貴經驗。

畫家馮大中以虎睥睨千古,獨步當今畫壇。

他筆下的虎繼承前人又超越前人,自創一格,為美術創作提供了可資借鑒的綜合創新的寶貴經驗。

《童年》/192×501厘米/紙本設色/2006年

藝術創新是時代的審美要求,是一個民族富有活力和創造精神的表征。馮大中在以虎為題材的創作中,表現出藝術創造的智慧和膽識,取得了令人羨慕的藝術成就。

大陸有崇尚虎的文化傳統。我姑且稱之為“虎文化”。虎文化有豐厚、深遠的積慮,滲透到審美與價值觀念等許多方面。“虎虎生氣”“龍騰虎躍”“虎踞龍盤”,這些詞語不僅象征着生氣與活力,非凡的風範與氣度,還表征着一種宏觀氣象。

文心雕虎·馮大中|自創一格的畫虎美學

《霜晖》/145×380厘米/紙本設色/1994年

曆代畫虎、欣賞虎,成為一種習尚。在藝術創作中有人把深厚的傳統當作曆史的包袱,甩掉為快,是以要“反傳統”。馮大中不是抛棄而是深深紮根中華傳統文化之中,作透徹的研究與分析,有所揚棄,有所發展。

文心雕虎·馮大中|自創一格的畫虎美學

《蒼茅白露》/215×452厘米/紙本設色/2007年

馮大中作為時代的畫手,首先要突破傳統畫虎的套式,進行新的美學思考。他從環境生态美學角度,從中華文化的積澱中,更從對虎的深入觀察中,開拓新題材,提煉新主題,創造新技法。他筆下的虎充盈着勇武雄強之變,蕩漾着母子親情、天倫之樂,甚至離情别緒,他常采用拟人化的方法,借虎言志、抒懷。他的這種充滿浪漫主義精神的藝術創作,強化、豐富了虎畫的意蘊與精神内涵,開一代新風。

文心雕虎·馮大中|自創一格的畫虎美學

《月滿青山》/68×138厘米/紙本設色/1995年

《月滿青山》堪稱傑作。畫家從環境生态美學的審美視角結構畫,創造出未被污染的一片淨土。皓月當空,大壑蒼茫,瀑布化作奔騰跳躍的溪流,一對虎情侶暢飲清泉。借以讴歌大自然的生命與永恒。因為太多的“世外桃源”被野蠻的摧毀了。在馮大中的一系列作品中,内涵着呼喚保衛地球家園、珍惜生态環境的強烈意識。

文心雕虎·馮大中|自創一格的畫虎美學

《搖籃》/62×128厘米/紙本設色/1995年

畫家在《搖籃》中題道:“搖籃乃母愛以縷縷情思所編織,内中蓄滿了無私與聖潔、溫馨與甘美、祈盼與祝福。”特别是小虎以媽媽的前臂為枕,後腳丫在睡夢中還頑皮的地蹬着慈母的嘴巴。表現出畫家對生活觀察的精微。

文心雕虎·馮大中|自創一格的畫虎美學

《夏夢》/68×138厘米/紙本設色/1995年

畫虎,動态神情的微妙難以捕捉,虎的性靈與情趣尤難傳達。馮大中的成功,基于他對生活的深入體察與揣度。《夏夢》中三虎睡态各異,或酣睡如醉,或睡眼惺忪猶在夢中。畫家在描繪中注入美麗的夢幻,夢得溫馨爛漫。一切意味情趣全由微妙的藝術進行中得之。繪畫的生動、神韻、情味是繪畫的生命,馮大中以他的神來之筆在一系列作品中作了成功的藝術傳達。而這些傳達是以紮實的造型基本功和新創造的技法語言為依托的。馮大中筆下的虎有骨、有肉、有神,皮毛彪炳斑斓,連毛色的光澤感也表現出來了。他的藝術巧奪造化之功,古今無出其右者。

文心雕虎·馮大中|自創一格的畫虎美學

《霜林醉》/96×140厘米/紙本設色/1988年

馮大中以虎蜚聲畫壇,其實他的山水畫亦相當出色。其山水畫的特點是注重整體效果,追求畫境的單純與幽深。他長于删撥大要、剪卻雜蕪,用全力去把握畫面的整全氛圍、情調、氣象。他把造境放在首位。

文心雕虎·馮大中|自創一格的畫虎美學

《霜林秋水》/210×620厘米/紙本設色/2008年

在他的筆下,大野蒼茫之境,長白雪月之境,秋山沉醉之境,春山曉霧之境,蘆花霜晨之境,梨花春雨之境,都意味深長,動人情思。正因為他山水畫的功力深厚,善于創造畫境,他才能“放虎歸山”,把虎置于他創造的特定情調氛圍中,使虎與境化,相得益彰,增添了不盡的藝術感染力量。(夏碩琦,《美術》雜志原主編)

畫家簡介

文心雕虎·馮大中|自創一格的畫虎美學

馮大中,1949年生于遼甯,号伏虎草堂主人。第十、十一、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筆畫學會原會長,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畫藝委會副主任,中國畫學會副會長,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遼甯省美協副主席,國家一級美術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馮大中的作品《蘇醒》、《母與子》入選《中國美術全集》;作品《蘇醒》、《驚夢》入選“中國百年畫展”及《中國百年畫集》;有18件作品為中國美術館收藏,另有數十件作品被國内外重要美術館、專業機構及收藏家收藏。

繼續閱讀